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应用分析
1 工程概况
广元万达广场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万源新区, 北至滨河南路, 东侧、南侧和西侧邻近规划道路, 建筑面积约62.7万m2, 集住宅、SOHO公寓、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及步行街于一体, 地上最高32层、地下2层。已建的7栋塔楼均采用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 (见图1) , 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大大降低了能耗。
2 建筑垃圾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优点
本系统克服了传统塔楼内垃圾清理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缺点, 解决了清理垃圾的技术问题。与传统的人工清扫、转运相比,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通过对比,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回收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
2) 机械化程度更高, 减少扬尘污染, 更加绿色、环保。

图1绿色运输通道楼层Fig.1 The floor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3) 该技术充分利用建筑楼面预留洞口, 使用废旧模板、紧固件等形成竖向运渣通道, 装置合理实用, 实现了建筑垃圾收集、清理、转运、破碎、回收一体化, 减少了建筑扬尘。
4) 该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安拆简单, 可重复用于多栋塔楼建筑物内的垃圾清理。
3 技术原理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包括运输通道、通过破碎机料管与运输通道连接的破碎机、通过出料通道与破碎机连接的储蓄池以及位于破碎机两侧的喷淋设备,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沿建筑的竖直方向设置。运输通道在每层楼均开有进料口, 竖直固定在室内烟道预留口处, 通过角钢、T形钢及螺栓与室内烟道预留口周围的剪力墙固定连接。该运输通道由上而下连通至建筑底层, 通过波纹管与破碎机进料管连接;破碎机进料管为弧形, 对应运输通道的弧形底部上连接有橡胶垫。建筑渣土通道与进料管采用硅胶布软连接, 硅胶布为波浪形;破碎机进料管的各管段间通过法兰连接, 并涂有螺纹胶粘剂, 如图2所示。
4 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流程
竖向通道选择→搭设准备→运输通道搭设→建筑渣土破碎及分类→建筑渣土清理及疏通措施→建筑渣土回收利用→通道拆除。
4.2 操作要点
4.2.1 竖向通道选择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搭设前需要选择竖向运输通道洞口, 竖向洞口从1层至建筑顶层须连续贯通, 建筑塔楼中, 如预留烟道口、通风口等, 洞口的尺寸选择也尤为重要, 洞口过大搭设存在安全隐患, 洞口过小搭设的运输通道也就越小, 容易造成通道堵塞, 影响使用功能;在选择洞口时, 根据建筑物洞口四周情况, 宜尽量选择两侧有剪力墙的洞口, 可以减少通道搭设成本;为确保通道稳定性, 洞口四周至少需要一侧有墙体;因此, 洞口尺寸最小≥400mm×400mm, 最大≤800mm×800mm。
4.2.2 搭设准备
1) 搭设前技术准备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搭设前, 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通过书面形式向搭设人员进行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求的技术交底。
2) 搭设材料准备 通道搭设前, 应提前准备好搭设所需的模板、角钢、T形钢、膨胀螺栓、钢板、减振片、压缩弹簧、合页、橡胶片、法兰以及加固应用的钢管。
3) 搭设机械准备 由于运输通道搭设应用的材料是废旧模板, 不易拼接, 运输通道搭设前, 提前准备好小型切割锯以及钻孔机。
4.2.3 运输通道搭设
4.2.3. 1 运输通道尺寸确定
根据建筑塔楼预留洞口的大小, 选择合适的洞口作为运输通道口, 通道口尺寸控制在400~800mm, 如图3所示。
4.2.3. 2 运输通道封闭模板设计
根据运输通道的尺寸大小, 切割封闭模板, 并对切割好的通道封闭模板进行编号, 保证封闭模板拼接质量, 方便搭设人员搭设。
4.2.3. 3 角钢及T形钢设计
根据运输通道尺寸, 对角钢及T形钢进行加工设计, 在角钢上每隔1 500mm钻取螺栓孔洞, 孔洞大小根据螺栓直径钻取。
4.2.3. 4 运输通道搭设
1) 第1步 在运输通道洞口有剪力墙或砖墙一侧, 根据角钢及T形钢上的孔洞, 在剪力墙或砖墙上钻洞, 竖向每隔1 500mm钻取1个。
2) 第2步 将主龙骨角钢及T形钢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剪力墙或砖墙上, 同时安装剪力墙或砖墙一侧的运输通道封闭模板。
3) 第3步 将3mm厚钢板安装在已安装的封闭模板上, 安装钢板主要保护通道内侧封闭模板。建筑垃圾在运输通道下落过程中, 容易造成通道封闭模板损坏, 将钢板安装在封闭模板内侧, 对模板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4所示。
4) 第4步 安装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两侧竖向模板及钢板, 做法同前3步。
5) 第5步 在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左、右两侧通道内侧安装压缩弹簧及减振片。压缩弹簧的型号为3×20D1×80, 按照GB/T2089—2009《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尺寸及参数 (两端圈并紧磨平或制扁) 》, 减振片采用4mm厚钢板制作。压缩弹簧及减振片在建筑渣土下落过程中起缓冲作用, 减振片每隔1 500mm交叉设置, 采用合页焊接固定在运输通道内钢板上, 如图5所示。
6) 第6步 安装进料口一侧模板, 进料口每层楼均设置, 进料口宽≥300mm, 最大≤600mm, 高度控制在350~600mm, 为防止建筑垃圾下落过程中的扬尘飞出进料口, 进料口采用活动式模板进行封闭, 封闭模板大小同进料口尺寸大小, 采用合页固定, 合页型号为:101.6mm×76.2mm×2mm, 如图6, 7所示。
7) 第7步 楼层竖向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搭设完毕后, 修建底层储蓄池及破碎机安装平台, 现场根据运输通道落口位置搭设相应面积的加工棚, 加工棚两侧地面布置喷淋设备, 进行洒水, 达到减尘效果。提前做好破碎机基础, 其大小随选用的破碎机大小而定, 每边均超出破碎机边缘250mm左右, 中间部分有向下的凹口, 用于出料, 破碎机进场后放置于加工棚内的基础上, 连通水、电设备后, 即可投入使用。破碎机为市场采购的现有产品,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
8) 第8步 波纹管连接建筑渣土通道处, 采用48×3.5钢管支撑架进行加固, 支撑架横竖向搭设3排, 扫地杆离地面200mm, 水平杆步距1 500mm, 第3步水平杆步距根据波纹管高度而定, 但≤1 500mm, 波纹管与支撑架连接固定, 如图8, 9所示。
9) 第9步 整个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从搭设准备到系统形成需要一周的时间,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形成后, 在清理建筑垃圾过程中, 需要将建筑垃圾分类后再进行下卸; (2) 禁止将钢筋、模板、木方、塑料往建筑垃圾绿色通道内下放; (3) 通道搭设完成后, 需要封闭顶层通道口, 防止雨水从通道顶口降入通道内及扬尘飞出通道顶口, 造成空气污染等; (4) 使用过程中, 发现通道堵塞时, 禁止再往通道内倒入建筑渣土, 待疏通通道后, 再进行使用; (5) 在每层进料口上方粘贴非建筑渣土清理人员禁止打开进料口的标识。
4.2.4 建筑渣土破碎及分类
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搭设完成后, 在楼层清理建筑渣土时, 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堆放, 可回收建筑渣土通过运输通道运输至底层, 通过破碎机粉碎后, 分类储存在储蓄池里;不可回收垃圾通过绿色运输通道至底层后, 转运至垃圾池。
4.2.5 建筑渣土清理及疏通
1) 建筑渣土清理
通过清理建筑物楼层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时遗留的混凝土块、废弃砖头、落地灰等建筑渣土, 对清理的建筑渣土进行分类后, 将较大的建筑渣土破碎至<30cm直径后, 再通过建筑垃圾运输通道进料口运输至底层料仓进行破碎。建筑渣土通道在清理过程中, 严禁无关人员靠近。由专人负责清理运输通道, 不能同时清理多层, 要逐层清理。
2) 疏通措施
建筑渣土在下落过程中, 若造成运输通道堵塞, 清理人员暂不要往运输通道进料口放建筑渣土, 应逐一排查楼层堵塞位置, 查明堵塞情况后, 在堵塞楼层上方的进料口处使用疏通棒进行疏通, 疏通人员严禁将手和头伸入进料口通道内。若疏通棒无法疏通, 拆除建筑渣土堵塞部位的封闭模板, 待建筑渣土疏通后及时进行恢复。
4.2.6 建筑渣土回收利用
通过破碎机破碎的建筑渣土, 如落地灰、混凝土块、砖块等, 可用于需要回填的地下室顶板及有降板需要回填的房间中, 或重新加工制成轻质隔墙砖等。
4.2.7 通道安拆时间
1) 安装时间
通道搭设安装时间在主体结构完工、二次结构砌筑及抹灰完成后, 搭设需要一周时间。
2) 拆除时间
建筑物中清理完建筑渣土后, 及时将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从上往下拆除, 整个通道拆除需要2d。
5 结语
广元万达广场项目中的7栋高层建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 建筑垃圾回收率达50%, 共计节约成本21.23万元。建筑垃圾绿色运输通道及回收系统符合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的要求, 避免了建筑垃圾清理过程中大量的扬尘和噪声危害, 保证了楼层内部的整洁度, 满足绿色施工标准,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同时提高了机械使用效率, 节省了建筑垃圾清理所消耗的大量措施费用, 创造了二次价值, 大大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聪, 张欣, 潘寒, 等.施工场地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技术思路分析研究[J].施工技术, 2016, 45 (22) :68-71.
[4]王慧明.海淀北部地区建筑垃圾就地处理技术与示范项目研究[J].建筑节能, 2016 (8) :84-88.
[5]聂梦强, 高笑娟.建筑垃圾混合料用于路基垫层的基本性能研究[J].施工技术, 2017, 46 (22) :51-54,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