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进口博览会功能提升工程——访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张俊杰

作者:刘笑楠 王文慧
单位:《建筑技艺》杂志(AT)
关键词:会展建筑 采访

 

AT:首届进博会及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 (上海) (以下简称国展中心) 举办, “四叶草”再次成为海内外会展业的聚焦点, 见证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国际贸易盛事。华建集团华东总院既承担了国展中心的原创设计任务, 又是本次升级改造的设计总包方, 请您谈谈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和我院在项目中的角色?

张俊杰:国展中心由华建集团华东总院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并在2014年建成运营。建筑由展览场馆、商业中心、办公楼、酒店四部分构成, 以双层场馆为主, 拥有4个独立单元, 通过8m及16m标高的人行及车行会展大道将其联成一体。场馆的建筑面积达147万m2, 是目前世界上已经投入使用的最大单体会展建筑。

AT:项目整体提升设计追求怎样的特色?如何体现“国际化”和“海派文化”的先进设计理念?

张俊杰:国展中心承载了2018年国家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的双重光环, 规模和重要性远超以往峰会。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上海文化、江南特色、中国元素、国际气派”的十六字方针和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的要求, 此次设计着重体现“大国风范, 海派韵味”的整体格调, 运用简洁又不失细节的设计语言, 将中国元素与江南水乡的特色相融合, 完美呈现了隆重、热烈、喜庆、开放、美好的设计理念。

为实现上述设计理念, 以大自然美好的四季景象作为本次功能提升改造的总设计构思, 从而将原象征着结交四方、吉祥幸运、祈福世界的美好意愿与“四叶草”的建筑意象向巧妙融合在一起。在外立面柱廊间设置轻巧的竖向穿孔格栅片, 四片四叶草立面的竖向格栅片对应四个季节的色彩并以幻彩艺术表现, 建筑四周498片格栅共168种色彩, 从而使对角直径长达800m的外观焕发了魅力与活力。南面主入口广场以秋季为主题, 以黄色花阵体现出金秋的丰收与缤纷色彩, 主入口门廊24根圆柱表面渐变穿孔、內透LED光, 体现二十四节气与节日气氛, 其光与色平时也能随四季歌的音乐变幻。

南广场通过花海、水景及一组8根龙泉青瓷甁形象的花柱寓意江南水乡美景。南广场的花柱饰以牡丹、玉兰、梅花等八种中国代表性的花饰。花柱、进博会吉祥物、主会场与平行论坛室内的庑殿顶轮廓、祥云地毯共同彰显了中国元素。会议中心外部形态也神似白玉兰花的抽象图案, 线条优雅舒展。整体的设计风格现代、柔和、精致、轻盈, 体现出江南元素与海派建筑的韵味。

1 远望国展中心

1 远望国展中心

 

AT:大规模改造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完成仅用了200天左右的时间, 场馆以及环境改造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如何体现作为总设计方的总控、总协调作用, 怎样实现高度“集约”的设计宗旨?

张俊杰:由于项目时间的限制, 高度集约的设计与建设就成为一种必然。面对200天的设计和施工周期, 项目团队一边深化研究方案, 一边同步对已经落定的方案内容开展施工图设计, 并通过协同上下游生产制作及施工企业, 进行紧密的周期排布, 确保了项目在极短的时间内按时交付。在此过程中, 我们的总控、调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清晰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责任分工, 保证整体管理有序地推进。针对此次项目进度紧、子项多、接口复杂的特点, 我院会同集团环境院及建设咨询公司并肩作战, 设立跨专业的现场服务团队, 实现集中办公、协同作战, 与政府部门、现场施工、监理验收、运营管理等单位保持零距离无缝对接。在设计概念阶段, 我们将后续施工、采购、验收等各个环节纳入方案考虑, 每个环节相互搭接, 以实现高效、紧凑的团队合作。现场服务团队定期召开设计与施工对接会, 有效解决“问题梳理不清、措施有效性不高、问题处理及时性不够”等情况, 借助现场巡视确保设计的实现度, 从而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2) 采用工厂化制作、现场装配的工业化建造方式, 保证此次功能提升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如整体钢骨架在工厂完成预制后, 再进入现场进行螺栓组装。除标准产品外, 国展中心部分具有突出艺术效果的装置构件采用了工业化的制造理念与三维工艺设计及安装, 达到产品质量和生成周期的全过程绿色化目标。三维设计、加工、施工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让整个项目得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完工。

在提升工程实施期间, 国展中心其他场馆仍然正常运营。为减少对其他展览活动的干扰, 保证市民的便捷性, 在项目初期我们就通过项目施工范围的合理排布, 保证会展运营与项目建设可以同时进行, 最大限度实现了便民的目标。

AT:在您看来, 未来会展建筑将与城市区域发展有着怎样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华建集团华东总院在会展项目领域有着怎样的理念和发展?

张俊杰:会展行业作为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产业, 不仅能促进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往来、文化技术交流, 还能促进所在城市的整体进步。以此次进口博览会为例, 如果将会展比喻为市集, 进博会可以理解为在中国举办的一次国际经贸市集, 交易的参与方、内容、规模、方式、物力、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首屈一指, 它的举办不仅加强了中国与全球贸易的融合度, 也通过其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带动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可以说会展行业对城市及区域的形象树立、经济推动都有着积极意义。

中国会展业的高速发展也对会展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商务、金融、贸易、消费、物流等多个产业的需要, 商业、酒店、住宿、办公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也逐渐成为会展建筑的重要功能。我们将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 对许多会展建筑进行规模、功能、定位等方面的调整及提升, 这是一个动态及不断优化的过程, 正如此次国展中心整体形象的提升工作。

华建集团华东总院有一支各工种齐全、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会展设计及管理团队, 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地标性会展综合体项目。秉承会展经济与区域工作、生活、发展相结合的理念, 我们在设计时将会展项目跟所在区域的开发、更新结合在一起,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来, 我们完成了众多会展综合体作品, 如2014年5月亚信元首峰会在我院原创设计的上海世博中心内举行, 我们承担的主会场提升设计确保了会议的成功举办;2018年9月, 我院经过两年多精心设计的南宁东盟博览会商务综合体在东盟峰会期间已部分投入使用, 并成为南宁的城市新地标;我院最近原创中标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 其他会展场馆和国际综合性活动场所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设计之中。

 

Function Improvement Project of National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Shanghai) in Import Expo 2018
LIU Xiaonan WANG Wenhui
1220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