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引用文献:

程勋煜 魏洋 徐扬 李国芬 王雪丰.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2018,48(10):108-113.

Cheng Xunyu Wei Yang Xu Yang Li Guofen Wang Xuefe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mboo beam reinforced with prestressed FRP bars[J]. Building Structure,2018,48(10):108-113.

作者:程勋煜 魏洋 徐扬 李国芬 王雪丰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
摘要:针对竹结构受弯构件截面刚度低、承载力与跨越能力不足等应用局限, 提出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方法, 给出了其关键制造工艺。制作了4个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和1个对比竹梁, 研究参数包括FRP筋直径和预应力大小。结果表明,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破坏始于梁底边缘竹材纤维受拉断裂, 预应力的施加能够使竹材的抗压强度利用得更加充分, 破坏时的延性特征更为明显,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对应各个相关规范挠度限值时的荷载值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构件截面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其提高幅度随着施加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复合梁理论对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的截面刚度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截面刚度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关键词:竹结构 预应力 FRP筋 力学性能
作者简介:魏洋,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wy78@njfu.edu.cn。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262,5177830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520);江苏省“333”工程(BRA2016421);“青蓝工程”项目(QL201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7-0830)。

0 引言

   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 拓展绿色、生态、环保的新型结构材料是土木工程科学发展的有益方向。竹材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天然建材, 优点显著[1,2,3,4]。竹材应用于受弯构件存在截面刚度低、承载力与跨越能力较小等技术问题, 针对竹材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不足,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增强技术, 如在截面内或截面表面布置钢筋、纤维 (FRP) 布、纤维 (FRP) 筋等[5,6,7,8], 增大截面高宽比[9], 将竹材与钢材或混凝土进行组合等[10,11,12]。竹材的各项增强技术常常相似于木材增强技术, FRP筋被广泛应用于木梁构件的增强, 截面内布置FRP筋的木梁受弯承载力与刚度可得到有效提高[13,14,15,16];为了提高对受弯构件的增强效果, 施加预应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17]。本文提出一种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方法, 采用嵌入式加固技术将FRP筋复合于竹梁构件的受拉区, 并对FRP筋施加预应力, 研究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技术效果。

1 原材料及制作工艺

   竹材选用性能较好的重组竹, 重组竹由厂家加工提供。在加工完成的重组竹的基础上, 进一步嵌入预应力FRP筋, 其关键工艺如下:成型重组竹构件→开槽→FRP筋下料及固定锚具→张拉FRP筋→锚固FRP筋→封槽 (图1) ,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开槽:在成型重组竹构件表面开槽, 具体为槽口边线切割和剔槽两步, 首先采用电锯沿开槽口边缘线切割, 其切割深度达到FRP筋设计位置的内表面, 槽口边线切割完成后进行剔槽, 凿去两条槽口边线之间的竹材。

   (2) FRP筋下料及固定锚具:根据重组竹梁体长度与两端锚具长度的总和, 并考虑钢垫板厚度及张拉伸长值, 对FRP筋进行准确切割下料, 之后, 将FRP筋两端穿入粘结套筒式锚具, 在锚具内灌入环氧树脂胶, 将FRP筋两端与锚具粘结固定为一体。

   (3) 张拉FRP筋:将两端固定锚具的FRP筋沿纵向置于竹梁开槽附近处, 在一端安装千斤顶、测力传感器等, 利用梁体自身作为张拉力反力装置, 对FRP筋进行张拉, 直到达到预定张拉力为止, 同时测量FRP筋的伸长值。

   (4) 锚固FRP筋:将预加工相应厚度的U形钢垫板卡入锚具与竹梁端面之间, 钢板厚度等同于FRP筋材的张拉伸长值, 在槽口内填注入环氧树脂胶。

   (5) 封槽:采用与槽口宽度等宽的重组竹片封填槽口剩余部分, 竹片外表面与梁表面齐平。

2 试验概况

   为研究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力学性能, 共制作了3组5个试件, 包括1个对比试件和4个预应力FRP筋增强试件, 试件尺寸为1 870mm×160mm×105mm, 所有试件竹材采用同一批竹材材料, 试件参数与配筋增强方案如表1所示。对比试件编号为B0, 增强试件采用GRRP筋, 其直径分为10mm和18mm两种, 张拉力为10%或30%的FRP筋抗拉承载力, 增强试件的编号代表了FRP筋的直径和预应力大小, 以B1030试件为例, 其表示竹梁内配置1根10mm直径的FRP筋, 并施加30%的FRP筋抗拉承载力的张拉力。FRP筋根据设计位置, 张拉嵌入槽口内并锚固, FRP筋直径的底面距离试件底面20mm。竹材的实测抗拉强度为114.47MPa, 弹性模量为11.60GPa;直径10mm和直径18mm的GFRP筋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近, 平均弹性模量为24.27 GPa, 抗拉极限强度为800.35MPa。

图1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制作工艺

   图1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制作工艺

    

   表1 竹梁试件尺寸与配筋增强方案   

表1 竹梁试件尺寸与配筋增强方案

   试验加载采用邦威结构加载试验机, 四点弯曲加载 (图2) , 试件全长1 870mm, 两个加载点间距570 mm, 两个支座中心间距1 710 mm。试验进行前, 先预加1k N荷载对试件预压, 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消除接触不良现象。采用位移控制加载, 加载速度为2mm/min, 在接近理论最大荷载时速度调整为1.5mm/min。试验同时记录跨中、1/4和3/4跨度位置处的竖向位移, 并记录试件侧面、上顶面和下底面的应变变化 (应变片编号为Yl~Y9, 见图2) 。

图2 加载布置及跨中截面应变片布置

   图2 加载布置及跨中截面应变片布置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试验过程及力学性能分析

   图3给出了各个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的破坏形态。各试件在加载临近破坏时, 不断出现竹纤维断裂的响声, 典型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破坏始于梁底边缘竹材纤维受拉断裂 (如试件B1010, B1830) , 继而跨中截面下部竹材分层持续断裂并导致荷载逐级减低, 随后, FRP筋失去竹材覆盖层的粘结作用而退出工作, 荷载急剧下降, 在加载的后期, 竹材大规模断裂过程中, FRP筋也发生了断裂破坏;由于试件设计和制作的缺陷, 试件B1030的FRP筋一端产生了预料之外的滑移破坏, 极限荷载较低;由于锚固FRP筋的U形钢垫板集中布置于竹梁端面的靠近筋材部位, 在筋材的受力作用下, U形钢垫板所在位置处由于应力集中产生过大的剪切应力, U形钢垫板顶面位置处竹梁发生纵向剪切破坏, 减小了后期构件塑性发展历程。

   各个试件的荷载-跨中位移曲线如图4所示, 在承受荷载的早期阶段, 各试件的跨中位移随荷载增加呈线性增加;当加载到极限荷载的50%左右时, 荷载-跨中位移逐渐呈现非线性变化。对比发现, 由于预应力FRP筋的增强作用, 竹材的受压塑性能够更加充分地发展, 试件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塑性发展过程, 对于锚固可靠的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 接近极限荷载时, 出现一平缓段, 塑性发展历程较长, 试件的延性明显, 由曲线对比可以发现, 预应力FRP筋增强试件的截面承载力和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刚度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各试件主要试验结果分析见表2。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 [18]规定, 作为结构的受弯构件, 梁跨度L>3.3 m的格栅 (L为试件跨度) 挠度限值为L/250, L≤3.3 m的格栅挠度限值为L/200, 而欧洲木结构设计规范EN 1995-1-1∶2004[19]规定的挠度限值为L/300。相对于对比梁, 对应挠度限值L/300的荷载PL/300提高幅度为5.5%~10.8%, 对应挠度限值L/250的荷载PL/250提高幅度为5.8%~9.5%, 对应挠度限值L/200的荷载PL/200提高幅度为6.3%~10.2%, 表明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构件截面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相同FRP筋直径的增强试件, 其提高幅度随着施加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如FRP筋直径18mm的增强试件, 张拉力为10%的FRP筋抗拉承载力时, 对应各个挠度限值的荷载值提高5.2%~5.8%, 张拉力为30%的FRP筋抗拉承载力时, 对应各个挠度限值的荷载值提高9.2%~10.2%。除了试件B1030发生FRP筋的滑移破坏, 极限荷载较低外, 其他各个FRP筋增强试件的极限荷载值提高6.6%~13.8%, 试件B1810相对于对比试件B0极限荷载提高7.7%, 试件B1830相对于对比试件B0极限荷载提高13.8%, 表明预应力的大小对FRP筋增强竹梁的极限荷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并且施加预应力越大, 极限荷载提高越多;各试件对应极限荷载Pu的跨中极限位移Δu也有明显提高, 提高幅度为2.8%~37.9%, 并且试件B1830表现出最大的破坏位移, 表现出较好的延性。

图3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破坏形态

   图3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破坏形态

    

图4 各试件荷载-跨中位移曲线

   图4 各试件荷载-跨中位移曲线

    

   表2 各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表2 各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

   注:以PL/250为例, PL/250表示达到挠度限值L/250对应的荷载值;L为试件跨度;Pu为极限荷载;Δu为Pu对应的极限位移。

   根据多种材料的复合理论,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的截面刚度按公式 (1) 计算:

    

   式中:bb, hb分别为竹梁的截面宽度与高度;Eb为竹材的弹性模量;db为竹梁截面中心与复合截面中性轴的距离;d为FRP筋的直径;Er为FRP筋的弹性模量;dr为FRP筋的重心与复合截面中性轴的距离。

   图5给出了公式 (1) 计算的截面刚度对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荷载-位移曲线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对比表明截面刚度预测结果与试验吻合很好。因此, 对于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 复合梁理论可用于其处于弹性阶段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分析。

3.2 截面应变分析

   图6为各试件荷载-跨中截面应变曲线, 其中应变以受拉为正, 受压为负。对于对比试件B0, 破坏时的极限拉应变为7 816με, 极限压应变为10 114με;对于增强试件, 临近破坏时, 受拉区竹纤维的极限拉应变为8 771~9 599με (不计发生FRP筋滑移破坏的试件B1030) , 试件B1830极限拉应变最大, 达到了9 599με, 整体来说, FRP筋增强竹梁底部受拉区竹纤维的极限拉应变较对比试件有较大提高, 并且FRP筋预应力越大, 提高越大;对比试件B0受压区竹纤维的极限压应变为10 064με, 受压区竹纤维的极限压应变为10 426~15 449με, 也是试件B1830极限压应变最大, 达到了15 449με;FRP筋增强竹梁试件上、下边缘的极限压应变和极限拉应变均显著大于对比试件, 预应力的施加减小了受拉区和受压区竹材的实际应变, 尤其是减小了受拉区的竹材实际拉应变, 使得构件受压区的竹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因此, 预应力的施加能够使竹材的抗压强度利用得更加充分, 破坏时的延性特征更为明显。

图5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的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比较

   图5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试件的荷载-位移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比较

    

图6 各试件荷载-跨中截面应变曲线

   图6 各试件荷载-跨中截面应变曲线

    

图7 各试件跨中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图

   图7 各试件跨中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图

    

   图7为各试件跨中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图, 即不同荷载等级下试件跨中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的关系曲线。FRP筋增强竹梁横截面应变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基本呈线性, 由此表明, 在FRP筋增强竹梁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时, 平截面假定是成立的。另外, 在荷载增加过程中, 各个试件截面中性轴的位置随着荷载的增大向下有轻微移动, 受压区高度随着荷载增加而增大, 中性轴的高度在0.37h~0.50h (h为截面高度) 之间, 这与既有研究结果相一致[6], 整个加载过程, 变化幅度不超过0.10h。

4 结论

   通过对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抗弯试验, 给出了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关键制造工艺, 研究了FRP筋直径、预应力大小对FRP筋增强竹梁的抗弯力学性能影响, 得到以下结论:

   (1) FRP筋增强竹梁的关键制造工艺包括成型重组竹构件、开槽、FRP筋下料及固定锚具、张拉FRP筋、锚固FRP筋、封槽, FRP筋锚固采用粘结套筒式锚具, 通过卡入相应厚度的U形钢垫板实现不同预应力大小的FRP筋张拉锚固。

   (2)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破坏始于梁底边缘竹材纤维受拉断裂, 继而跨中截面下部竹材分层持续断裂并导致荷载逐级减低, 随后, FRP筋失去竹材覆盖层的粘结作用而退出工作。预应力的施加能够使竹材的抗压强度利用得更加充分, 破坏时的延性特征更为明显。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设计时, 应采取构造措施防止FRP筋的粘结滑移破坏和锚固区应力集中破坏。

   (3) 相对于对比竹梁, FRP筋增强竹梁对应各个规范挠度限值时的荷载值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预应力的施加使得构件截面刚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其提高幅度随着施加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同时, 预应力对FRP筋增强竹梁的极限荷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并且施加预应力越大, 极限荷载提高越多。

   (4) 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横截面应变沿高度方向的分布基本上呈线性, 平截面假定成立, 通过复合梁理论模型预测预应力FRP筋增强竹梁的截面刚度,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参考文献[1]魏洋, 张齐生, 蒋身学, 等.现代竹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前景[J].建筑技术, 2011, 42 (5) :390-393.
[2]陈国, 张齐生, 黄东升, 等.竹木箱形组合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15, 45 (22) :102-106.
[3]陈国, 周涛, 李成龙, 等.竹木组合工字梁的静载试验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40 (5) :121-125.
[4]周军文, 黄东升, 赵风华.重组竹销槽承压强度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15, 45 (22) :107-110.
[5]WEI Y, JI X W, DUAN M J, et al.Flexural performance of bamboo scrimber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fiber-reinforced polymer[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42 (7) :66-82.
[6]魏洋, 王晓伟, 李国芬.配筋重组竹受弯试件力学性能试验[J].复合材料学报, 2014, 31 (4) :1030-1036.
[7]魏洋, 骆雪妮, 周梦倩.纤维增强竹梁受弯力学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38 (2) :11-15.
[8]WEI Y, ZHOU M Q, CHEN D J.Flexural behavior of glulam bamboo beams reinforced with near surface mounted steel bars[J].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2015, 19 (S1) :98-103.
[9]陈国, 张齐生, 黄东升, 等.腹板开洞竹木工字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 2015, 42 (11) :111-118.
[10]李玉顺, 张家亮, 刘瑞, 等.长期荷载作用后钢-竹界面黏结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 2017, 38 (9) :110-120.
[11]魏洋, 纪雪微, 周梦倩, 等.销栓型竹-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3) :65-72.
[12]周梦倩, 魏洋, 纪雪微, 等.竹-混凝土剪力连接件荷载-滑移性能比较研究[J].建筑结构, 2017, 47 (17) :20-23.
[13]GENTILE C, SVECOVA D, RIZKALLA F.Timber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GFRP bars: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2002, 1 (6) :11-20.
[14]MICELLI F, SCIALPI V, TEGOLA A.Flexural reinforcement of glulam timber beams and joints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er rods[J].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2005, 4 (9) :337-347.
[15]GENTRY T R.Performance of glued-laminated timbers with FRP shear and flexural reinforcement[J].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 2011, 15 (5) :861-870.
[16]许清风, 朱雷.内嵌CFRP筋维修加固老化损伤旧木梁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2 (3) :23-28.
[17]LUCA V D, MARANO C.Prestressed glulam timbers reinforced with steel bar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30 (5) :206-217.
[1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9]Eurocode 5:design of timber structures-part 1.1: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EN 1995-1-1∶2004[S].Brussels: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20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amboo beam reinforced with prestressed FRP bars
Cheng Xunyu Wei Yang Xu Yang Li Guofen Wang Xuefe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ortheast University Logistics Service Corporation)
Abstract: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limitations of bamboo flexural members such as low stiffness, insufficient bearing capacity and insufficient span capacity, it was proposed to use prestressed FRP bars to strengthen bamboo beams and its key manufacturing process was given. Four bamboo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FRP bars and one control bamboo beam were manufactured. The parameters studied included the diameter of the FRP bars and the value of the prestress for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bamboo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FRP bars occurs by the tensile rupturing of the bamboo fiber at beam bottom. The occurrence of the prestressed force can mak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bamboo to be more fully utilized and the ductility characteristics at failure become more obvious. The load values of the strengthened bamboo beam are greatly increased when they reach the deflection limits prescribed by relevant standards. The prestress force makes the sectional stiffness of the flexural members effectively increase, and the increase in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tressing force. The composite beam theory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sectional stiffness of the bamboo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prestressed FRP b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sectional stiffness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words: bamboo structure; prestress; FRP bar; mechanical property
637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