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代山地建筑空间整体适应性创作研究

作者:张庆顺 徐阳
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作者简介:张庆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副教授。 ; 徐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重庆由于受山水格局及地形切割的影响, 在靠崖、临江、临河、邻坡等沟壑边缘地域有巨大的地形高差, 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存在着复杂生态条件与便捷交通、有限空间条件、多元空间需求以及传统范式与现代风貌诉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的土地资源状况影响着重庆的城市形态和建筑创作。优秀的重庆现代山地建筑在空间的整体适应性与山地复杂且复合的地形、气候、社会和人文环境之间有着极好的契合性——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等生态, 造型、尺度、交通等形态, 功能关系、多元集约、空间拓展等业态, 以及秩序、美学、文化等文态的综合适应性, 体现出鲜明的地域和人文特征。其创作理念及策略值得梳理和总结。

1总体布局及场地适应性创意

山地建筑是修建在特定山地地域的建筑, 地域性特点必然体现与自然的协调性[1]。山地建筑设计是集规划、景观、建筑、技术于一体的整体适应性设计, 具有复杂和不可复制的特点, 是建筑设计中的难题。山地建筑的场址选择及总体布局既要遵循因山就势、因地制宜、优地优用、趋利避害等生态原则及策略, 又要考虑山水空间景观的留白与看景并重, 体现对生态的关注、对景观的考量、对公共空间的重视以及对生活习俗和历史文脉的尊重。

1.1集约化的整体意象

山地建筑整体空间布局及形态受到地形、地貌环境的综合影响。传统的自然村落、场镇建筑在长期自发建设和有机增长的背景下, 往往“化整为零”分形地适应场地, 呈现出混沌和秩序并存的空间与格局[2], 群体建筑往往成为地形地貌的再造意象, 与原有山地环境在生态和形态方面有极好的吻合性。

山城重庆依循地形由江岸向山坡发展, 群体建筑层层叠叠, 在自然、社会、技术、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形成了山地城镇空间的高密度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3]。以渝中半岛为例, 下半城与上半城之间在高差、地形、气候、人文等方面有着非常综合复杂的状况, 既是下半城向上半城发展的过渡地段, 又是特色山地建筑的集中之地 (图1) 。山地由于地形水平及竖向切割的影响, 自然场地往往是破碎的零星用地, 在坡度不同的区域, 群体建筑的空间布局需要体现集约化的整体适应性。如重庆万科鹅岭峯住区, 群组建筑呼应鹅岭山体斜坡, 随着山坡逐级上升 (仰视) 或分台跌落 (俯瞰) , 地形带来的设计灵感将建筑、景观、山地融为一体, 呼应了对自然和人性尺度的承诺, 创造出充满活力的共享社区 (图2) 。

1 重庆两江四岸

1 重庆两江四岸

 

图片来源:图1由重庆大学李骏提供;

2 重庆万科鹅岭峯住区

2 重庆万科鹅岭峯住区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

3 重庆龙湖春森彼岸住区

3 重庆龙湖春森彼岸住区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4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教学楼鸟瞰

4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教学楼鸟瞰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

1.2台阶轴线空间

山地建设场地地形高差特别大时, 竖向车行交通难以通过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式直接联系上下地块, 往往以S形或尽端式的道路方式来解决高差问题, 人行交通则可垂直于等高线形成台阶轴线空间, 两侧建筑分台叠落布置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 群体建筑轮廓形成平行于等高线的整体空间意象。沿江而建的山地传统场镇通往水面渡口、码头的空间往往形成台阶轴线空间布局的模式。以重庆石柱西沱古镇为例, 云梯街直上云天, 房屋重重叠叠、顺坡而上, 山墙多面向长江, 形成长江沿岸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奇观[4]

利用大台阶联系外部空间, 建筑长轴布局能创造有利的通风和观景条件, 同时建筑的形态组织和构成易于与山地背景相融合, 场地在横向上也易于与其他场地关联和对话。如在重庆邮电大学和四川外语学院的校园整体规划中, 以大台阶作为外部的垂直交通联系及轴线空间, 建筑依据地形分台跌落布局, 形成不同标高、不同位置的分层入口, 加强因山就势的群体建筑形态, 整体呈现出明显的轴线空间布局, 并与场地关系井然有序, 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又如重庆龙湖春森彼岸住区设计中, 通过居中设置大台阶, 以5个台地组织建筑依地形拾级而上适应不同标高的台地, 顶端与城市立体阳台相联系, 底端架空于滨江路之上, 体现出山地地形的原有风貌 (图3) 。

1.3分台适应、化整为零

山地场地地形高差较大时, 群体建筑布局往往以分台适应、化整为零的方式适应环境。分台塑造出契合外部环境及道路标高的不同台地或屋顶平台, 有利于建筑分层结合场地组织不同标高的出入口, 如重庆湖广会馆、磁器口宝轮寺等, 就是以重台和叠院的方式适应环境, 营造出山地群体建筑的整体意象。

山地建设场地的分形决定了群体建筑外部空间轴线关系及场地适应的分形。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教学楼由七栋多层教学楼组成, 建筑顺坡就势、化整为零, 以重庆特有的山城聚落形态和近现代重工业建筑历史文脉作为形态依据, 转折的平台、屋顶和山坡绿地的契合, 形成内向的绿化空间和立体的景观意象, 使建筑群延续重庆地方特色[5]。建筑群底层基座部分顺应地形跌落形成多级绿化平台, 通过天井庭院解决建筑采光问题, 屋顶和平台共建多维度的活动空间, 内庭院为底层交通提供景观, 增强了山地建筑的多元性 (图4, 5) 。

重庆天地项目利用高低起伏的地形特点, 五个建筑群随地形分台跌落, 台地的连接处布置庭院景观, 以电梯或梯道联系上下;重庆长嘉汇综合体项目修建于不同标高的平台上, 基座随地形跌落形成平台联系各建筑, 车行和人行得以分离, 外部空间富于变化。这些都是通过分台适应、化整为零的方式组织群体建筑, 并赋予空间活力。

大型公共建筑为了表达特殊的仪式感及轴线对称, 常将场地营造为分台的格局。如重庆人民大礼堂将场地整合成依次上升的台地, 分台多级踏步连接广场和入口空间, 强调拾阶而上的建筑形象;重庆科技馆平行等高线布置, 分台设置不同出入口, 实现人员的竖向分流;重庆来福士广场裙房部分依据地形和城市道路分台设置出入口, 营造出屋顶完整的入口空间。

5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教学楼剖面示意图

5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系教学楼剖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6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外观

6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外观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图17来源于文献[11];

7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采光通风示意图

7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采光通风示意图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图17来源于文献[11];

8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剖面示意图

8 云阳市民活动中心剖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图17来源于文献[11];

9 重庆桃源居社区活动中心外观

9 重庆桃源居社区活动中心外观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图17来源于文献[11];

1 0 重庆桃源居社区活动中心剖面示意图

1 0 重庆桃源居社区活动中心剖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图17来源于文献[11];

1 1 黄桷树与吊脚楼

1 1 黄桷树与吊脚楼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4地景建筑的创意

内向封闭的山地环境难以获得良好的景观视轴和开敞的景观面。当原生山地自然环境的形与势较强时, 为了营造与自然契合的外部空间或环境, 通常需要将低矮的建筑消隐于环境之中, 群体建筑则以大地景观的方式体现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浑然一体。

例如云阳市民活动中心, 方案的生成基于山水格局与外部环境要素的呼应和建筑自身逻辑的设定。建筑依山体走势呈“楔形”切入和还原山地环境, 结合九宫格及立体院落空间, 以与大坝角度相似的线条融入山体轮廓, 由此描述城市、建筑与山水之间的依存关系[6]。通过山地特有的台地院落与九宫格现代空间原型的演绎, 地景建筑与自然的山水环境完美契合, 既有序多维地组织了功能单元, 又作为地域和传统精神再现的载体, 实现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的静谧关联与积极对话 (图6~8) 。

又如修建于半山腰洼地的重庆桃源居社区活动中心, 四周被起伏的山丘围合, 建筑消隐于地形地貌之中, 屋顶略有起伏以呼应山势, 结合屋顶覆土绿化和中庭空间, 营造出建筑与自然山体相融、共存的景观意象 (图9, 10) 。

1.5住区建筑的因地制宜

山地住区往往以复合方式营造场地、择地而居, 充分体现优地优用、趋利避害的原则。如在低洼及冲沟地带布置集中活动场地、低矮建筑或地下车库等, 形成住区中心景观;在基地优良的较高地段因地制宜、顺应山势地营造尺度适宜的台地并布置住宅建筑。在挖填方平衡、避免高切坡、道路竖向尺度适宜的原则下, 考虑不同日照朝向、景观取向及群体建筑轮廓意象, 整体布局呈现出开合有度、自然和谐的方式。

重庆春森彼岸小区采用组团式和周边式的混合布局, 点式高层和多层相结合, 灵活地对具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山丘或冲沟予以保留, 结合场地营造出多层次的立体庭院和屋顶景观花园;重庆南岸区观山水小区通过点式高层的周边式布局, 结合地形形成三大组团, 最大化保留原场地景观, 构建出通透的视觉通廊。

2空间拓展与技术

山地场地的规划设计是对建筑、结构、设施、地形、给排水、绿化等进行时空布局, 并使之与周围的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产生联系的过程。传统山地建筑有着丰富的接地技术及形态, 山地建筑竖向空间的拓展受制于接地形式及其技术, 空间的获取需要从场地营造着手, 整治出适宜建设及空间关联的场地条件。重庆传统山地建筑竖向发展空间的态势如同生命力旺盛的重庆市树——黄桷树, 树干落地的形式千姿百态, 树枝及树冠极力地向空中生长以获取阳光和空气, 而传统建筑则是以吊脚的形态适应复杂的山地并尽力拓展空间 (图11) 。

场地整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空间, 在现代技术材料与施工方式的推动下很容易实现, 但需要对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景观朝向、场所意义、经济技术等进行综合权衡后再选择方案。以某高层建筑设计为例, 概念方案阶段提出四种接地方案进行比选 (图12) :高切坡筑台 (方案A) 可以获得较多吊层部分的建筑面积, 但是挖方量大, 会有大面积锚杆式混凝土挡墙, 吊层进深过大影响采光通风;高填方筑台 (方案B) 因大量填方而获得空间较小, 对原地形地貌干扰小, 会出现较高重力式挡墙, 获得建筑面积较少;吊脚架空 (方案C) 对地貌干扰少, 获得空间相对较小, 兼具保护原生地貌和最少挖填方的优点, 下部倾斜基面环境条件较差, 不便利用;爬坡及架空方式 (方案D) 能较好展现山地的自然态势, 适当增加建筑空间, 不足之处在于对垂直联系要求较多。

1 2 某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可能性探讨

1 2 某高层建筑接地方式的可能性探讨

 

图片来源:图12由重庆大学戴志中提供;

1 3 重庆江北城招商楼外观

1 3 重庆江北城招商楼外观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 4 重庆江北城招商楼剖面示意图

1 4 重庆江北城招商楼剖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2.1“零接地”争取上部空间

现代山地建筑得益于场地技术及结构技术的突破, 接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 常以“较少接地面”的方式支撑于陡峭的坡地上, 建筑的结构支撑甚至可以跨越不同的台地, 避免对场地的过多破坏, 同时也可获得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建筑的上部可通过出挑突显山地特点, 营造出形态丰富的山地建筑形象, 与环境相融相衬。

重庆江北城招商楼位于江北城西大街和金沙门路之间, 场地落差近30m, 建筑依托山地腾空而起, 通过天井回廊组织功能空间, 天井贯通上下迎纳阳光和绿景;以吊脚楼的形式解决南北高差, 简单的盒子体量由细长的柱子支撑在绿坡之上, 中部的架空层疏通江风, 整体以开放透明的形象面向城市和嘉陵江[7], 建筑轻盈地漂浮在绿坡之上, 呈现出典型“零接地”的山地建筑形象, 对自然生态和景观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图13, 14) 。

又如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层层出挑, 营造出上大下小的建筑形象, 是“占天不占地”的典型体现;再如阳光100国际新城高层住宅项目, 以高吊脚适应陡峭坡地, 低矮的公共建筑穿插在吊脚之间, 展现出通透、轻盈的形象。

2.2天台空间的营造

山地城镇的自然山水格局决定了组团式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模式, 竖向和横向的地形切割带来了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的难题, 建筑空间及业态布局需要在平面和垂直结构上高度复合, 体现集约性和兼容性。多维集约的天台空间具有“地面”属性[8], 为了创造适宜的“近地”环境, 现代山地建筑常通过竖向设计的巧妙处理, 营造出不同类型的天台空间。天台空间相互联系, 或直接与不同标高的坡地环境联系, 创造多样的近地空间环境;或与建筑屋顶多维联系, 营造交通组织的多维性。

2.3地下空间的拓展

传统山地建筑通过采光缝通风纳阳, 使地下、半地下空间具有地上空间属性。重庆现代山地建筑在空中拓展空间的同时, 也极力拓展地下空间, 组织平接底部标高道路的功能空间, 如吊层建筑、车库入口等。山地建筑往往上下跨越多条道路, 在平顶层和吊层均可能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通过“改变概念、重新认识”[9]等策略, 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及《重庆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DB50/5031-2004) 等, 在保障防火安全的前提下, 将原来认定的“地下空间”定义为“地上空间”, 满足空间功能及业态的社会需求。

3空间生态与文化

重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地处准静止风型区。夏季湿热的气候环境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同时保证通风与遮阳, 设计时往往会将自然通风、立体绿化、空中平台等空间形态融入建筑。山地建筑设计既需要合理利用有利的山地小气候, 又需要营造利于自然通风的室内小气候。传统的吊脚楼民居采用地方建筑材料和适宜的生态技术, 以独特的吊脚形态、大屋檐的遮荫和虚多实少的空间形态来适应湿热的气候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环境。

山地群体建筑主要是通过总体布局保证建筑有利的通风朝向和间距, 以良好的组织形态确保通风廊道的形成, 单体建筑则通过建筑朝向、屋顶构造形式、建筑形态及空间组织的控制来创造有利的通风条件。如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住区, 建设场地南低北高、中部凸起、四周低洼, 总体布局依循山势, 北侧布局点式高层与南侧多层建筑相结合, 缩短了日照距离, 东南开口的布局保障了通风廊道的形成和良好的景观视野, 建筑以小天井、架空处理、层台设置等改善建筑的通风日照[10]。住区设计因地制宜地利用场地中的自然洼地, 以覆土车库的形式解决高差问题, 减少挖填方量, 同时提供大量停车泊位, 并通过覆土再造绿地提供绿色庭院, 自然采光通风天井有效改善了通风和日照条件 (图15) 。

1 5 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住区地下车库采光通风示意图

1 5 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住区地下车库采光通风示意图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 6 重庆大学二综合楼通风示意图

1 6 重庆大学二综合楼通风示意图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 7 重庆大学B区学生食堂

1 7 重庆大学B区学生食堂

 

图片来源:图17来源于文献[11];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图片来源:其余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1 8~21重庆山地建筑的丰富体验

 

图片来源:图2, 4, 6~10, 20, 21来源于网络;

山地建筑在拓展竖向空间的同时, 应尽量减少建筑与堡坎、崖壁的接触面宽, 尽量改善通风和采光的条件。如重庆大学B区二综合教学楼通过庭院解决场地高差, 庭院底部和顶部架空, 形成了良好的竖向拔风效果 (图16) 。

湿热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通风与遮阳是绿色设计的重点和矛盾集中点, 现代山地建筑主要通过通风隔热屋顶、绿化种植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以及控制屋顶的坡向、坡度和出挑等创造良好的遮阳与通风条件, 通过可呼吸的围护体系、立体绿化等改善建筑热工环境。如重庆大学B区学生食堂将建筑体量置于低洼场地, 通过庭院和小天井解决采光和通风, 在解决了通风和隔热矛盾的同时营造出绿色的屋顶空间 (图17[11]) 。

4空间体验与美学

山地城市的空间形式带来了混沌与秩序并存的空间体验。建筑师是赋予空间以秩序的人[12], 地形形态的空间类型多样性, 使得山地城镇建设空间体验复杂[13]。山地建筑围绕建筑形态的发展而构建的内外空间秩序, 其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多元、多维度、多层次的交叉综合体验。当从不同标高切入内部空间时, 犹如空间序列的“并叙”方式, 因路径空间的转换带来了空间体验的转换, 因路径的交织而形成空间体验的交织, 这是山地建筑较平地建筑在营造序列空间体验方面的优势, 也是空间秩序编排的创意源泉。

山地用地条件的限制是挑战也是机遇, 扩展空间势必会将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人行通道、广场等相结合, 促生许多特色建筑空间[14]。在复杂的地形、气候和人文环境中把握山地建筑多维空间及形态造型的特征, 是重庆现代山地建筑创造丰富空间体验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建设场地零星切割的影响, 山地建筑很难以一个二维的场地平面创造出明确的秩序与轴线, 使整体建筑呈现出鳞次栉比、层层跌落的形态。山地建筑的空间构成关系是在切斜或分台的场地上营造的, 山地建筑的六个立面 (四个立面+屋面+接地面) 可能在不同视角被分别展示出来。置身于山回路转之中, 移步换景, 时而是封闭压抑的空间状态, 时而转过街巷又出现豁然开朗的空间格局。

重庆现代山地建筑空间对场地的适应性, 极大丰富了建筑与环境的空间体验。丰富立体的洪崖洞、轻轨贯穿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站建筑、屋顶作为交通和广场空间的南岸区聚丰江山里小区、魁星楼的屋顶架空通道等, 这些令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惊叹的网红建筑, 恰是重庆现代山地建筑立体生长的真实映像, 也反映出山地建筑丰富的空间体验 (图18~21) 。

5结语

山地建筑的创作与审美要兼顾空间和形态两个方面。在重庆现代山地建筑的创作实践中, 建筑师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 将技术性与地域性相结合, 采用新型结构、技术和材料, 关注对生态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延续, 并不断推陈出新, 创造出契合地域生态及人文特色的山地建筑空间及造型。这些承载地域文化创新的作品及理念, 在传承生态文化、历史文脉、传统文化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也为其他地域山地建筑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1]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张庆顺, 马跃峰.混沌与秩序并存--传统山地聚落外部空间秩序的分形解读[J].新建筑, 2013 (2) .

[3]魏晓芳, 赵万民, 孙爱庐, 等.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5 (4) .

[4]何智亚.重庆古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2.

[5]刘家琨.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J].建筑与文化, 2007 (5) .

[6]汤桦.云阳市民活动中心[J].城市环境设计, 2017 (6) .

[7]汤桦.重庆江北城招商楼[J].城市建筑, 2009 (6) .

[8]张庆顺, 马跃峰, 魏宏杨.山地人居环境设计的缘地策略研究[J].新建筑, 2011 (5) .

[9]张庆顺, 魏宏杨, 章孝思.改变概念重新认识--重庆部分建筑工程防火实践探析[J].新建筑, 2009 (4) .

[10]张庆顺, 张译文, 魏宏杨.山地住区设计的生态适应性策略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教师住区为例[J].住区, 2016 (5) .

[11]张兴国, 谢吾同.教师建筑与规划设计作品集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45周年院庆学术丛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12]香山寿夫.建筑意匠十二讲[M].宁晶,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3]杜春兰, 刘廷婷, 毛华松.山地城镇景观的复杂性与应对策略研究--以巴渝城镇为例[J].风景园林, 2016 (7) .

[14]卢峰.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4.
STUDY ON SPACE'S INTEGRAL ADAPTABILITY OF CHONGQING MODERN ARCHITECTURE IN MOUNTAIN REGIONS
90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