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建高层建筑桩基加固技术方案与应用

引用文献:

李善 王凯 邵孟新 曾欣. 某在建高层建筑桩基加固技术方案与应用[J]. 建筑结构,2021,48(08):115-118,131.

LI Shan WANG Kai SHAO Mengxin ZENG Xin. Technical scheme and applic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under construction[J]. Building Structure,2021,48(08):115-118,131.

作者:李善 王凯 邵孟新 曾欣
单位:清远市建设工程综合服务站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摘要:为了解决在建结构主体中因引孔静压成桩后引孔深度大于管桩桩底深度形成桩底脱空问题,在比选工程中常见桩基加固方法(注浆、锚杆静压钢管桩、微型灌注桩、微型钢管桩)的基础上,采用了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方案,同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设计,并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最后,对加固后本工程的单桩进行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建筑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加固桩极限承载力Qu≥1 300kN,满足钢管桩设计承载力650kN要求,监测的沉降变形比较稳定,趋于收敛。
关键词:桩基加固;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引孔静压桩
作者简介:李善,硕士,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Email:729730018@qq.com。
基金: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的规模、密度越来越大。在有限的空间开挖基坑、对原有建筑的改建以及建筑的使用年限的增长等都对建筑基础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建筑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挤土作用导致已有桩上抬的问题、引孔静压桩桩底脱空的问题、施工断桩的问题、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的问题等,都涉及到桩基的补强加固。地基基础是建筑的直接载体,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建筑的安全与使用。因此,对问题桩基探究高质量有效的加固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常用桩基加固方法机理,结合某在建高层的引孔静压桩桩底脱空问题的桩基加固工程实例,采用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技术进行加固,并对其技术进行应用分析。

1 项目情况

1.1 工程概况

   清远市某高层住宅小区A-B#楼为高层建筑,此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设计为地上26层,地下1层。基础采用AB型直径500mm预应力PHC管桩加承台形式,桩长约为8~12m, 采用静压成桩,其中部分为引孔静压成桩,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泥灰岩或中风化泥灰岩。

1.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 [1],A-B#楼建筑的地质勘察点位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A-B#楼勘察点位平面布置

   图1 A-B#楼勘察点位平面布置  

    

   项目场地土层由上至下分为人工填土层(Q4ml):①素填土层;冲积层(Q4al):②粉(砂)质黏土,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石炭统石橙子组(C1)风化岩: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自上而下随风化程度减弱为全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强风化泥岩为极软岩,遇水易软化,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级;中风化岩层有泥岩和灰岩,中风化泥岩属极软岩,中风化灰岩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IV~Ⅴ级。其中,中风化灰岩天然湿度下单轴抗压强度值为20.0MPa。具体勘察典型剖面如图2所示。

   常用桩基加固方法 表1


加固方法
加固机理 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优缺点
注浆[3-4] 通过压力把某些能很好地与岩土体固结的浆液注入到岩土体的孔隙、裂隙中,使得岩土体中的孔隙等被浆液填充并固结,从而达到改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的性质及提高岩土体的强度、抗渗性能和稳定性能的目的 先准备并配置水泥化学浆液,然后在钻机的作用下将钻孔钻入目标加固岩土层中,最后在高压灌浆设备的作用下将水泥化学浆液灌入地层中 在地基的局部加固,有缺陷的工程桩处理,溶洞处理等中较常用。适用于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优点是工期短、见效快、造价低。缺点是对桩基底部有严重缺陷的加固,适应性不强,加固后的桩基效果不易检测

锚杆静压
钢管桩[5-6]
锚杆静压钢管桩是将锚杆和静力压桩结合而成的一种桩基加固方法,属于微型桩加固。以控制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为目的 以建筑物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压桩孔内压入土中,然后将桩与基础连接成整体 适用于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淤泥质土等地质条件 优点是施工方便、施工机具轻便灵活、可在室内施工等。缺点是施工对地基土要求较高,岩质地基施工穿透性不强

微型
灌注桩[7]
微型灌注桩是普通灌注桩为适应施工空间,通过改造钻机钻孔灌注混凝土而成的小直径桩,一般桩径为400mm, 属于微型桩加固 施工工艺与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类似,钻孔后下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成桩 适用于各类岩体地基。一般应用于有限空间的地基加固 优点是施工方便、噪声低、设备轻便等。缺点是成桩质量不易保证,泥浆外排大、工期长、质量不易直观检测

微型
钢管桩[8]
微型钢管桩由钢管和注浆混凝土组成,基本承载原理是在荷载作用下,首先管内混凝土在钢管侧向约束条件下形成三向受压应力状态,随着荷载不断增大,钢管首先产生纵向受压屈服和环向受拉屈服,然后混凝土被压碎破坏,由钢管和注浆混凝土共同承担桩的上部荷载 桩机定位—泥浆护壁成孔—清孔—放置钢管及注浆管—清孔注浆—投放碎石—振拔注浆管—成桩。属于组合材料桩,是一种直径为140~250mm的微型桩 不受地质条件限制,适用于各类岩质。该类桩一般以岩层为持力层,因此也称之为嵌岩微型钢管桩,亦称钢管灌注桩 优点是单桩承载力高、泥浆排放量少、沉降变形小、施工空间适应性强、布桩灵活、对原地基影响少等。缺点是承载力强度不易检测

 

    

图2 A-B#楼勘察典型剖面图

   图2 A-B#楼勘察典型剖面图  

    

1.3 桩基质量问题

   根据设计图纸,A-B#楼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 600kN,静压桩成桩压力终值为4 000kN。预钻孔引孔的桩基础预钻孔直径为400mm, 采用潜孔锤钻孔引孔后静压成桩。

   A-B#楼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检测。桩基低应变检测结果表明,桩大部分为Ⅰ类,个别为Ⅱ类,桩身完整性满足要求。静载检测抽检6根桩,其中5根桩合格,1根桩不合格(此桩极限承载力为2 560kN)。因为1根桩不合格,采取扩大2根桩进行静载抽检,结果表明,1根桩合格,1根桩不合格(此桩极限承载力为640kN)。后经检查分析,A-B#楼检测不合格的两根桩均为引孔静压桩,此时主体结构已施工至18层。通过排查所有引孔静压桩施工记录发现,存在部分桩基引孔深度大于管桩桩底深度的问题。由于引孔静压压桩的持力层基本处于风化岩层,遇水较易软化,导致该部分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属于严重的桩基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对问题桩基进行加固处理。

2 桩基加固技术方案比选

   一般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主要从改变基础形式、增设新的基桩、增强岩土体的承载力等3个方面进行考虑 [2],设计加固技术方案。工程中常见的桩基加固方法见表1。

   综合比选表1中桩基加固方法各自特点和适用条件,且鉴于A-B#楼桩基加固工程的实际情况:1)需要在地下室有限空间进行加固施工;2)加固施工尽量减少对原有基础结构的影响;3)主体结构已施工至18层,加固体需要即时参与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4)加固体工程质量验收的因素。创新思路,综合常用桩基加固方法各自优点,A-B#楼桩基的加固采用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方案。该加固方案的预应力封桩是为了让新加固的桩在施工完成后即刻起作用,以减少基础的沉降量。此加固方案综合了注浆技术、锚杆静压桩技术和钢管桩技术的各自优点。

3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应用

3.1 加固技术方案设计

   由于引孔成桩问题桩基的桩端吊空,验算A-B#楼桩基承台承载力时不考虑桩端阻力,只考虑桩侧阻力进行验算,对验算结果中承载力不足的承台进行补桩加固,以弥补其承载力不足。初步设计采用ϕ194×8微型钢管桩,灌浆材料为C20混凝土,入中风化灰岩1m, 采用千斤顶进行预应力稳压封桩。为使钢管桩与原基础共同承担上部荷载,需同时对原基础承台进行包柱和加厚处理。

   根据钢管桩竖向承载力理论,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以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9](简称JGJ 94—2008)里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Quk=uqsikli+ζrfrkAp(1)Quk=u∑qsikli+ζrfrkAp         (1)

   式中:Quk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为桩身周长;qsik为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li为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ζr为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frk为岩土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Ap为桩端面积。

   根据式(1),按保守考虑,桩长按最短桩11m计算,入中风化灰岩1m。根据勘察报告 [1]揭露的土质情况参考规范JGJ 94—2008,基岩以上桩周土层的极限侧阻力取多层土极限侧阻力平均值,为40kPa; 基岩以上的桩长l取10m; 入岩1m桩周岩层的极限侧阻力取140kPa; ζr按规范JGJ 94—2008取1.55×1.2;frk根据勘察报告 [1],中风化灰岩取20MPa; 加固桩外径为210mm。经计算Quk为1 643kN。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极限承载力的一半,故为821kN,实际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650kN取值。参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 [10](简称GB 50936—2014)计算公式(2)验算桩身材料承载力:

   N0=Asc(1.212+Bθ+Cθ2)fc(2)Ν0=Asc(1.212+Bθ+Cθ2)fc         (2)

   式中:N0为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心受压强度承载力设计值;Asc为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截面面积;B,C为截面形状对套箍效应的影响系数;θ为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套箍系数;f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根据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B按规范GB 50936—2014公式计算,计算结果为1.148;桩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按最低C15计算;按规范GB 50936—2014,C取为-0.021。将上述相关参数的取值代入规范GB 50936—2014公式(式(2))计算得到N0为1 601kN,大于650kN,满足桩身材料强度要求。根据桩为嵌岩桩以及桩长和岩土情况,不考虑群桩效应和轴心受压稳定性。

   按钢管桩单桩承载力为650kN设计,加固设计桩具体平面布置如图3所示。以桩端进入中风化灰岩1m为终桩条件,钢管桩桩长预计平均为15m, 钢管桩钢材级别采用Q235(B),外套管截面ϕ210×8。预应力封桩植筋钢筋采用28,设计单根植筋抗拔力不低于165kN。包柱和新增加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P6。

图3 A-B#楼静压桩位及加固桩位布置示意

   图3 A-B#楼静压桩位及加固桩位布置示意  

    

3.2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施工工艺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基本施工工艺为:1)底板开孔。依据设计钢管桩尺寸,按钻孔桩径为300mm对原承台进行开孔定位。2)成孔。用泥浆护壁进行钻孔。3)钢管制作。入岩范围内钢管均匀开孔3排4列,孔口尺寸为40×200,钢管出浆孔两列对称布置,间距500mm, 孔径为25mm。4)下管。首节钢管下放,每节钢管用外套钢管焊接连接,钢管下放直至孔底岩面。5)水泥浆灌注。6)植筋。按图纸要求植入4根锚杆筋和角筋。7)预应力封桩。灌注浆体达到龄期后,安装槽钢梁和液压千斤顶进行加压,达到设计力650kN后进行稳压2h, 稳压后用螺栓固定下槽钢梁,移开上槽钢梁及千斤顶,切断多余长度的锚杆,用钢筋焊接角筋,预压封桩。具体施工工艺示意如图4所示。最后对承台进行包柱、加厚混凝土浇筑。

图4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成桩工艺

   图4 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成桩工艺  

    

3.3 加固方案效果检测

   钢管桩成桩达到龄期后,2019年9月份抽取10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检测典型荷载-沉降(Q-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曲线(s-lgt)分别如图5、图6所示。由图可见,Q-s曲线平缓,无明显陡降段,s-lgt曲线呈平缓规则排列,最大加载量为1 300kN。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加载到1 300kN时,检测桩总沉降量约为12.80~15.10mm, 沉降量不大。综合分析,加固桩极限承载力Qu≥1 300kN,满足微型钢管桩设计承载力650kN要求。加固施工时对A-B#楼建筑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监测点位布置如图7所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曲线如图8所示。由图8可见,监测的变形比较稳定,趋于收敛。

图5 典型加载Q-s曲线

   图5 典型加载Q-s曲线  

    

图6 典型加载s-lgt曲线

   图6 典型加载s-lgt曲线   

    

图7 建筑沉降监测点位布置

   图7 建筑沉降监测点位布置 

    

图8 建筑沉降监测变形曲线

   图8 建筑沉降监测变形曲线

    

4 结论

   (1)针对工程引孔桩基存在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比较工程中桩基加固常见方法的适用性及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综合了常见加固方法的性能优点,采用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方案。

   (2)按照钢管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理论对微型钢管桩承载力进行初步设计,并确定参数。在实际工程加固的效果检验中,通过抽取一定比例的加固钢管桩进行了桩基竖向承载力检测和建筑变形观测,两者均达到设计要求,加固效果较好。说明按照钢管嵌岩桩承载力理论对加固桩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是合理的。同时对于该类加固工程采用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是有效的。

   (3)微型钢管桩预应力封桩加固技术方案为在建工程桩基加固中存在有施工空间问题、加固桩质量检测验收问题以及加固桩即刻参与既有建筑原来基础并共同起作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也为类似引孔桩基、桩底空洞、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大等问题桩基提供了改进后新的加固技术方案和工程实例借鉴。

    

参考文献[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R].广州:建材广州工程勘测院有限公司,2018.
[2]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 123—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任振甲.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层时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J].建筑结构,1997,27 (11):26-27.
[5] 锚杆静压桩技术规程:YBJ 227—91[S].北京:冶金出版社,1991.
[6] 徐醒华,付兆明,伍锦湛.锚杆静压桩在建筑物基础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4,34(12):22-23.
[7] 苏建民.微型钻孔灌注桩在地基工程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0(2):28-29.
[8] 高旭.微型钢管灌注桩在基础加固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1998(12):35-36.
[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Technical scheme and applic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under construction
LI Shan WANG Kai SHAO Mengxin ZENG Xin
(Qingyuan Combined Services Sta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Guangd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Safety Inspection Station Co., Ltd. Guangdo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Guangdong Construction Polytechnic)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void at the bottom of the pile caused by reason that the depth of leading 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depth of pipe pile bottom after jacked pile for pre-bored hole in the main structure under construction, th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micro-steel-piles of sealed piles with prestress was adopt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mmon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ethods in engineering(grouting, anchor rod static pressure steel pipe pile, micro cast-in-place pile, micro steel pipe p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inforcement scheme was designed and i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Finally, vertical compression static test and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n the single pile of the project after reinforcement were ca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reinforced pile Qu ≥1 300 kN, which meets 650 kN of the design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 pipe pile, 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monitored is stable and tends to converge.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icro steelpipe pile; sealed pile with prestress; jacked pile for pre-bored hole
84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