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空间治理的居民通勤特征分析与规划响应
摘要:因职住空间错位产生的通勤困境是城市空间治理的重大挑战。面对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及持续快速城镇化冲击,北京市职住空间正呈现进一步分离化、错位化的发展态势,直接激化以通勤交通为源头的诸多社会矛盾。选取大兴区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部门访谈、大数据分析、文献检索等方式,分析轨道交通沿线客流特征与沿线功能组团的用地特征,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力争寻找平衡有效的总体规划策略及具体调控方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空间治理通勤特征职住失衡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20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限时优惠福利:领取VIP会员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全年期刊、VIP视频免费!
参考文献[1] 孟斌,于慧丽,郑丽敏.北京大型居住区居民通勤行为对比研究——以望京居住区和天通苑居住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11):2069-2079.
[2] 赵虎,李迎成,倪剑波.特大城市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规划刍议——基于职住平衡调控有效空间载体的视角[J].城市规划,2015,39(1):35-40.
[3] 申悦,柴彦威.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6):750-756.
[4] 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2014(6):61-67.
[2] 赵虎,李迎成,倪剑波.特大城市快速公共客运走廊地区规划刍议——基于职住平衡调控有效空间载体的视角[J].城市规划,2015,39(1):35-40.
[3] 申悦,柴彦威.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6):750-756.
[4] 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2014(6):61-67.
Analysis of Residents' Commu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ning Response Oriented to Spatial Governance
679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