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指数——智能建筑的综合评价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智能建筑”的定义, 引入智能建筑指数这一综合性的量化指标, 介绍构成智能建筑指数的十大模块, 并与现有国家规范中相应的内容做比较, 希望在此基础上, 突破智能建筑局限于高科技系统的理念, 将智能建筑的含义扩展到设计、施工、管理和成本效益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指数 评级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1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限时优惠福利:领取VIP会员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参考文献[1] 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
[2] 《智能建筑指数手册》 (2005年1月第3版亚洲智能建筑学会香港)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EX MANUAL. (Version 3. 0, Jan 2005)
[3]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6 (Buildings Department Hong Kong) .
[4]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5] 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 JGJ 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7]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18年版)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8
[8]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9] 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10]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1]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2] DB11/T 825-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2016.
[2] 《智能建筑指数手册》 (2005年1月第3版亚洲智能建筑学会香港)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EX MANUAL. (Version 3. 0, Jan 2005)
[3]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16 (Buildings Department Hong Kong) .
[4] 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5] 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 JGJ 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7]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18年版)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8
[8]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9] 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10]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1]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2] DB11/T 825-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2016.
1630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