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围护变形过大事故原因分析及应急抢险处理

作者:张红喜 胡爱勇 唐科学 罗敏
单位: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上海市某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出现过大变形,在临时抢险处理后又进行了加强应急抢险处理。通过事故原因分析,总结了基坑开挖及应急抢险处理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基坑围护技术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监测结果表明,本次事故处理中所采取的加固手段与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坑围护结构变形事故应急抢险
作者简介:张红喜,高级工程师,E-mail:595127400@qq.com。
基金: -页码-:40-43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面积9 950m2,挖深3.75~5.70m,采用桩基础。其中地库基坑挖深5.70m,坑边承台挖深6.2m;主楼基坑挖深3.75m,坑边承台挖深4.25m。基坑安全等级三级,环境保护等级三级。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的地基土层有(1)1层、(1)2层、(2)层、(3)1层及(3)2层。其中(1)1层为松散填土,易坍塌;(1)2层为淤泥,开挖后难自稳;(3)1层为淤泥质粉质黏土,易发生蠕变;(3)2层为松散砂质粉土,有一定的透水性和富水性,在水头作用下易发生突涌。场地南部有一条东西向暗浜,缺失(2)层地基土。暗浜地段最大深度为3.4m,上部主要由夹碎石、砖块等物的黏性土组成,底部夹有淤泥及腐殖物,土质差。

  基坑北侧为1幢2层厂房;南侧为1幢3层办公楼;西侧围墙外为1条小河,到基坑围护边线最近处13.60m;东侧围墙外道路下有电力、燃气、上水地下管线。

  2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地库基坑采用双轴搅拌桩重力坝内插型钢或钢管+放坡支护,主楼基坑采用重力坝+局部放坡围护,7,9号主楼东南角采用工法桩+斜钢支撑围护。基坑支护及监测点布置如图1~3所示。报警指标如表1所示。

  图1 基坑支护平面

  图1 基坑支护平面 

   

  图2 基坑西侧中部围护剖面

  图2 基坑西侧中部围护剖面  

   

  图3 监测点布置

  图3 监测点布置  

   

    

  表1 报警值指标 

   

   

  表1 报警值指标

  表1 报警值指标

  3 施工概况

  3.1 施工工况

  基坑开挖在施工方案未编制未评审的情况下即开始施工。2015年12月5日—12月31日完成了桩基础及重力坝围护体的施工,2016年3月3日布置的15个真空降水井开始降水,降水深度6.5m。

  2016年3月14日—3月20日建设单位指挥施工了8口12m深的降水井,间隔8h抽水。

  3.2 基坑事故概述

  2016年3月18日,4台挖掘机同时自西北角向南紧贴重力坝开挖,未分层一次开挖到底且超挖0.5m。3月20日6:00,现场踏勘发现西南侧搅拌桩变截面处脱开约30mm,西侧围护体变形速率达到15mm/d,累计达到200mm,已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3月21日南侧围墙外路面出现宽约2mm的裂缝,到4月2日水平裂缝宽度已增大到10mm。此处距离已开挖区域超过30m,距离深井降水点约9m。

  3.3 事故原因分析

  3.3.1 基坑西侧事故原因分析1)水泥土挡墙施工质量较差

  1)水泥土挡墙施工质量较差

  设计要求水泥土挡墙成桩时,前后排桩内插9m长φ48×3.5@1 000钢管,且插入1.5m长φ14钢筋锚固在200mm厚压顶混凝土中。但在实际施工中,未按照设计要求插入钢管、钢筋或在压顶施工中挖土机将钢管及钢筋拔出,造成水泥土挡墙强度及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致在围护变形时,水泥土挡墙与围护压顶不能协同作用。

  2)土方开挖施工不合理

  为抢工期,在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未评审甚至未编制的情况下施工,而且开挖时多台挖机同时作业,紧贴重力坝体开挖,一次性开挖到底并超挖近0.5m,导致水泥土重力坝坝体承受的侧压应力持续加大,从而造成重力坝变截面处搅拌桩弯折与倾斜,地坪产生达200mm的沉降裂缝。

  3)信息化施工存在不足

  基坑西侧土方开挖时,未及时与监测单位取得联系,致使开挖出现险情后才紧急通知监测人员到场。

  3.3.2 基坑南侧事故原因分析

  3月14日—3月20日建设单位指挥施工了8口12m深的降水井,间隔8h抽水,其中2口距围墙外道路不足8m。初步判定此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较大引起的。

  4 抢险措施

  4.1 自行抢险措施

  发现险情后,项目部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指导基坑抢险工作。首先暂停开挖,封闭施工现场,将机械及材料撤至安全地点,禁止人员擅自进入施工现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建设单位为保证西侧临舍的安全,调用型钢作斜撑,将牛腿撑在工程桩上。现场充当牛腿的6根管桩全部断裂,实测被当作牛腿使用的管桩的低应变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充当牛腿的管桩低应变动测曲线

  图4 充当牛腿的管桩低应变动测曲线  

   

  4.2 专家论证后抢险措施

  4.2.1 基坑西侧应急措施

  3月22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变形还在继续增大,基坑西侧临舍地坪已受到严重破坏。专家勘查现场后提出了如下措施。

  1)立即拆掉斜撑,迅速回填事故段,回填宽度≥5m,回填长度与严重变形段相同。

  2)立即拆除临舍、移除变形影响范围内的树木,对围墙进行加固,加强对河堤、围墙及拉森钢板桩的监测,防止河水倒灌等危害的进一步发生。

  3)条件具备后在靠近围墙坝体外侧9.4m处由南到北打设1排细齿口拉森钢板桩,打入的拉森钢板桩长度约55m,既能控制变形,又可以起到止水作用;用黏土球对地面裂缝进行封堵;加强坑内降水。

  4)在拉森钢板桩和基坑之间按1∶1.8进行放坡卸土,放坡深度为3m,减轻重力坝的外侧压力。

  5)后续基坑开挖时,须保留西侧反压土(预留宽度不少于3倍单层开挖高度)。待其他区域底板完成后,再由北向南开挖。反压土区域开挖时调齐充分人力,争取最短时间内完成底板,减少变形,确保安全。

  6)加快施工进度,在最短时间内将基础底板浇筑完成,降低围护悬臂高度,对水泥土挡墙根部起到反撑作用,减小时空效应变形。

  7)为保证地基承载力,6根曾用作牛腿的断裂管桩用C35混凝土通长灌芯。

  4.2.2 基坑南侧围墙外道路裂缝应急措施

  1) 4月2日将降水泵位置上提,降水深度控制在6m以内。

  2)每天监测裂缝的变化,至4月22日,围墙外道路裂缝变形逐渐收敛,说明此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得较大引起的。

  4.2.3 围护设计措施

  围护设计处理措施如图5~8所示。

  图5 处理措施平面

  图5 处理措施平面 

   

  图6 B1剖面处理措施

  图6 B1剖面处理措施  

   

  图7 B2剖面处理措施

  图7 B2剖面处理措施  

   

  图8 B3剖面处理措施

  图8 B3剖面处理措施 

   

  4.2.4 抢险效果分析

  根据专家制定的抢险方案施工,4月16日监测数据显示基坑变形开始收敛。在随后几次较大降雨中,围护结构日变形量均未达到报警值,说明采取的加固措施是有效的。监测变化曲线如图9~12所示。

  图9 围护体顶水平位移特征变化曲线

  图9 围护体顶水平位移特征变化曲线  

   

  图1 0 围护体顶竖向位移特征变化曲线

  图1 0 围护体顶竖向位移特征变化曲线 

   

  图1 1 南侧围墙外道路裂缝变化曲线

  图1 1 南侧围墙外道路裂缝变化曲线  

   

  图1 2 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特征变化曲线

  图1 2 围护体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特征变化曲线 

   

  5 结语

  此次事故留下了深刻教训,遇到类似基坑工程,应做到如下几点。

  1)围护施工前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均要通过专家评审,决不能随意施工。

  2)水泥土搅拌桩挡墙作为基坑围护结构,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开挖时墙顶位移一般较大,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坑变形。开挖时因墙顶位移引起的地面裂缝应及时封堵,以防雨水渗入。

  4)土方开挖前应制订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土方开挖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及“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分段、留土护壁、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后应采取赶工措施,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减小时空效应。

  5)开挖过程中严禁开挖机械碰撞围护体及支撑体系。

  6)严格控制围护体外地面荷载,严禁将建筑材料直接堆放在基坑压顶上。

  7)要重视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做好降水、排水和防水工作。对浅基坑应慎用深井降水。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宜保持在基坑底以下0.5~1.0m,降水深度不宜超过基坑底下1m,降水过深会对周边环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灾害;另外,对水的处理不仅指地下水,也包括土层中滞水、地下管道渗漏水、地面无组织排水以及施工期间的雨水等。降水深度不能随意改变,应编制应急预案,并准备应急救援材料及设备。雨天应加强巡视,做好抢险准备。

  8)加强信息化施工。监测是基坑施工的哨塔,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1] 王琛,秦艳,刘洪啟,等.某基坑垮塌分析与处理[J].施工技术,2019,48(7):18-20.
[2] 江建红,崔江余.海口某基坑边坡垮塌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5):45-48.
[3] 陈枝东,张领帅.基坑双排桩失稳加固最优方案分析[J].施工技术,2018,47(22):69-74.
[4] 郦亮.某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抢险监护研究[J].施工技术,2018,47(23):98-101.
[5] 刘金波,张寒,张雪婵,等.施工顺序对地基基础质量和安全的影响[J].施工技术,2017,46(5):144-149.
[6] 刘金波,孙威,刘丰敏,等.地下水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危害及事故预防[J].施工技术,2017,46(3):122-127.
[7] 张文超,薛炜,于方.主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的影响[J].施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11(S1):206-210.
[8] 康志军,谭勇,邓刚.被动区土体加固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6):119-123.
[9] 孙海忠.关于上海某基坑坍塌事故的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S2):1744-1746.
[10] 张旷成,李继民.杭州地铁湘湖站“08.11.15”基坑坍塌事故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1):338-342.
Cause Analysis of Overformed Accident of a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ZHANG Hongxi HU Aiyong TANG Kexue LUO Min
(Shanghai Zhongcai Engineering Testing Co.,Ltd.)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a foundation excavation in Shanghai,the retaining structure was deformed too much,an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was strengthened after the temporary emergency treat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ccident causes,the experience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are summarized,which provides effective data support for the analysis of foundation excavation support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dopted in the accident treatment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words: foundation excavation; retain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317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