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钢铁工业遗址“活化”与城市再生策略探究

作者:姜程 王晓梅 叶德辉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邯郸学院艺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结合河北地域文化,针对河北省钢铁工业遗迹的再利用及城市再生关系研究,提出具有河北钢铁特色的发展策略,将产业升级的新内容整合到工业遗址园区,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工业遗产资源的重组及再生,打造城市工业遗址品牌,建设工业遗产背景下的文化综合园区和新型基地发展模式,使河北省钢铁工业遗迹“活化”成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再生的新动力。
关键词:城市再生 工业遗址 钢铁工业 活化
作者简介:姜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 王晓梅,邯郸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叶德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托河北传统工业遗址文化的城市再生策略研究(HB19YS046);

 

0 引言

2020年底前,河北省将完成40家城市重点污染工业企业退城搬迁或关停工作。通过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企业关停、就地改造和域外搬迁等方式,实现污染工业的转型升级。产能削减使大量钢铁厂房、矿山及设备闲置。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及地区亟需转型,这也是解决环境问题、人员就业及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再生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支持和鼓励将各地工业遗产的利用开发作为地域旅游大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工业遗产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1 河北省工业遗址“活化”意义与定位

工业遗产不仅是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构成地区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河北不少城市布局受工业发展影响,针对钢铁产业聚集且面临战略转型的现状,通过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而传承与感受工业风貌,留下社会发展印记,将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城市再生相结合,提升城市形象。

建设工业遗产背景文化综合园区、特色文化空间和新型基地模式,培育符合地方发展需求的相关产业,进一步发掘对工业遗址活化功能的延续使用和文化展示的可能性,把工业遗产开发作为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使其为河北省当地城市再生战略服务。同样,这一转型,既对劳动者的素养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型产业下的就业机会。如何通过培养完成再就业,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另外,深挖工业遗址的开发潜力和后续的可持续性,强调地域文化的承载和教育性的统一,进一步提升传统工业遗产在城市再生进程中为社会文化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

明确的区域发展定位是工业遗产转型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从污染情况、自然环境、基础配套、交通便利性、就业和周边经济带动效率等方面考虑,形成符合河北自身情况的开发标准。重视区域间旅游合作,明确功能定位,以“区域联动、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明确定位、合作共赢”为目标,避免园区功能的重复建设,实现经营模式由粗放到精细的分工与转型,共同打造城市工业遗址品牌形象。

2 城市再生框架下工业废弃地规划及再利用原则

2.1 工业遗址园区污染等级评估和功能安全实现原则

工业遗址的开发需建立在对场地土壤修复的基础上。由于冶金生产活动性质,往往遗留重金属物质,对场址土壤造成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也存在严重影响。对于纳入改造范围的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应认真组织开展场地开发前的环境调查评估工作。通过组织前期调研、现场探勘、污染类型分析、土壤取样和化验等,掌握准确的厂区土壤污染状况信息。结合开发利用的总定位及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场地修复总体目标和阶段实施方案;在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技术难度、时间周期、社会效应、管理难度等指标因素基础上,最终确定适用于目标场地的最佳修复技术方案。

结合园区转型定位,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等级,以功能的安全实现为基础目标,打造大众户外活动的公共区域。园区功能一般涵盖商业、文化创意及展示、企业孵化、景观生态恢复等。

1)商业功能提供基础配套,餐饮等便民服务。

2)文化创意及展示功能提供室内外演出空间及地方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展示空间,在地方有重要影响的厂区可建设小型主题博物馆。

3)企业孵化功能依托政府相关政策,吸引相关转型企业及有创业想法的民众开办公司等,缓解就业压力。

4)景观生态恢复功能主要目标是对污染场地进行生态修复,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2 工业遗址信息保护的有效性原则

工业遗址的开发和再利用应以前瞻眼光审视该段历史在河北省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作用,着眼点不仅是现存状态,如建筑种类、改造难度、周边环境、区域位置等,更需考虑工业遗址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以及其在历史变迁中担当的社会角色等,这包含遗产产生时间、社会背景、生产活动类型、重要事件等,挖掘其特有符号与不可替代性。只有全面掌握及研究工业遗产的相关信息,才能明确遗产在保护利用过程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有助于对遗产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

对于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建筑改造,也需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分析现有厂房进行施工改造及维护难度等,将功能重复或破损严重的区域进行有规划的拆除,尽可能保存对厂区有象征性意义的建筑或框架结构。可借鉴中山岐江公园的船坞框架保留方案,部分建筑“改旧如旧”,使场景营造具有时代代入感。

2.3 当地景观植物在土壤修复方面的生态效应原则

在修复策略方面,从生态恢复角度出发,倡导“最小干预,自我恢复”观念。被污染的土壤需接种选育高效降解菌,加速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改良遗址环境,达到开发利用可接受的范围;重金属污染区域宜采用以植物修复技术为主导的方法。经过调研分析,根据不同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栽种河北当地对重金属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尤其是园区周边生长的超富集类植物。同时,引进先锋草类和灌木,如苇状羊茅、狗牙根、芒草等,利用其生长迅速的特点,将裸露地块进行覆盖;利用沙棘、紫穗槐、胡枝子等喜阳灌木形成灌木群落。

在总体修复规划的基础上考虑景观效果,植物修复技术的采用也符合部分厂区转型公共空间与主题公园的建设定位。逐步探索工业遗址中的土地修复与景观植物配置效果关系,将遗址“痛点”转化为“亮点”,建造可持续的景观生态系统,为打造百年工业遗址品牌提供基础条件。

2.4 工业遗址开发的多元性与整体性原则

河北省工业遗产涉及范围广,资源呈现多元化,为后续“再利用”提供了多种可能。矿业遗址多位于山林,宜恢复成自然观光为主的森林公园和植物园;冶金业遗址多位于城市边缘,具有完善的基础配套,人群也相对聚集,可发展成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创意产业园或主题博物馆等。同时,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整体配套的观光体系,系统开发当地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强调资源共享,通过打造层级合理、特点突出、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平台,促进工业文化遗址活化再生的持久性发展。

2.5 工业遗址开发与地域文化差异结合的原则

工业遗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与折射,更是古今文化交流的载体与媒介。目前针对工业遗迹的城市再生研究虽然理论丰富,但结合当地文化的城市再生改造研究不足,尤其是结合河北当地历史文化与工业发展及转型升级情况的研究不足。只有结合地域文化建设,突出本地遗址的独特性,避免“千址一面”,才能使城市再生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

2.6 遗址开发过程中的群众参与认同原则

工业遗址的开发不能一蹴而就,是长期且持续的过程,需避免“只建设不管理”的状况。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大众的普遍参与才是遗址修复最坚实的基础,人们可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自觉性与认同感。公众在承担工业遗址改造工作的同时,也应享受到工业遗址改造带来的益处,如增加就业机会及环境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3 城市再生框架下的工业遗址的开发策略

结合河北工业遗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现有工业遗迹文化的城市再生理论及实践研究,在当地政府政策框架下,以经济动力转型为目标,得出以下发展策略。

3.1 娱乐性、探险性钢铁生产游乐园策略

结合冶金业独特的生产过程,选取特定的观赏性生产流程进行游乐园式改造,让学生了解钢铁生产知识,开发具有交互性的娱乐项目。也可将河北省的冶金发展史配合生产场景进行模拟重现,给市民较强的直观代入感,融入古代英雄人物故事情节,加入“闯关探险”“城墙攀岩”等主题,建设集探险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园区,体现城市的再生魅力。

3.2 教育性钢铁主题文化公园策略

河北不仅拥有邯郸、保定、邺城等古都,更有赵云、郦道元、董仲舒等历史代表人物及“邯郸学步”“完璧归赵”“黄粱美梦”等诸多成语典故,该地域的遗址改造需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入钢铁元素,打造古都新名片。

重视工业文化展示与互动的灵活性,应“动”“静”结合,通过环境氛围、主题活动及历史人物故事演绎等,吸引市民参与展示及体验,增强民众归属感;在呈现的时间上应实现阶段性与持久性相结合,在既定主题框架基础上适时导入社会重要事件性活动,提升遗址园区的关注度与亲切度。

3.3 艺术性钢铁文化村落发展策略

遗址开发不仅局限于厂区内,还需将钢铁文化向周边村落辐射。在完善配套服务的基础上,对村落改造及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性指导,从规划到落地实施,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工业风格改造、艺术装置设计、结构框架色彩处理、夜间灯光配置等手段,配合村落多个“打卡”节点的整体文化植入安排,使工业艺术走进人们生活,建设具有钢铁艺术风格的艺术村,体现工业遗迹与城市再生结合的艺术性特征。

3.4 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策略

结合城市产业转型背景,基于钢铁企业现有厂区布局与良好的建筑结构,植入文创产业新功能,助推工业遗产开发,使其成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将地域燕赵文化融入城市再生战略中,使工业遗址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传承纽带,在突出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增加城市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4 结语

城市再生基于社会经济的升级转型,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支撑,如何完成工业遗址的自我救赎是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河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建设培育具有工业遗产背景的文化综合园区、特色文化空间及探索新型基地模式,符合河北省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发掘工业遗址的延续性与可能性,把工业遗产功能的有效转化作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这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阶段。

 

 

参考文献[1]钱华.工业企业搬迁污染场地的管理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3,25(6):89-91.

[2]张可嘉.工业遗迹的再生价值初探[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

[3]吕晓辉.浅析工业遗迹改造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影响[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

[4]王蕊.老工业居住区的“人·情·味”——以武汉市青山区“红房子”片区为例[J].设计,2014(6):55-56.

[5]贾静,宋力.修补城市的伤疤——对城市工业遗迹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与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05(5):9-14.

[6]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海文化产业区面临的困境与机遇[J].城市规划汇刊,2004(4):53-57,96.

[7]俞孔坚,庞伟.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王松华,袁艺,朱凯.海林市横道河子镇铁路工业遗产地景观设计思考[J].设计,2017(14):126-127.

[9]孙迟,杨悦.沈阳市工业景观设计方法分析与研究[J].设计,2016(19):82-83.

Exploration on “Activa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Sit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Hebei Province
1245 13 13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