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的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策略研究
1 引 言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文件鼓励工程咨询企业通过联合经营、并购或重组等方式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以来,全过程工程咨询便成为咨询行业的热点。全过程工程咨询可以通过三种组织模式开展,分别为单一委托、联合体委托和合作体委托模式,三种委托模式的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全过程工程咨询三种委托模式的对比分析可知,我国目前具备全过程工程咨询条件的单一体并不多,多数中小型企业更适合采用联合体模式或合作体模式承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但是,合作体模式的业务开展较为独立,业主方参与的管理工作较多,相比之下,联合体模式的优势较为显著,各咨询企业间能够实现资源互补,相互学习,促进各咨询企业转型升级等。然而,联合体模式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即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其选择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联合体模式运行的成败。由于全过程工程咨询还处于发展初期,其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尚不清晰。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整理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区分根本因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针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的选择提供相应策略。
2 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从技术能力考虑。
咨询企业选择以联合体模式承揽全过程工程咨询,多数是由于缺乏个别专业的技术能力,通过联合其他咨询企业能够为业主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咨询以及项目管理服务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技术能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展的重要保证,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着重考虑候选企业的专业咨询能力和核心技术资源。此外企业竞争是动态的过程,合作伙伴必须具有创新思维才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联合体合作伙伴还需要对服务质量负责,综合型技术人才是专业服务的保证。因此从技术能力考虑,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核心技术资源、专业咨询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2)从基础条件考虑。
基础条件是联合体合作伙伴执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任务的重要支撑,我国中小型咨询企业居多,基础条件较为薄弱,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内容复杂,为了保障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顺利开展,在选择联合体合作伙伴时还应重点考虑候选企业的基础条件。声誉较好的企业能够增加联合体合作伙伴间的信任,确保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任务能够按约定履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信息交流频繁,所配套的软硬件设备较多,信息化平台的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交流。企业成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应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动态发展,掌握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提高工程咨询的效率,从而对咨询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因此从基础条件考虑,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信息化程度、声誉、资质等级、合同履约率、成本、人员素质、办公设备配套情况。
(3)从管理能力考虑。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关键理念在于设计主导、整体集成,最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增值。联合体模式容易出现成员企业间各自为战的现象,故需要有效的管理手段减少各专业之间独立工作的壁垒,从而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使联合体形成目标统一的整体,因此管理能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形成的前提。合理且紧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企业在联合体组建时快速与其他合作伙伴整合为一体,并且应规范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规章制度,合理划分工作流程,保证联合体组织地有效运行。此外,联合体模式形成统一整体的难点在于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合作伙伴必须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和财务分配的能力,并确保咨询服务的质量,以延伸联合体的收益。因此从管理能力考虑,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为:组织结构设置、制度规范性、风险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
(4)从团队协作能力考虑。
全过程工程咨询涉及的专业服务比较宽泛,联合体合作伙伴由不同专业的咨询企业组成,为了有效地发挥联合体模式的核心优势,实现项目的增值,合作伙伴之间需要进行深度地融合与协同,因此团队协作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运行的关键。联合体合作伙伴间企业文化的契合能使合作伙伴间进行有效地沟通协作,并提高合作伙伴的执行力,从而正向影响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质量、成本及工期。类似项目经验丰富和定期进行全过程工咨询培训的企业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流程会更加熟悉,能够更好的将各专业的咨询服务衔接组合,进而会提高合作伙伴间的协作效率。因此从团队协作能力考虑,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训程度、文化兼容、类似项目经验、咨询服务组合模式。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的要素如图1所示,并归纳了23个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具体见表2。
3 影响因素的ISM模型构建与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ISM)是将所研究的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拓扑运算转换成一个结构层次分明的系统科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复杂系统以分析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关系。表2所示影响因素的维度与层面较多,因素间的内在逻辑模糊,因此借助ISM划分影响因素间的结构层次,明晰影响因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3.1 构建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A表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下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关联关系,A=[aij],邻接矩阵A的元素aij的定义见式(1)。

向从事工程咨询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咨询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发放影响因素关联关系问卷。当90%及以上的被访者认为因素i对因素j有影响时,该处aij的取值为1,反之aij的取值为0,如式(2)所示。由此,得到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A,见式(3)。

3.2 构建可达矩阵
由于因素之间能通过因果关系进行传递,构建可达矩阵M能够反映各因素间包括因果关系在内的连通程度。基于邻接矩阵A,运用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利用MATLAB软件可计算出可达矩阵R,见式(4)。

3.3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可达矩阵M可以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可达集R(Si)和先行集A(Si)。满足R(Si)∩A(Si)=R(Si)的影响因素处于同一层次,然后去除已划分的影响因素,依此类推便可将各影响因素按层次排布。得到层次排布后,利用有向弧从下至上表明相邻层级因素间的联系,根据需要补充必要的越级联系,从而构建多级递阶有向图。通过直接转换有向图,便可建立ISM模型,如图2所示。
3.4 ISM模型分析
由ISM模型可知,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系统是一个5级多层递阶模型,主要为3个层面。
(1)直接影响因素。
位于结构首层的因素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是候选企业能力的直观体现。表面看来,直接影响因素决定着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质量,但直接影响因素往往受更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声誉、合同履约率以及质量管理能力受专业咨询能力的直接影响,可见专业咨询能力作为技术能力的一部分影响着联合体的基础能力和管理能力。此外质量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一起受制度规范性的影响,只有规范了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履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依赖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完善程度高有助于企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企业吸取外界的信息越多,创新能力会越强。当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交流时,沟通双方的素质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从而影响联合体间合作的效率。类似项目经验受企业资质的影响,资质全面的企业能够开展的咨询业务更广泛,相应的能够积累更丰富的项目经验。
(2)间接影响因素。
位于结构中部2-3层的因素是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在直接因素与根本因素间起到传递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咨询能力受团队成员执行能力、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训程度、咨询服务组合模式的影响,其依赖的因素较多且均属于团队协作能力,因此为保障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的专业咨询能力,在合作伙伴选择时应确保企业的团队协作能力。以联合体模式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时,组织关系较为复杂,执行能力依赖于人员素质,人员素质会影响组织内工作任务上传下达的效率,从而影响企业员工的执行能力。此外,在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的初级阶段,进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培训十分必要,培训的力度受企业信息化程度以及办公设备配套情况的影响。
(3)根本影响因素。
根本影响因素位于结构底部,对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作用较强,但不易受其他因素的作用。信息化程度与办公配套设备是两个强关联因素,二者相互影响,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条件储备。专业技术人员属于企业核心技术资源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质等级以及人员素质,是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时最根本的因素。这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现状相吻合,即缺少专业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不足。因此,牵头企业应根据自身缺乏的技术和资源选择能够弥补自身短板的合作伙伴,从而提高联合体的核心竞争力,为更好地完成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提供重要保证。
4 基于ISM层级结构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上述ISM模型的分析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合作伙伴的选择分为两个层面,即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主动选择层面指能力较强的咨询企业作为牵头企业,主动选择候选咨询企业组成联合体,从而承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被动选择层面指不具备牵头能力的中小型咨询企业为了参与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要经过牵头企业的评审,只有被牵头企业选择,才能够成为联合体的一员。根据影响因素的3个层次,分别对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提出策略。
4.1 针对根本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从根本影响因素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和核心技术资源是深层次因素中的核心要素,能够促进信息化程度、资质等级、人员素质、办公设备配套情况等因素更好地实现。若联合体合作伙伴难以满足根本影响因素的要求,根据模型中因素的传递作用,余下17项因素也将难以满足,可初步认为该企业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本影响因素对联合体合作伙伴的选择起到筛选的作用,针对根本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如下:
主动选择层面:牵头企业对联合体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时,可以根据6个根本影响因素运用聚类分析等快速分类的方法审查候选企业是否具备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基本条件,有效筛除能力不足难以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企业,将符合基本条件的候选企业保留。针对根本影响因素对候选企业进行筛选,能够缩小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提高最终合作伙伴的优质性。
被动选择层面:当企业处于被动选择层面时,应首先考核企业自身是否满足根本影响因素的要求,如根本影响因素的满足程度较低,被牵头企业选择的概率将大大降低。为提高入围的概率,候选企业应针对根本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逐步改进:首先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企业增加新鲜动力,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拔企业内的优质成员,增强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对原有的核心技术资源加以保护并不断优化;其次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小组指导和培训企业员工的信息化技能,不断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注重信息化平台的阶段性升级。
4.2 针对间接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从间接影响因素来看,团队成员执行能力、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训程度、咨询服务组合模式最终都作用于专业咨询能力,表明专业咨询能力是合作伙伴选择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因为全过程工程咨询相较于传统咨询难度更大,对咨询企业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规范化的制度流程能够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使咨询服务更加流畅,提高服务质量。因此,间接影响因素的实现对联合体合作伙伴来说是咨询实力的优选,针对间接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如下:
主动选择层面:牵头企业以5个间接影响因素为维度,建立衡量企业咨询实力的指标体系,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TOPSIS、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对候选企业进行咨询实力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能够得到候选企业咨询实力的优劣排序,牵头企业可以根据优劣顺序依次与候选合作伙伴进行协商谈判,选择适合的合作伙伴。根据间接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咨询实力进行排序,有助于牵头企业选择到专业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
被动选择层面:牵头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会优先考虑咨询实力强的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候选企业应尝试业务的转型升级,拓宽企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畴,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小组,定期安排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培训,加强成员综合咨询能力的培养,提高企业内专业人员的执行力,全面提升企业的专业咨询能力;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程序,制定全过程工程咨询试行制度,并根据试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动态优化管理制度和程序。
4.3 针对直接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
直接影响因素主要为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范畴,是企业综合素质的直接表现,当合作伙伴的管理能力较强时,合作伙伴间的协同工作也会加强,联合体间的组织关系会更紧密,其合作效果将会接近全过程工程咨询一体化模式。因此,直接影响因素的实现对合作伙伴来说是一个整体的优化,针对直接影响因素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如下:
主动选择层面:为了使联合体内部的成员目标一致,合作更加紧密,牵头企业需要考察合作伙伴间的契合度,从整体出发优化合作伙伴的组合,根据直接影响因素,考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设置目标优化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确定合作伙伴的最优组合。根据直接影响因素对合作伙伴进行组合优化,能够有效减少联合体成员间各自为战、综合效益低下的现象。
被动选择层面:专业咨询能力能够保障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完成,但提高效益还需要联合体合作伙伴间的深度融合,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积极组织不同专业的人员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会,提高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力,其次增加团队活动开展的频率,积累开展团体活动的经验;提升组织管理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设置,尽量将组织结构设置扁平化,加快办公效率。
5 结 语
本文从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的特点出发,总结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合作伙伴选择的23个影响因素,通过ISM分析方法构建了5级多层递阶模型,梳理出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和相互联系。其中,核心技术资源、专业人员比例等为根本影响因素,专业咨询能力、制度规范性等为间接影响因素,创新能力、声誉等因素为直接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分别从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两个层面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模式提供合作伙伴的选择策略,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后续的开展提供参考。
[2]王伟,王平.招标文件编制不应忽视联合体投标响应[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9-11-05.
[3]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胡沙沙.基于灰色关联-GA模型的装配式住宅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5]颜红艳,张飞涟,王燕,等.Partnering项目合作伙伴选择的群组决策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2):119-122.
[6]殷琨.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6(9):97-100.
[7]甘雨晴.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工程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8]曹桢.A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9]刘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