智能分流井在城市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宇 艾姣龙 周少华 苏军 赵当
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根本措施是控源截污。通过智能分流井实现雨污分流,不仅能保障污水厂运行的可控性,且极大地降低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简要分析智能分流井在城市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治理水资源。
关键词:环境工程智能分流井功能应用
作者简介:张宇,助理工程师,E-mail:747914256@qq.com。
基金: -页码-:118-120

  0 引言

  外部污染源控制是城市湖泊水体治理最关键的一环。城市老城区管道年限久远,混接严重,排查困难,单纯依靠管道改扩建难以达到污水截流、有序排放的目的,采取末端智能分流井截流的方式可有效截流污水、防止城市内涝的作用。

  本文以南太子湖周边雨污排口末端智能分流井截流为例,探讨智能分流井在城市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工程概况

  南太子湖蓝线内面积约3.571km2,汇水面积约16.32km2,蓝线长度约14.1km,湖底高程约17.500m,高水位时水深约1.7m,规划常水位18.650m,规划控制最高水位19.150m。控源截污工程包括新建1座调蓄池、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8座智能分流井及相应截污管道2 750m,调蓄池有效容积2.8万m3,单座泵站污水处理效率为360m3/h。

  2 水环境污染源头治理

  2.1 源头分析

  导致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3个: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和水体生态功能丧失。外源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径流污染3方面导致。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在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2 外源治理

  水环境外源治理中,主要是防治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根据以往资料可知,初期5mm径流中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平均值为48%,初期10mm径流中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平均值为67%,初期15mm径流中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平均值为78%。

  雨水中初期携带的污染物占全部雨水携带的污染物的绝大多数,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是控制径流污染的最有效途径。

  3 智能分流井

  智能分流井及配套截污管道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3.1 截污管道b-c功能

  图1 智能分流井系统

  图1 智能分流井系统 

   

  3.1.1 最大限流功能

  通过1号分流井进入截污干管(b-c)的流量Q1受截污干管输送能力和污水厂处理能力的限制,从b到c应有一个最大限流功能。

  3.1.2 流量调节功能

  随着污水厂的扩建或建设污水厂削峰调蓄池,截污干管的扩建提升输送能力或建截污干管的削峰调蓄池,最大限流值可能增加,截污管道b-c应具有流量调节功能。

  3.1.3 截断功能

  若下中大暴雨,从a进入b的雨水中含有极低浓度的污水时,即符合排放标准时,应将雨水从b到d排入自然水体,不必送入截污干管到污水厂,此时需关闭从b到c的通道,即b-c须有截断功能。

  3.1.4 止回功能

  有时截污干管的水位(或压力)高于分流井的水位,截污干管的污水就沿截污干管由c-b进入分流井中,然后沿b-d进入自然水体,故c-b应有止回功能。

  3.2 截污管道b-d功能

  3.2.1 固定挡水功能

  B应具备固定挡水功能,使污水能从b到c。

  3.2.2 智能变化挡水功能

  进入a-b的初期雨水,按水质要求应全部截流至污水干管,中大暴雨时,可能会造成城市洪涝。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降低b-d的挡水高度,防止城市内涝,同时尽可能多地将初雨截流到截污干管,尽可能少地让初雨溢流入自然水体,从而实现防涝情况下的最少初雨溢流。

  3.2.3 止回功能

  自然水体的水位若高于截污干管的管底标高,河湖水便会直接进入污水厂,造成进入浓度低或高于城市内涝的警戒水位时,导致城市内涝发生。从b到d须有止回功能。

  3.2.4 泄洪功能

  在止回的同时,有时要保证城市雨水溢流入自然水体。随着自然水位的上升,堰门也要随之上升。但堰门的高度应略高于自然水体水位,以便城市雨水顺利泄洪。

  从b到d,行洪时不能有阻碍。固定堰等会阻碍行洪。理想状态下,行洪时堰门必须全开。

  3.3 应用效果

  智能分流井通过内部液位计及水质监测仪测得的指标数据,结合计算机设定的程序,通过液动下开式堰门及液动限流闸门,不同天气、管道流量、水体水质,自动调节堰门、限流闸门的开启幅度,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智能截流功能。

  1)晴天时,液动限流闸门处于开启状态,液动下开式堰门处于关闭状态,生活污水完全截流至截污管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图2所示为晴天时智能分流井的工作状态。

  图2 晴天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图2 晴天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2)当井内的污染物浓度C大于设定的污染物浓度值(如80mg/L)时,液动下开式堰门关闭至警戒水位对应的开度,液动限流闸门开启,液动限流闸门的开度值取决于流过的流量值,保证通过截污管的流量不会超过设定的流量值。污染物浓度超标时智能分流井的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图3 污染浓度超标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图3 污染浓度超标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3)当井内的污染物浓度C小于设定的污染物浓度值(如80mg/L)时,液动限流闸门关闭,液动下开式堰门开启,后期雨水排放到自然水体。图4所示为污染浓度正常时智能分流井的工作状态。

  4)当井内水位大于警戒水位时,液动限流闸门关闭,液动下开式堰门开启行洪。

  防止自然水体倒灌的控制原理为:当自然水体水位上升时,超声波液位计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室,控制室控制液动下开式堰门上升,使堰顶始终比自然水体水位高150mm,防止自然水体倒灌。当自然水体水位下降时,液动下开式堰门随自然水体水位下降而下降,直至堰顶下降到警戒水位后停止下降。图5所示为井内水位大于警戒水位时智能分流井的工作状态。

  图4 污染浓度正常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图4 污染浓度正常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图5 水位大于警戒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图5 水位大于警戒时智能分流井工作状态  

   

  4 智能分流井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武汉经开区(汉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提升,带来局部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2016年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表明,武汉经开区(汉南区)2条重点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均未达到水质管理目标:26个重点湖泊中水质劣于IV类标准的湖泊有16个,水质达水质管理目标的仅8个,不到湖泊总数的30%。部分水体仍有恶化趋势,氮磷超标较突出,水体生态结构破坏,生态功能退化。规划区域水体外源输入性负荷长期超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加剧了本区域水体恶化。随着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和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水污染形式更加严峻,大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将更加艰巨。

  在对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进行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2套独立的管渠系统,并在雨水支管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1座截流井,截流井内设置截流管与污水管相通。雨季时,截流井内设置截流管与污水管相通。雨季时,截流井截流的初期雨水径流通过截流管就近排至附近的污水管。旱季时,截流井将误排入雨水管的少量污水也截流至附近的污水管。

  通过应用智能分流井,有效控制面源污染,使南太子湖水质有了明显提升。根据连续2个月对南太子湖周边排口处的水质分析,水质从劣于IV类变为V类,证明智能分流井的使用对城市污染水体治理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1] 王文远,王超.国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1998(2):45-47.
[2] 车伍,欧岚,汪慧贞.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环境污染治理与装备,2002,3(1):33-37.
[3] 赵剑强,闫敏,刘珊,等.城市路面径流污染的调查[J].中国给水排水,2001(1):33-35.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Split Shaft in Urban Polluted Water Treatment
ZHANG Yu AI Jiaolong ZHOU Shaohua SU Jun ZHAO Dang
(Southwest Branch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Ltd.)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measure for the rectification of urban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is to control the source of sewage interception. In the source-controlled interception,the rainwater and sewage diversio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splitting well, which not only can ensure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ewage plant,but also can great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urban sewage to the water bod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diversion w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urban polluted water bodies and further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split shaft; function; application
32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