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滤系统的除污染效能及膜污染控制中试研究

作者:徐凯 杨艳玲 于海宽 李星 梁恒 李圭白 纪洪杰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东营市自来水公司
摘要: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滤系统, 利用运行膜组产水作为反冲洗膜组供水, 取消了反冲洗水泵及反冲洗水箱, 简化了超滤反冲洗系统;研究了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等强化水力反冲洗措施的膜污染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膜通量条件下新型超滤中试系统具有极佳的除浊效能, 对CODMn、DOC和UV254等有机物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提高膜通量可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增加, 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加快, 不可逆膜污染程度更加严重。腐殖酸类物质造成的是可逆膜污染, 可通过常规水力反冲洗进行有效控制;蛋白质类有机物是造成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采用NaCl反冲洗或NaClO反冲洗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蛋白质类有机物造成的不可逆膜污染, NaClO反冲洗可更有效地洗脱大分子溶解性蛋白质类物质。与常规反冲洗相比, 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可以更有效地洗脱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和大于100 000的DOC。
关键词:新型超滤系统 强化反冲洗 除污染效能 膜污染控制 中试研究

 

近年来, 以超滤为核心的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已经成为给水处理工艺中重要的净化单元。内压式超滤系统一般由膜组件、加压泵、反冲洗泵、反冲洗水箱等组成, 需要构建复杂的反冲洗装置和控制系统, 以满足超滤系统的过滤和反冲洗需求。内压式超滤系统存在组成部件多、运行和控制过程复杂等问题, 辅助装置和控制系统占了大部分, 超滤膜成本仅占超滤系统的1/3左右[1]。如何简化超滤系统、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膜污染是超滤系统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会显著影响超滤的过滤周期、反冲洗时间、化学清洗频率等主要运行指标, 延长过滤周期、降低化学清洗频率是优化超滤系统运行和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 超滤系统的水力反冲洗多采用超滤出水作为反冲洗水, 仅起到了水力冲洗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如果反冲洗水中含有Na+则能够缓解腐殖酸或海藻酸钠形成的膜污染[2], 此外在反冲洗水中加入NaClO也可有效缓解膜污染[3], 这些措施可显著延长超滤膜的过滤周期, 减少化学清洗频率, 有效降低超滤系统的运行成本。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超滤系统, 简化了反冲洗装置, 研究了新型超滤系统的除污染效果, 评价了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并与常规水力反冲洗进行了对比。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用水及材料

试验研究在山东某给水厂内开展, 水厂原水为引黄水库水, 超滤中试装置的进水为水厂的沉后水, 试验期间沉后水浊度为1.37~2.74NTU, CODMn为1.60~2.08 mg/L, UV254为0.023~0.034cm-1, DOC为2.37~2.68mg/L。

试验用膜材料为内压式PVC中空纤维超滤膜, 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50 000, 每个膜柱的有效膜面积为40m2

1.2 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

中试装置主要包括超滤系统和加药系统。超滤系统采用3组内压式膜柱并联运行方式, 恒流量进水。进水经过水泵输送至3组膜柱, 采用阀门调节膜柱进水流量。水力反冲洗时采用单一膜柱反洗, 反冲洗水依靠另2组膜柱的产水提供, 2组膜柱总产水流量大于反洗水量, 既可满足反冲洗所需流量, 又可保证超滤系统连续产水, 保证了超滤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加药管安装在每组膜柱的出水管前端, 加药系统与反冲洗系统同步运行。

试验采用死端恒流内压式过滤, 运行周期为120min, 其中反冲洗时长2min;试验采用的膜通量为40~90L/ (m2·h) , 反冲洗通量为60L/ (m2·h) , 反冲洗自用水量为80L/次, 产水率为97.6%~98.9%。反冲洗时向反洗水中投加100mg/L NaCl或者25mg/L NaClO。

中试装置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浊度采用哈希公司HACH2100N浊度仪测定, UV254采用普析通用仪器公司UV754N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DOC值由日本岛津公司TOC-L总碳分析仪测定, CODMn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 三维荧光光谱 (EEM) 采用日立公司F-7000型荧光光谱仪测定, 分子质量分布采用超滤膜法测定。测定UV254和DOC时, 水样先经过0.45μm滤膜过滤。

图1 中试装置工艺流程

图1 中试装置工艺流程

Fig.1 Process flow diagram of the pilot plant

2 结果与讨论

2.1 超滤系统的除污染效能

2.1.1 浊度去除效果

由图2可知, 试验期间超滤系统的进水浊度平均值为1.81NTU。在40L/ (m2·h) 、60L/ (m2·h) 、90L/ (m2·h) 膜通量条件下, 超滤出水浊度均在0.046~0.096 NTU, 平均值分别为0.078 NTU、0.074 NTU、0.075 NTU,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69%、95.91%、95.86%。可以看到, 不同膜通量下的超滤出水浊度均低于0.1NTU。水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粒径通常在2~10μm[4], 极低的超滤出水浊度也充分保障了颗粒物和微生物的高效去除, 试验期间超滤出水未检出细菌总数与总大肠杆菌群。

图2 不同膜通量下的浊度去除效果对比

图2 不同膜通量下的浊度去除效果对比

Fig.2 Comparison of turbidity removal effect in different membrance flux

2.1.2 有机物去除效果

由图3可知, 试验期间超滤系统的进水CODMn为1.60~2.08 mg/L, 平均值1.79 mg/L。在40L/ (m2·h) 、60L/ (m2·h) 、90L/ (m2·h) 通量条件下, 超滤出水CODMn在0.80~1.68mg/L范围, 平均值分别为1.28mg/L、1.25mg/L、1.24mg/L, 平均去除率为28.5%、30.2%、31.3%。可见超滤膜的CODMn去除效果比较显著, 这可能是因为超滤膜对非溶解性有机物、溶解性的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及胶体等的有效截留有关[5]。从图3可以看出, 随着膜通量的增加, 超滤出水的CODMn值基本没有差异, CODMn值平均去除率呈略微的增加趋势, 这可能与超滤的膜污染程度有关;已有的研究表明, 运行压力越高, 滤饼堵塞污染就越严重, 对有机物截留去除效率也有一定的提高[6]

图3 不同膜通量下的CODMn去除效果对比

图3 不同膜通量下的CODMn去除效果对比

Fig.3 Comparison of CODMnremoval effect in different membrance flux

由图4可知, 试验期间超滤系统进水DOC为2.37~2.86 mg/L, 平均值为2.66 mg/L。在40L/ (m2·h) 、60L/ (m2·h) 、90L/ (m2·h) 膜通量条件下, 超滤出水DOC在2.11~2.63mg/L, 平均值分别为2.44mg/L、2.39mg/L、2.35mg/L,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0%、10.19%、11.32%。可见, 随着膜通量的增加, DOC的去除率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提高膜通量导致跨膜压差增加, 而超滤膜在高跨膜压差运行时, 膜表面上形成致密的滤饼层进一步截留有机物[6]

由图5可知, 试验期间超滤系统进水UV254平均值为0.030cm-1。在40L/ (m2·h) 、60L/ (m2·h) 、90L/ (m2·h) 膜通量条件下, 超滤出水UV254在0.019~0.029cm-1, 平均值分别为0.026cm-1、0.026cm-1、0.025 cm-1,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3.33%、13.33%、16.67%。可见, 与CODMn去除效果相比, 超滤的UV254去除率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UV254主要代表一些含有苯环、羧基与羧酸基等不饱和官能团的有机物, 超滤主要依靠截留作用去除污染物, 因此对较小分子质量的溶解性有机物截留效果较差[7]

图4 不同膜通量下的DOC去除效果对比

图4 不同膜通量下的DOC去除效果对比

Fig.4 Comparison of DOC removal effect in different membrance flux

图5 不同膜通量下的UV254去除效果对比

图5 不同膜通量下的UV254去除效果对比

Fig.5 Comparison of UV254removal effect in different membrance flux

2.2 不同反冲洗方式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2.2.1 常规水力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6为不同膜通量条件下采用常规水力反冲洗时的跨膜压差与膜比通量的变化趋势。在膜通量为40L/ (m2·h) 、60L/ (m2·h) 、90L/ (m2·h) 时, 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分别为1.24kPa/d、1.85kPa/d、2.73kPa/d;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分别为0.45 L/ (m2·h·kPa) 、0.52L/ (m2·h·kPa) 、0.59L/ (m2·h·kPa) 。由图7可以看出, 与40L/ (m2·h) 通量相比, 60L/ (m2·h) 和90L/ (m2·h) 的膜通量分别增加了0.5和1.25倍, 但膜污染的增加幅度分别为0.61倍和1.49倍, 大于膜通量的增加幅度。可见, 随着膜通量的提高, 跨膜压差的增长速率加快, 比通量下降速率加快。这可能是由于膜通量的增加, 使得膜表面截留了更多的污染物, 形成的滤饼层更厚、更致密, 而常规反冲洗不能有效缓解不可逆膜污染, 导致了膜污染程度更加严重。

图6 常规水力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6 常规水力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Fig.6 Membrance fouling control effect of conventional hydraulic backwash

2.2.2 NaCl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7为在反冲洗水中投加100mg/L NaCl时, 进行NaCl反冲洗的跨膜压差与膜比通量的变化趋势和膜污染控制效果。膜通量为40L/ (m2·h) 、60L/ (m2·h) 、90L/ (m2·h) 时, 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分别为1.08kPa/d、1.54kPa/d、2.59kPa/d;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分别为0.42L/ (m2·h·kPa) 、0.49L/ (m2·h·kPa) 、0.54L/ (m2·h·kPa) 。与40L/ (m2·h) 、60L/ (m2·h) 、90L/ (m2·h) 膜通量的常规反冲洗相比, NaCl反冲洗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分别降低了12.9%、16.8%、5.1%, 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分别减缓了6.7%、5.8%、8.5%。

图7 NaCl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7 NaCl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Fig.7 Membrance fouling control effect of backwash water with NaCl

可以看出, 尽管NaCl反冲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跨膜压差、提高膜通量, 但仍不能有效减轻膜污染。这可能是由于Na+主要依靠离子交换作用来减轻膜污染[2], 而引黄水库水中已经有较高含量的Na+[8], 离子交换效应已经接近饱和, 因此继续投加Na+无法明显改善水力反冲洗效果。

2.2.3 NaClO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8为在反冲洗水中投加20mg/L NaClO时, 进行NaClO反冲洗的跨膜压差与膜比通量的变化趋势和膜污染控制效果。膜通量为40L/ (m2·h) 、60L/ (m2·h) 、90L/ (m2·h) 时, 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分别为0.18kPa/d、0.43kPa/d、1.88kPa/d;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分别为0.09L/ (m2·h·kPa) 、0.14L/ (m2·h·kPa) 、0.26L/ (m2·h·kPa) 。与40L/ (m2·h) 、60L/ (m2·h) 、90L/ (m2·h) 膜通量的常规反冲洗相比, NaClO反冲洗可使跨膜压差增长速率分别降低85.5%、76.8%、31.1%, 膜比通量下降速率分别减缓80.0%、73.1%、55.9%。

图8 NaClO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图8 NaClO反冲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

Fig.8 Membrance fouling control effect of backwash water with NaClO

可见, NaClO反冲洗能有效的提高反冲洗效果、改善跨膜压差和膜比通量, 使膜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超滤系统可采用更长的过滤周期运行。这主要是由于NaClO反冲洗能够氧化或分解吸附在膜表面的污染物, 此外NaClO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阻止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9]

2.3 不同反冲洗方式的膜污染物控制效果

为进一步分析超滤膜的污染物质组成, 分别研究了常规反冲洗、NaCl反冲洗、NaClO反冲洗废水中的有机物特性, EEM和分子质量分布检测结果见图9和图10。

由图9可以看出, 常规反冲洗废水中主要含有溶解性蛋白质类 (T1区) 、色氨酸类 (T2区) 和络氨酸类蛋白质 (B区) 有机物, 也含有少量腐殖质类 (A区和C区) 有机物[10]。与常规反冲洗洗脱的膜污染物质相比, NaCl反冲洗废水中络氨酸类蛋白质、溶解性蛋白质类和色氨酸类蛋白质有机物含量分别增加了23.1%、26.9%和7.1%, 而腐殖质类有机物含量仅增加了1.0%和3.1%;NaClO反冲洗废水中络氨酸类蛋白质、溶解性蛋白质类和色氨酸类蛋白质有机物含量分别增加了74.1%、161.7%和31.6%, 而腐殖质类有机物含量仅增加了6.1%和7.3%。上述结果表明, 腐殖质类污染物是可逆污染物, 常规水力反冲洗即可有效去除;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均可不同程度地洗脱超滤膜截留的络氨酸芳香类、色氨酸类和溶解性蛋白质类有机物等不可逆污染物[11], 其中NaClO反冲洗的效果更加显著, 明显好于NaCl反冲洗。

由图10可以看出, 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废水中的DOC含量明显高于常规反冲洗废水的量, 比常规反冲洗增加了10.6%和29.2%, 可见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常规反冲洗的膜污染物洗脱效果。在各种水力反冲洗的废水中均呈现出类似的DOC分子质量分布特点, 即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和大于100 000的DOC组成, 其他分子质量分布的DOC含量明显少得多;其中常规反冲洗、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的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 000和>100 000的DOC含量分别为2.524 mg/L和0.505 mg/L、2.622 mg/L和0.662 mg/L、以及2.801mg/L和1.357mg/L。可以看到, 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的废水中<1 000和>100 000的DOC含量分别增加了3.1%和23.7%以及10.2%和168.7%。从试验结果中看到, 大于100 000的DOC含量增加幅度与溶解性蛋白质类有机物含量增加幅度接近, 可以认为NaClO反冲洗更有效地洗脱了大分子的溶解性蛋白质类物质。

图9 反冲洗废水的三维荧光特性

图9 反冲洗废水的三维荧光特性

Fig.9 Three-dimensional excitaion-emission matrix (EEM)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backwash waste water

图1 0 反冲洗废水中DOC分子质量分布特点

图1 0 反冲洗废水中DOC分子质量分布特点

Fig.10 DOC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backwash waste water

3 结论

(1) 构建了新型超滤系统, 采用3组内压式膜柱并联运行方式, 反冲洗时采用单一膜柱反洗, 反冲洗水依靠另2组膜柱的产水提供。2组膜柱总产水流量大于反洗水量, 既可满足反冲洗所需流量, 又可保证超滤系统连续产水, 简化了反冲洗工艺流程, 减少了反冲洗配套设施和装置, 降低了超滤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

(2) 新型超滤系统具有高效的除浊效果, 出水浊度始终保持0.1NTU以下, CODMn的去除效果可达28.5%~31.3%, DOC和UV254的去除效果为8.30%~11.32%和13.33%~16.67%。

(3) 腐殖酸类有机物是可逆膜污染, 可通过常规水力反冲洗有效洗脱;蛋白质类有机物是造成膜不可逆膜污染的主要原因;采用NaCl反冲洗或NaClO反冲洗均可不同程度缓解络氨酸类蛋白质、溶解性蛋白质类和色氨酸类蛋白质有机物造成的不可逆膜污染, 洗脱率分别增加了23.1%、26.9%和7.1%, 以及74.1%、161.7%和31.6%。

(4) 各种水力反冲洗废水中均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1 000和>100 000的DOC组成, 其他分子质量分布的DOC含量明显少得多;与常规反冲洗相比, NaCl反冲洗和NaClO反冲洗废水中<1 000和>100 000的DOC含量分别增加了3.1%和23.7%、10.2%和168.7%;NaClO反冲洗可更有效地洗脱大分子的溶解性蛋白质类物质。

 


 

 

参考文献[1]李圭白, 瞿芳术.城市饮水净化超滤水厂设计若干新思路[J].给水排水, 2015, 41 (1) :1-3.

[2]常海庆.反冲洗水化学组成对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影响[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张丹, 张新波, 王玉峰, 等.化学强化反冲洗对超滤组合工艺的膜特性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 2017, 33 (11) :68-71.

[4]唐小斌.臭氧-活性炭工艺处理山西地区引黄水库微污染水实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5]郭栋, 杨艳玲, 李星, 等.不同类型超滤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的效果对比[J].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11) :33-35.

[6]柳斌.超滤处理含藻水的藻源混合污染特性与工艺调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7]顾效纲.一体化混凝-超滤给水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8.

[8]杜红梅.炭砂滤池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2.

[9]Zondervan E, Roffel B.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leaning agents used for cleaning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fouled by surface water[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7, 304 (1-2) :40-49.

[10]Hudson N, Baker A, Reynolds D, et al.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natural, waste and polluted waters and mdash;a review[J].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10, 23 (6) :631-649.

[11]杨海燕, 邢加建, 王灿, 等.预处理对短流程超滤工艺不可逆膜污染影响的中试试验[J].环境科学, 2017, 38 (3) :1046-1053.
Pilot study on pollutant removal and control of membrane fouling of a novel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Xu Kai Yang Yanling Yu Haikuan Li Xing Liang Heng Li Guibai Ji Hongji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nviron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ngying Waterworks Company)
Abstract: A novel pilot-scale ultrafiltration system was conducted using effluent of operating membrane modulus as the water supply for backwash, which characterized with no backwashing pump and backwashing tank and simplified backwashing system.The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strategies of enhanced hydraulic backwash with the addition of NaCl and NaClO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s that an excellent turbidity removal can b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membrane flux, the organics indexed by CODMn, DOC and UV254 can be removed efficiently as well.The increased membrane flux causes an improved TMP growth rate, a declined rate of membrane specific flux, and more serious irreversible fouling as well.The reversible membrane fouling responsible for humic acids can be efficiently controlled by conventional hydraulic backwash.The irreversible membrane fouling caused by protein-like substance can be alleviated by novel hydraulic backwash with the addition of NaCl and NaClO.NaClO enhanced hydraulic backwash can remove macromolecular soluble protein substances more effectively.The organic fractionations of 1 kDa and larger than 100 kDa can be easily eluted by novel hydraulic backwash with the addition of NaCl and NaClO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ydraulic backwash.This research provid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systems and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Keywords: Novel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ystem; Chemically enhanced backwash; Pollutant removal;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Pilot study;
1130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