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的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尤完 刘学之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绿色建造产业链上协同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归纳出关键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划分影响因素层次,并对各层次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造 解释结构模型 产业链协同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尤完,男,生于1962年,江苏盐城人,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绿色建造与循环经济。; 刘学之,男,生于1992年,辽宁凌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绿色建造。
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绿色建造过程建筑垃圾自销解原理及资源化技术集成模型研究”(UDC2017033122)

绿色建造是指在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全过程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最大效度的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建设生产活动。通过文献整理,得出绿色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从各个层面来看,绿色建造的出现和发展对目前建筑行业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都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已逐步从传统的节点企业的竞争逐步向产业链的竞争转化,因此,对产业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协同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体制政策、以及相关企业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等的客观限制,目前建造产业链不协同问题已经显露,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只限于提出不协同产生的问题并给出对策,未从根源上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总承包企业为绿色建造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结合文献分析整理不协同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协同策略。

1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分析

从业主方角度考虑。业主方是绿色建造的责任主体,也是绿色建造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业主方在项目策划阶段必须明确绿色建造目标,并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主导优势,发挥综合治理作用,使绿色建造目标有效落实。其中关键问题是合同形式的选择及条款设定,必须在充分考虑各参与方利益的基础上,使项目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利益一致,从而推动各节点企业自发协同,有效分摊绿色建造项目风险。因此从业主方角度考虑,影响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影响因素为:业主方绿色建造目标,业主方综合治理能力,业主方与其他方的合同条款,业主方投资支付能力,业主方信誉。

从承包商角度考虑。本文考虑的承包商为项目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纵向一体化形式,这种形式在目前工程承包建设中较为常见,便于讨论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承包商作为绿色建造的主要执行者,是绿色建造是否能顺利开展的核心企业,也是达到企业间沟通协调的中心节点,承包商在建造过程中既要考虑业主需求,又要与设计、监理、材料供应商保持持久的沟通协作,因此承包商的绿色施工目标、建造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将对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产生影响。

从设计单位角度考虑。设计过程是绿色建造实现的基础,设计图既要充分反映业主方绿色建造的诉求,也要考虑施工企业的建造技术水平,更要考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设计图的各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能够对沟通协调起到重要作用。从设计单位角度来看,影响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因素有:设计单位绿色设计目标、利益相关方参与程度。

从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考虑。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政府、业主方、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因此,监理单位的专业化程度和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对产业链协同产生影响。

从增量价值角度考虑。绿色建造产业链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协同的基础是绿色建造协同能够对各利益相关者效益产生正向作用,即存在增量价值且能够合理分配这种增量价值,否则,产业链协同较难实现。

从资源共享角度考虑。随着BIM、大数据、平台经济的发展,资源(信息、人员、物资设备等)利用效率往往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享联盟的建立,对于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等都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从资源共享角度产业链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信息资源共享程度,物资设备共享方式。

从外部环境影响考虑。外部的绿色建造大环境是各节点企业间协同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推动力,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绿色建造标准要求,绿色建造扶持政策,绿色技术创新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归纳整理19个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2

2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内在关系分析

2.1 建立邻接矩阵

由于邻接矩阵与有向图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可以用邻接矩阵A来表示绿色建造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邻接矩阵A=[aij](i,j=1,2,…,19),当且仅当SiSj有影响时,aij=1;在其他任何情况下,aij=0

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的邻接矩阵(图1),S1S19为表2所列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影响因素。

2.2 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求解

Matlab软件对于ISM模型的一般求解和优化求解方式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不再赘述,运用Matlab软件解得可达矩阵M(图2)以及影响因素的层级分配(图3)。

ISM关系理论可知,层级结构可大体划分为根源层、中间层和表象层。本模型中,第一级的因素属于表象层,包括业主方绿色建造目标等10个因素;第二级的因素属于中间层,包括业主方信誉等6个因素;第三、四级因素属于根源层,为利益相关方参与程度等3个因素。

3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对策

3.1 根源层影响因素对策

表1 绿色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   

表1 绿色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

针对根源层影响因素,改革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加强信息交流。从模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利益相关方参与程度是造成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为何近年来许多学者引进国外IPD项目管理模式,因为这种项目管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利益主体前期沟通协调,尤其是在绿色设计阶段,IPD模式可以很好地确保设计阶段各利益主体协同设计,为后期建造过程沟通协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层级分配

3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层级分配

 

表2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   

表2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

针对业主方与各利益主体合同签署和各利益相关者信息共享问题这两条根源层影响因素,前者需要业主在合同签署阶段积极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并对市场绿色建造项目进行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磋商制定较为完善的合同条款,实现合理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摊,合同相关条款设定是日后利益相关者协同的关键基础。针对后者,信息共享可通过BIM等软件得以实现,近年来政府、企业以及众多学者都在对BIM的开发应用进行积极尝试,业内对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这对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图1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邻接矩阵

图1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邻接矩阵

 

图2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可达矩阵

图2 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影响因素可达矩阵

 

3.2 中间层影响因素对策

针对中间层影响因素,优选专业化团队,提高各利益主体的专业化程度。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各利益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也包括业主信誉和物资设备共享方式。因此,业主在招标阶段应综合考虑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内部架构、绿色建造经验等综合因素,避免低价中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各利益主体组织内管理,只有做到组织内部合理分工,有序管理,才能实现产业链上企业间的有效沟通,进而达到产业链协同。

对于业主信誉的提高,需要通过按时支付工程价款、妥善解决设计、施工问题等方式实现。而物资设备共享问题,如闲置厂房、设备的共享,可以通过建立共享联盟、业主提供共享担保等方式进行实现,通过合理的共享机制设置,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各方成本,也可以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协同效率。

3.3 表象层影响因素对策

针对表象层影响因素,提高各方建造标准,加强政府约束和扶持力度。表象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业主和其他相关者的绿色建造目标,以及绿色建造的协同效益、政府的相关约束和扶持政策。从专家打分的矩阵关系可以看出,其他利益主体的绿色建造目标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业主绿色建造目标的影响,但其他相关者绿色建造的目标和业主目标是否能达到有效的和谐统一,与利益主体各自的协同价值、绿色建造价值息息相关,因此应该从政府层面积极考虑产业链上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鼓励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建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绿色建造产业链利益主体的自发协同。

4 结 语

本文对于绿色建造产业链的协同研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总结出19条绿色建造产业链协同的影响因素,运用ISM分析方法建立模型,结合Matlab软件计算分析,梳理出各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并依据根源层、中间层、表象层因素,给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高绿色建造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参考文献[1] 肖绪文,冯大阔.基于绿色建造的施工现场装配化思考[J].施工技术,2016(4):1-4.
[2] 肖绪文,冯大阔.国内外绿色建造推进现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5(2):7-11.
[3] 金汐,魏景姝.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产业链研究[J].住宅产业.2012(9):14-17
[4] 菅卿珍.绿色建筑产业链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城建大学,2014.
[5] 郭峰,高冬梅.建设项目协调管理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27-31.
[6] 丁小军,陈波,王佐.国际土建工程施工协同设计[J].中外公路,2009(4):417-420.
[7] Karkanias C,Boemi S N,Papadopoulos A M,etal.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Hellenic building sector:An assessment of the restriction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market[J].Energy Policy,2010(6):2776-2784.
[8] 杨伟丽.基于ISM有向图的求可达矩阵的简洁算法[D].厦门:厦门大学,2007.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ree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 Synergy Based on ISM
YOU Wan LIU Xuezh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synergetic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ee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hain,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es the key influence factors,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e factors by means of the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model(ISM),divides the influence factor level,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aiming 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t all levels.
Keywords: green construction; ISM; industrial chain synergy; influencing factor
993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