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一体重庆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工程

引用文献:

毛晓兵 李飞. 站城一体重庆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工程[J]. 建筑技艺,2019,49(7).

MAO Xiaobing LI Fei. Comprehensive Traffic Engineering of Shapingba Railway Station, Chongqing[J]. build,2019,49(7).

作者:毛晓兵 李飞
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铁路旅客车站作为重要的城市子系统,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站城融合、立体换乘”两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工程。通过对项目区位、总图平剖面分析及业态布置研究,总结出该项目在站城融合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社会影响;对项目内外部交通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分析高铁、轨道、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如何实现“零距离”换乘,使“立体换乘”理念得到全方位的诠释。
关键词:立体换乘 土地集约 TOD模式 站城融合
作者简介:毛晓兵,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院总建筑师。; 李飞,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重庆市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铁路总公司与重庆市政府合作的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高铁车站站场上加盖作为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典型案例,也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典范,具有先导探索和典型示范意义。此综合枢纽工程的目的是打造集高铁、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人行交通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核心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一体化、零换乘。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高铁站场上部空间、城市道路空间打造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实现沙坪坝核心区的交通改善、商圈升级、核心区扩展、提升城市形象等综合目的。项目用地约21.42ha,总建筑面积约75万m2,配建停车位约2 500个,已于2017年12月31日开通运营。

为了使商业外立面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的特点并萃取设计元素,将所有立面分为商业亮点展示面、基础面、退台商业展示面三个等级。同时,充分利用面向十字路口等人流较为密集区域的立面,集中打造商业亮点展示面;在面向广场和主要入口的方向上进行退台设计,力求充分展示商业设施内人潮涌动的热闹景象。此外,将与周边建筑物相邻接而无法提升辨识度的立面定义为基础区域,并进行理性的外装饰设计,控制经济成本。考虑到项目在城市中的地标作用,双子塔楼采用了整体化的设计,尽量减少体块划分;实现塔楼与沙坪坝车站一体化设计,面向车站前广场形成半围和形态。

1总平面布局及周边交通

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重庆市沙坪坝中心区,项目用地为原沙坪坝火车站站区、铁路生活办公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项目利用地形条件,将沙坪坝火车站站场区域整体加盖作为城市广场和物业开发使用,拓展了城市空间。

为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需要,总平面布局根据用地条件,在成渝客专站场范围布置上盖广场,在上盖广场范围内主要布置1层的高架客专站房和5层的商业用房,其余建筑体量均布置在铁路站场外以北的城市地块上,主要开发建筑沿站东路南侧布置。

项目影响范围内的道路既包含站西路、站东路、天陈路的改扩建和新建站西路、站东路下穿道及匝道、天陈路下穿道、站南路及东、西连接路等共计8条,道路总长度约4.7km。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和环线车站均设置于车站北侧,三条轨道线路车站呈π字形布局。

2站城一体设计与功能布局

重庆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由成渝客专沙坪坝站站房、高铁站台、进站通道、地下出站通道、铁路配套用房、高铁换乘大厅、地下出租车站、地下公交车站、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公寓式办公楼B地下部分、轨道9号线沙坪坝站、110kV变电站组成。

原本基地周边高层住宅、中层商业、低层住宅和大学等各种高度的建筑物参差林立,城市景观毫无和谐感。本项目设计时对基地交通进行整体梳理统合,将盖上物业开发顺应地形布置,以高铁站、低层商业裙房和中央的超高层双子塔的一体化打造出优美的天际线,使整个沙坪坝地区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项目面向站前广场和三峡广场的北侧视野开阔,立面设计充分展现了作为城市新地标的象征性及壮阔感。与之相对,面向住宅区的南侧立面则采取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另外,在东西两侧分别嵌入车站核,作为TOD理念的灵魂组成部分,车站核为本次项目的核心规划区域,不仅承载了交通流线的统合作用,也是地铁网络及面对三峡广场地下商业主轴线的城市容颜。以此,高铁站、商业裙房、双子塔、车站核多位一体,共同打造出重庆新地标。

2 枢纽总平面布置及周边交通关系示意图

2 枢纽总平面布置及周边交通关系示意图

 

1 北侧鸟瞰图

1 北侧鸟瞰图

 

4 盖下枢纽功能竖向分层图

4 盖下枢纽功能竖向分层图

 

3 南侧鸟瞰图

3 南侧鸟瞰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9 盖下枢纽功能剖面图

9 盖下枢纽功能剖面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5~8盖上物业开发效果图

 

内部交通组织以构建完善的交通体系为目的,包括客专进出站交通组织和物业开发交通组织两大部分。成渝客专由北侧双塔下架空通道进入高架站房,在高架站房东西两侧和南侧设辅助进出通道,满足紧急疏散需求。候车室由东西两侧进站口经楼/扶梯下至站台上车,到站乘客由出站口至地下出站通道离开。换乘厅东侧和北侧设直通地面广场的人行交通,还设有楼/扶梯连接地下一层公交车站,地下二层出租车站,地下七层地铁9号线沙坪坝站站厅。出站后的各交通流线在换乘厅内清晰明确,辅以智能引导系统实现便捷换乘。设于广场西侧、中部、东侧的三个主要垂直交通体系可解决商业人流、地面广场人流交通至公交、出租、地铁的交通组织,实现公交车站、出租车站、地铁9号线沙坪坝站之间的公共交通和地面人行系统便捷的交通转换。

1 0 地下换乘策略

1 0 地下换乘策略

 

1 1 步行系统

1 1 步行系统

 

重庆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成渝高铁的重要枢纽节点,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全国首例在城市核心区复杂建设条件下,对既有铁路站场改造实施高铁车站上盖形成的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综合体。

3技术突破与创新

该工程位于沙坪坝商业核心区三峡广场,区域高楼林立,城市管网等设施密布,人车流繁忙。项目设计及施工难度巨大,地下工程或邻近既有地下室、或穿越跨越既有建构筑物。工程基坑长540m,宽125m,开挖面积5.4万m2,基坑最深44m,平均深度18~35m,坑中坑较多,基坑边坡支护形式多样,基坑边缘与华宇大厦边缘最小距离8.7m,且低于华宇大厦地下室;与翁达平安大厦边缘最小距离10.2m。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长距离浅埋暗挖隧道,提出了三种新型的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即喷筑隐式异型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衬砌结构(获专利)、隐式中墙连拱隧道的组合式初期支护系统(获专利)和连拱隧道洞身管棚复合式导向墙结构(获专利);同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即隐式中墙连拱隧道平行中隔壁施工方法(获专利)和连拱隧道洞身无室大管棚支护施工方法(获专利)。以上三项新型结构和两种连拱隧道新型施工方法的运用,实现了连拱隧道的安全快捷施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多层次地下空间结构,以围岩和中夹岩的破坏形态来确定多层次地下空间结构的体系特征,并获得地下四层立体交叠式交通枢纽构造与多层次地下空间结构及围岩的动力响应模拟装置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安全合理的自下而上的施工工序减少了围岩加固步骤和范围,使得施工效率提高了约20%,缩短了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时间,优化了围岩加固范围、支护参数等,结构优化使局部投资节省了约10%。

此项目开展了复杂城市环境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多层次地下空间结构修建、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内外部交通系统动态仿真模拟、超大深基坑开挖支挡及临近既有高层建筑变形控制、多层次地下空间结构修建、振动与噪声控制、节能措施、火灾防治、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等研究内容。这些科研成果为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安全建设和高效运营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从而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结语

中国的“站城融合”发展模式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包括地域特色差异性、人口分布不均、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性,以及土地利用、交通设施条件与产业发展均呈现阶段性特点。其一,从宏观来说,中国的“站城融合”与国外“站城一体”存在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中国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从整体铁路骨架网络到城市组团的轨道交通网络,经过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交通网、整合资源分配、调剂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其二,从区域来看,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口、资源、经济都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其三,从“站城融合”本身来看,中国的轨道交通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起步相对较晚。但通过包容性地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家近几年开发建设经验,中国的“站城融合”逐步从粗放式发展演变到注重区域特色和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环保、智慧化、人文关怀更加受到重视,普通人群的参与性逐渐增强,这也将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站城融合”的发展方向。

本项目高铁站房位于沙坪坝商业核心区,站房开通以来受到社会各方的好评,“站城融合”理念在本项目中得到了全方位的诠释。项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便捷的立体交通换乘体系,将高铁车站融入城市空间,同时利用便捷的轨道交通提升区域的土地价值和商业价值,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为在核心区打造大型城市综合体提供了可行性,也将填补沙坪坝区缺乏五星级酒店、高档甲级写字楼和高档商业卖场的空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困扰沙坪坝核心区多年的交通难题,最终强大的交通体系和成熟的商业体系必将水乳交融,极大提升区域的商业品质和环境品质,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方便出行、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业主: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枢纽部分) 、龙湖地产公司 (上部物业开发)

建设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建筑设计: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部物业开发联合设计: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飞

总建筑面积:75万m2

项目状态:枢纽部分已完工, 物业开发正在建设中

设计时间:2010~至今

建成时间:预计2020年9月底 (物业开发)

 

Comprehensive Traffic Engineering of Shapingba Railway Station, Chongqing
MAO Xiaobing LI Fei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of a city, railway st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ongqing Shapingba Railway Comprehensive Regional Traffic Project using the concepts of “city-station integra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Based on the profile analysis and surrounding business mode analysis, the paper presents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the “fusion” of a city and its railway station. Throug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ffic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highspeed rail transit,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axi and other public transports, to demonstrate how to achieve “zero distance transfer”,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concept is fully interpreted.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land intensification; TOD mode; station-city integration;
96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