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 造的可持续方法和模式研究

引用文献:

耿云明. “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 造的可持续方法和模式研究[J]. 城市住宅,2017,48(4).

. [J]. build,2017,48(4).

作者:耿云明
单位: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1  “新常态”旧城更新改造基本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入全新 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旧城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现代 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更与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休戚 相关。

        所谓的“新常态”背景,主要是从2个方面定义:一 方面,由于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原城市内部部分设施及功 能因过于老旧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建设,而改造该部分旧 城区中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施及 完善城市内部功能布局,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优化 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旧城改造 涉及利益主体范围广,利益调整幅度大,同时,当前我国 对于规范旧城改造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制度性文件匮 乏,以及旧城改造制度环境缺失,使得城市建设和发展出 现瓶颈。

2  “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是 工业革命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整体发 展的必经过程。但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目前 在我国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在“新常态”等因素的影响 下,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功能区缺乏融合,边界活力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旧城改造强调城市布局秩序化,提升 城市居民活动效率,但过分强调甚至拘泥于城市某区域的 特定功能性,限制其他产业或功能进入与融合,则易导致 功能区衰退,不利于城市整体综合发展。在“以秩序换凌 乱”理念的指引下,一些街道在旧城改造方案规划过程中 仍然拘泥于历史上形成的东、中、西块状分布格局,忽视 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交互,其结果必然导致街道不同区域 功能融合性和消费群体流动性不足。

2.2  历史风貌保护不到位

        每个城市均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在此过程 中形成各城市独有的历史色彩和文化背景,而城市中传承 其历史文化的典型载体即为历史建筑,同时,历史建筑也 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旧城历史风貌保护过程中,这两方面的保护开发 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很多城市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依 旧存在或忽视旧城区域内建筑的经济价值或过度开发资源 造成破坏性利用的现象,导致建筑经济价值降低、居民流 失及城区生活要素减少,不利于城市活力的提升及城市多 样性的培育。

2.3  拆迁矛盾激化,不安定因素较多

        在旧城改造进程中,主要存在三方利益主体,即 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者在截然不同的内在动机的驱 使下,呈现多样性的利益诉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旧城 改造进程中有效协调该等主体的利益关系,对于推进和 完善旧城改造进程至关重要。

        因此城市不仅是物质空间,更多是人的空间,如 果无法将百姓的想法与政府、开发商的想法充分结合, 再好的规划方案都可以说治标不治本,未充分体现以人 为本的城市理念,忽视了“人”这一因素在城镇化建设 发展中的作用,与城市满足居民多样性需求的本质相抵 触,不利于推动现代城市的建立。

3  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议与措施

        从整体视角而言,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旧 城改造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面临更多的困境与挑 战,以下结合“新常态”中的经济影响和发展要素,探 讨旧城更新改造措施。

3.1  结合城市整体规划,明确旧城定位

        旧城改造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非单一区域问 题,也不能简单依靠城市局部区域的力量加以解决,而 应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城 市布局等诸多因素,通过谨慎的布局和严密的思考开展 旧城改造规划的制定工作。

        1)注重旧城改造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在旧城改造 工作开展之前,首先要确定旧城改造的具体目标及规划 定位。通过全面分析旧城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规划, 不仅能有效推动旧城改造进程,提升工作效率,更能 给周边区域带来商业辐射效应,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形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2)在制定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时,要将被改造区域 的规划纳入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予以考量,包括赋予 被改造后旧城的何种功能才能够提升整体区域的经济效 益,被改造区域新增何种基础设施和设备可给周边社区 居民带来便利,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和面貌。

        3)有计划性地开展试点工作。旧城改造工作的全 面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城市的旧城改造工作都是循序 渐进的过程,若盲目追求旧城改造的速度和规模,易导 致旧城改造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3.2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性道路

        1)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方式 在确定城市各区域 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时,针对各区域不同空间整体结构及各地块特点,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案和规划进行开发和 整改。针对因自然老化和建筑质量问题而需改造的城区, 应全面分析其老化和建筑质量受损的程度,进而选择全部 拆迁重建或采取保留建筑外观更新内部结构的方式进行改 造;针对功能老化的社区,可通过改造发掘该等建筑的 商业等价值,从而实现对空间区域的再利用,实现功能置 换,形成与周边区域发展建设的良性互动。

        2)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诸多 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盲目追求 经济发展的现象,其结果势必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但旧城改造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要素,更应注重生态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在兼顾经济效益 和商业辐射效应的同时完善绿化系统,形成生态经济的良 性循环;同时,在旧城改造规划方案中,应充分重视生态 环境设计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完善城市交通网建 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 进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的目标。

3.3  政府积极主动确定保护范围、履行职能

3.3.1  确定区域历史建筑保护范围

        任何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色彩和文化背景,承载和 传承其历史文化最典型载体是历史建筑。但保护被改造旧 城的历史风貌并不意味着不加区分和选择地保护区域内所 有建筑,而应选择在城市发展历程中有代表性和传承文化 价值的建筑。

        首先,被保护的建筑须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为 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在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 典型历史人物的居所或传统文化产业聚集的典型地点;其 次,需仔细分析该等建筑规模和外在结构是否具备规模性 和集中性,能否从外观上形成改造后独立的建筑群体并可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在此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 应在对被改造旧城历史风貌的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根 据保护原则最终确定历史建筑保护的范围和区分标准。

3.3.2  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职能

        在我国旧城改造的历史风貌保护过程中,政府应从诸 多方面作为公众利益代表,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承担起其职能和责任。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其在规范和 管理层面的工作。在政府部门内部应当有专业且独立的机 构,负责组织协调旧城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负责提出、修改和完善旧城改造历史风貌保护的整体方案,划定被改造旧城中不得随意拆除的建筑范围,与其他各部门 及负责机构协商确定解决方案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区 域内历史建筑保护开发工作。

        在其他城市旧城改造实践中,青岛市政府在青岛百年 市井老院——劈柴院的旧城改造中发挥的作用值得借鉴。 青岛市政府首先确立了旧城改造的运作主体,将区政府的 全资子公司作为项目前期运作实施主体,同时确立保护开 发劈柴院的各项配套政策,包括劈柴院区域的公益设施建 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等,从环境和基础设施层面为劈柴院 的保护开发奠定基础。

4  结语

        我国城市在“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改造过程中面临的 并非单一区域的问题,也不能够简单依靠城市局部区域力 量加以解决,而应当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城 市整体规划、城市布局等诸多因素,通过谨慎布局和严密 思考开展旧城改造规划的制定工作。

参考文献旧城改造涉及制度规范、经济发展、社会多元主体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复杂过程,因此
构建一个可持续性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旧城改造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新常
态”的基本概述,指出当前旧城改造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晓君,赵琰,赵翠芹.旧城改造项目可持续建设可拓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73-77.
[2] 史解放.老城区旧住区改造规划探索——以商丘市中心城区老城区为例[J].城市住宅,2016(4):24-29.
[3] 冯秉旭.基于地域文化的旧城更新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宁夏盐池县旧城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J].城市住宅,2016(4):18-23.
[4] 方洁.旧城改造中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2(7):57.
[5] 应奋,张杰.基于集对分析的旧城区改造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62-64.
耿云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1792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