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满意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以苏州市为例

作者:李倩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各种城市问题,如资源浪费、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亟需解决。所以,城市需要向宜居型城市转型,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研究总结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影响城市宜居性的因素主要有城市环境、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和政府决策6方面。以苏州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城市居民满意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居民满意度 宜居性 层次分析法
作者简介:李倩,硕士研究生,E-mail:790181649@qq.com;

 

1 研究意义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加快。新一轮的苏州市整体规划数据显示,到2020年苏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所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念正在逐渐兴起。

苏州,接连几次都在全国宜居城市中榜上有名,2016年8月18日,在经济学人智库榜上排名第72位,成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为了探究苏州市宜居指数高的原因,本研究调查了苏州市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探索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和相关措施,从而为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可行建议和理论依据。

2 居民宜居满意度测评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居民”为本,让生活更美好。因此,采用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对苏州市宜居性进行评价。按照五点量表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6个方面调查影响城市宜居度的主要因素,将调查的满意度结果按照评分分为5个档次,对应人们对于苏州市宜居性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

3 苏州市宜居性调查与评价

3.1 数据来源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并设计所需要的苏州市宜居度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送问卷3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60份。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分布较均匀,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基本反映出人们对于苏州市宜居满意度的整体情况。

3.2 苏州市生态宜居度居民满意度分析

本研究根据对苏州市居民生活情况调查,构建了对于苏州市生态宜居居民满意度的合理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分别是“城市环境”“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质量”“政府决策”和“社会保障”,再细分成居住条件、路网交通等24个评价因子。对于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分别进行赋值,具体赋值如下:很满意,10≥S>8;满意,8≥S>6;一般,6≥S>4;不满意,4≥S>2;很不满意,2≥S>0。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宜居性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计算时对问卷的五级量分进行赋值化处理,即从5个等级(5,4,3,2,1)将居民评价等级转化为数据,采用同等权重。由高到低分别赋值为9、7、5、3、1分,使分析得出的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苏州市宜居性的真实情况。首先,按层次累加平均得出每个评价要素的满意度分值,具体评价因子的满意度为S,统一采用公式:

 

式中,Si表示第i个评价因子的满意度分值;N是有效问卷数量;Ai、Bi、Ci、Di、Ei分别代表第i个评价因子在全部有效问卷中选择“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选项的样本数量。算出每个评价因子的得分后,再取其平均值计算每个评价因子的综合得分。具体调查和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3.3 计算综合得分

综合得分根据公式计算:

 

式中,Ui表示每个评价要素的最终得分情况;Ci表示各个评价因子的得分数;Ri表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Ci是请相关专家和老师对相关要素和以下24个细分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分,并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城市环境权重0.231 9,得分1.538,排名第一;经济水平权重0.204 6,总分1.110,排名第二;生活质量权重0.164 3,社会保障权重0.123 0,总分都为1.073,并列排名第三;基础设施权重0.129 7,总分0.898,排名第五;政府决策权重0.146 5,总分0.868,排名第六。通过相加各要素的得分,苏州市宜居性满意度总体得分为6.657,在城市宜居性评价级别量化表中处于满意的级别,说明苏州市整体建设合理。

3.4 研究结果分析

3.4.1 城市环境宜居性评价

苏州市城市环境满意度最高,说明苏州市的文化底蕴较深厚,并且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完善,符合其“东方水城、园林城市”的美称。今后苏州市还应加强城市的景观建设,切实保护各类环境资源,打造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

表1 苏州市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   

表1 苏州市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

3.4.2 经济水平宜居性评价

经济水平方面综合得分第二,说明居民对此因素的满意度较好。虽然因为房价太高拉低了满意度,但是整体上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大多数居民较满意。

3.4.3 生活质量宜居性评价

生活质量方面排名第三,处于中等位置,苏州市教育机构、休闲娱乐的建设评价较高,满意度较好。而在文化氛围方面评价最低,因此苏州市应强化居民文明素质教育,鼓励市民接受各种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4.4 社会保障宜居性评价

社会保障方面排名并列第三,说明苏州市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满意度一般。苏州市应继续建立、健全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加强对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居民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3.4.5 基础设施宜居性评价

基础设施方面排名第五,说明苏州的公共设施建设得比较好,市民参与度高。而且苏州众多展览设施、星级商务酒店以及闻名世界的旅游产品也相对拉高了满意度评分。

3.4.6 政府行政决策宜居性评价

政府行政决策方面排名最后,说明居民参与政府行政决策程度较低。因此,苏州市应该提高行政决策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强化城市主人翁意识,更好地激发居民对城市建设的责任心和保护意识。

3.4.7 城市宜居性的总体评价

通过计算得知,苏州市城市宜居性满意度平均得分为6.572,在城市宜居性评价级别量化表中处于满意的级别,说明苏州市整体建设合理,居民比较满意。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加以改善。

4 提升苏州城市宜居度的政策建议

对城市宜居满意度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满意度指标包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缺一不可。提高城市生态宜居满意度,需要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从每个影响因素的细分因素入手,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4.1 提高政策公开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

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共同建设和谐生态的宜居城市。以规划为指导,提高行政服务意识和决策创新能力,形成全市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的和谐氛围。

4.2 宏观控制房价,提高居民收入

苏州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物质基础。但是苏州的物价、房价过高,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提高居民收入,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4.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

政府应该与时俱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技术人才的收入水平,为普通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切实提升苏州生态宜居城市功能。

5 结语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苏州市居民对于苏州市生态宜居性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参数,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分析原始数据,采用量化赋值的方式计算各项宜居性因子的影响作用,得到关于城市环境、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质量、政府决策、社会保障以及总体的评价结果。根据最终评价,苏州市的居民满意度达到“满意”级别,说明苏州市整体建设合理,居民比较满意。但有些地方需要加以改善和提高。基于评价结果,给出了一系列合理的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政策公开透明度、控制房价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率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1] 2020年苏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EB/OL].[2016-02-03].http://www.zgjssw.gov.cn/m/shixianchuanzhen/suzhou/201602/t2655168.shtml.

[2]李嘉菲,李雪铭.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4):77-83.

[3]赵明草,刘欣欣.乡村振兴如何走宜居化道路——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框架与重点[J].城市住宅,2018,25(6):10-13.

1443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