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土木方法——访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土木方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张冰

作者:吴春花 张冰
单位:《建筑技艺》杂志(AT)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土木方建筑工作室

 

AT:从结构到建筑,从学习到独立实践,您如何在建筑与结构的思维下看待建筑与建筑创作?

张冰:我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生淡泊名利,喜爱书法。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研习书法、国画及篆刻,怀着少许对绘画的喜爱,报考了工民建专业,学习了大部分建筑结构方面的知识,那时每学期都会有一个建筑设计大课,而每次的建筑设计作业我都特别感兴趣,与其他同学相比,我都会增加建筑鸟瞰图或立面阴影图,这成为我建筑设计的起点。本科毕业后,我从事了四年的钢结构建筑与结构设计,怀着对建筑学的憧憬与向往,经过建筑快图、理论阅读等充分的准备,终于考取了建筑技术科学的硕士研究生及后来的博士研究生,主攻建筑与结构的整合设计。这样既没有丢弃我的结构知识,又能够很好地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建筑学知识。后来我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做了四年的主创建筑师、并考取了一级注册建筑师,参与了大量大型项目的投标工作,于2009年我成立了工作室,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一些设计理念。所以说,我经历了从结构到建筑的专业转换,从大院到工作室的模式转换,对于建筑师如何坚持自己理念并在项目中实现,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

建筑设计中对待结构与建筑的关系,我的认识与态度是经历转变的。刚转学建筑学时,和许多学生一样,我对建筑空间与形体非常痴迷,讨论最多的也是功能流线及空间组合,形式处理多采用体块穿插。但后来逐渐发现,要完美实现一个项目或一个空间受到制约最多的恰恰是结构,一个不完美的结构处理方案会让空间效果大打折扣。于是,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我逐渐认识到结构的重要性,开始尝试在方案阶段运用结构思维引导建筑的生成。当几个结构性的建筑项目实施后,我更加认识到结构在许多层面可以更好地与建筑互动。首先,结构自身并不是某种标准的框架、桁架、筒体等惯用形式,只要合理组织力流(传力路径),并且依据内力大小配置相应的截面高度和形式(如依据剪力、轴力、弯矩的结构内力拟形),就可以获得结构的精确性和清晰性,也能去除多余的非结构要素,进而获得具有极少主义特征的结构形式,从而呈现出结构的现代性。其次,结构的空间属性与承载属性一样重要,既然结构建造的目的是获得空间,如果在空间中能够感知结构的存在,就会强化结构的建筑意义。如何强化空间中的结构感知?依据空间尺度调整柱网的疏密与大小,依据立面分格改变柱网的垂度与方向,利用悬挑、架空、吊挂等改变结构传力路径,这样即可营造出所见非所知的效果,从而促使使用者观察空间中结构的改变,实现结构认知转换与结构空间性的表达。再次,结构的固有形式并非规则几何化,几何化只是一种容易设计施工的简化结果,把结构离散化、自由化,以松弛而非紧张的状态有机渗透到空间中,让结构本身更积极地参与空间界面的塑造,从而呈现出更多的空间意义。因此,结构自身的优化(内力拟形)、结构与空间的高度整合、结构自由松弛状态(非规则化)的建立,在我看来非常重要。

国内建筑理论界对结构探讨一直存在,近几年有热度增加的趋势,如建构理论、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结构建筑学等。结构作为建筑系统不可忽视的要素在理论界也被重新重视起来。我认为,尽管讨论结构的角度不同,但是结构自身的规律及其对建筑设计的绝对制约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结构与建筑的整合,才应是理论讨论的重点。结构与建筑的关系,伴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趋势:一种结构是先导性的,作为各建筑要素的首领,建筑的空间、形式完全取决于结构要素(内在逻辑)的表达;另一种结构是适应性的,建筑的生成依赖于某种特殊(外在)逻辑,结构仅作为技术与安全策略适应建筑其他要素的需求,结构的属性表达不作为设计目标。结构先导性体现在突破了建筑形式元素后,深入到建筑内部的一次变革,建筑的秩序、规则、目的,甚至意义都围绕结构展开。一方面,结构自身具有多种可能性,可能性的挖掘是建筑创造的源泉;另一方面,结构的空间属性对表达与认识结构非常重要,空间是结构与建筑的交集所在;再一方面,结构的研究应重视结构原理(荷载、静力学、材料)及内力分析图形的运用,致力于寻求可视化的图形操作(几何)与合理结构形态之间的关联性。

AT:就像您在一次演讲中讲到的“建筑与结构的整合设计”,在历史上众多著名的案例中都可以找到,高迪的圣家族教堂、奈尔维的罗马小体育馆、罗伯特·马亚尔的萨尔基纳山谷桥……谈谈对您来说印象深刻的建筑?

张冰:可以举两个我亲自考察的项目来谈一下。伦敦国王十字车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随着历史进程和功能需求的变化,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改扩建中,建筑的形态(风格)也在不断更新。尽管不同时期的结构形态完全不同,但是整体风格却呈现出良好的传承(文脉)关系,似乎存在某种背后力量在制约着建筑风格的演变,而不是某些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中通常采用的装饰符号化(风格化),我认为结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构跨越(梁)的变化规律是砖拱→铸铁拱→钢网壳,结构柱的变化规律则是砖拱柱→混凝土楔形柱→钢伞形柱,结构的材料约减与形态拓扑是一条清晰的主线,结构在创新,而文脉在延续。因此,结构本身除了承载功能之外,恰当的结构整合设计,可以赋予某些文化属性。

1 国王十字车站砖拱

1 国王十字车站砖拱

 

2 国王十字车站铸铁拱

2 国王十字车站铸铁拱

 

3 国王十字车站钢网壳

3 国王十字车站钢网壳

 

4 国王十字车站砖拱柱

4 国王十字车站砖拱柱

 

5 国王十字车站混凝土楔形柱

5 国王十字车站混凝土楔形柱

 

6 国王十字车站钢伞形柱

6 国王十字车站钢伞形柱

 

7 从巴黎篷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看城市

7 从巴黎篷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看城市

 

其实从建筑历史上看,结构本身也是建筑风格形成最重要的要素。再看另一个例子,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在建筑界具有非常大的争议,但我建议每个人亲身参观体验了之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寒冷冬天,当我穿过幽暗拥挤的巴黎街道,眼前突然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并极具反差效果的建筑时,瞬间被打动,并且明白了罗杰斯所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我非常认可罗杰斯的观点,建筑师在创造生活,可是每个人又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没有哪个建筑师愿意把自己的理想空间安置在结构约束之下。因此,结构创造在某些时候比建筑创造更具影响力,当结构能够越多摆脱自然力的束缚,就能够越多地创造出空间及艺术的多样性与活力。其实,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或者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正是伴随对结构设计认知的不断深化,逐渐摆脱结构约束而走向自由的。

对比这两个项目还可以发现,结构设计都在项目实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结构主导了建筑形态及空间的生成,但二者又遵循着不同的逻辑,并且赋予了结构不同的属性。国王十字车站在尊重建筑文脉连续的基础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保持着结构形态的拓扑关系和截面优化,从而实现了不同时期结构的文化传承。篷皮杜艺术中心的核心在于建筑的重生和精神的表达,结构自身(自性)属性被最大化地挖掘和尊重,新材料新体系(桁架)被充分利用以便于获得最开敞的自由空间(楼层无障碍空间),结构形态(体系)在空间和立面中可以被直接阅读和体验,并超越了建筑形态而成为关注和讨论的对象,也正是结构自身属性的展现而建立了建筑自身的文化属性。

AT:事务所名为“土木方”,如何解读呢?

张冰:土木方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约定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回归土木,建筑始于夯土立木,我们的思维立足于建筑的本体性。建筑方法——结构不仅是建筑的骨,也可能是建筑的皮;结构的建造不仅是技术,也可能是艺术。建筑方向——结构是建筑的绝对准则,也蕴含着建筑的方向,并决定了建筑的坚固、适用与美观。我们坚信,结构的空间属性同等重要,建筑可以用结构方式重新定义。所以,我们一直在尝试通过一些小型构筑物(如桥、车棚、连廊、亭子、观景塔等)来实践自己的理念,研究结构与建筑的整合设计。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跨度7.5m,因南北楼的便捷联系而生。为了重塑基地的场所体验,摒弃了桥梁“先结构、后装饰”的传统设计方法,而是把空间叙事与结构传力巧妙结合,让一座最小的桥带给人们怦然心动的空间体验。结构体系非常创意地由对角线布置的主桁架与次桁架组成,在空间中呈X形,彼此相交,相互支撑,确保了桁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桥面布置在桁架的下弦以上,桁架还具有了围护栏杆的功能;桁架的杆件截面变化依据内力大小而确定,在空间认知中表达出桁架的内力分布,这些自然力的真实表达隐喻结构对空间的介入,结构感知与建造逻辑转换为空间认知的重要部分。结合桁架是轴向受力的特点,X桥的设计过程运用了向量构形的方法,区分了拉压受力,并结合轴力大小调配了杆件截面,桁架相互支撑自然限定了空间的边界,充分体现了结构、空间、界面整合设计创造的无可替代的空间特质。

8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内力图

8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内力图

 

9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弯矩示意图

9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弯矩示意图

 

1 0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正视图

1 0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正视图

 

1 1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仰视图

1 1 南京报业文创园X桥仰视图

 

1 2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街景图

1 2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街景图

 

1 3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鸟瞰图

1 3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鸟瞰图

 

无锡蠡湖大道万达城水滴桥,则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如果说X桥是由杆件的向量构形使结构获得了空间属性,水滴桥则运用内力拟形把结构效能与环境文脉整合起来,两跨连续梁的中间节点承受着非常大的弯矩作用,内力(弯矩)拟形放大了这部分截面,因此提供了更大的休息空间,桥的空间意义得到了放大,外在的造型也因弯矩拟形呈现为水滴状,与江南水乡的灵动秀雅不谋而合。

AT:回归土木,立足于建筑与结构的本体,如何从技术性走向艺术性/精神性的创作?或者您在实践中更追求怎样的状态?

张冰:对于本原的追求,是许多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切入点,建筑设计也不例外。我们认为一栋建筑真正的开始,源于夯土立木的那一刻。正如同生命诞生的瞬间,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就已经形成。而且,无论运用多么华丽的建筑语言(如空间)去描述建筑,建筑与结构的本体性特征都是无法替代的,如结构的跨度与尺度,建筑的材料与构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空间构成与体验、立面风格的生成等。建筑设计如果有所创新,就需要触及到一些比较本质的东西,结构技术就是重要的一环,沿用成熟的结构只是一种结构意义上的传承,而创造和运用一种新的结构才是设计的创新。然而,我们也承认,纯技术性表达并不是建筑的全部,建筑需要呈现出更多的艺术性与精神性,只能说恰当的技术运用与表达可以提升建筑的艺术与精神特征。

如何恰当地运用与表达结构?应是在不丧失结构属性的前提下,注重结构子系统的优化,使结构协调于建筑系统之中,即实现建筑与结构的整合设计。可以分为呈递进关系的三个层次:首先,是结构子系统自身的整合优化过程,通过结构的传力、材料、几何等要素间的整合优化实现。结构自身性能的提升,也是建筑与结构整合的基础和准备。其次,是考虑结构空间和承载双重属性的整合,让结构建立并且表达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秩序,强化结构的存在与感知,实现结构—空间—界面的一体化表达。再次,是在实现前二者的前提下,依据完形法则(格式塔)促成结构美与结构效能的显现,在建筑空间与界面中表达出对建筑结构整合贡献最大、最具结构效能、最有形态特征的结构要素或结构构形(包括体系、构件和节点等),强化对整体的认知。

云梯设计,定义为院落空间内最重要的造景和观景装置。作为典型的交通设施,楼梯的各入口合理地顺应了不同方向的商业人流,交通便捷性的设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折线状的平面几何关系,由外而内地确立了楼梯在场地中的秩序。云梯的外部形体因折返的轮廓而具有随性和松弛的特质,恰恰与背景建筑的匀质挺括线条迥异,使云梯成为一个活跃的造景元素。当沿着云梯逐渐攀爬,景观连续变化,空间体验得以强化。云梯独特的结构传力路径,使其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结构形态。云梯的中间休息平台底部均不设任何竖向支撑,使结构轻盈地跨越和大尺度悬挑,在视觉上仿佛摆脱了重力束缚而漂浮于空中,举重若轻。同时,刺激着来访者对于结构的认知和阅读,结构的空间存在感得到了凸显。为了平衡悬挑,设计放大了云梯两端桁架的高度,获得良好的通行高度,而中间平台的桁架高度和栏杆高度一致,给人以良好的观景视线,实现了结构承载需求和空间需求的整合设计。云梯表达了结构诗意的攀登,双重含义在于结构设计的独特追求与空间攀登的诗意体验。

1 4 云梯人视图

1 4 云梯人视图

 

1 8 云梯顶视图

1 8 云梯顶视图

 

1 9 云梯局部挑空及入口图

1 9 云梯局部挑空及入口图

 

1 5 云梯轴力图

1 5 云梯轴力图

 

1 6 云梯扭矩图

1 6 云梯扭矩图

 

1 7 云梯鸟瞰图

1 7 云梯鸟瞰图

 

2 1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总平面图

2 1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总平面图

 

2 0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鸟瞰图

2 0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鸟瞰图

 

2 2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塔楼的形态生成概念图

2 2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塔楼的形态生成概念图

 

2 3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立面构成示意图

2 3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立面构成示意图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是工作室完成的一个大型项目,设计的重点包括总体规划、外部空间、建筑功能配比与分区、内部空间与交通流线组织等基本的建筑问题,但设计过程中仍然探索了建筑与结构的整合设计。立面中的K型偏心支撑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抵抗水平力的抗侧刚度,提高了结构的性能,并且因抽掉了竖向立柱而获得了16m跨的无柱空间。K形支撑在空间和立面中表达,建立了不同寻常的立面形象与空间体验,强化了建筑与结构感知。K形支撑因良好的受力性能而呈现出结构真与结构美的和谐统一。我们梳理了材料、结构、构造这些基本技术要素,试图将其转化为提升氛围、改善体验、表达情感的有效载体。结构作为建筑空间与形态最重要的制约要素和创新源泉,可以用以诱导建筑空间与立面的生成。高层的框架结构被抽掉了部分柱网,加入了K形桁架支撑,柱子的减少不仅实现了更自由的立面开窗,也极大提高了结构抵抗水平力的效能。K形桁架支撑成为空间和立面中积极的、重要的造型元素,而不是被隐藏起来,由此结构产生了除承载外更多的建筑意义,挑战了横平竖直的范式,促使了结构认知的发生,强化了内外空间的边界与体验。结构也因这种“存在感”而加入到空间构成之中,真正建立起“空间与承载”双重属性。

2 4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街景图

2 4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街景图

 

2 5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内景图

2 5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内景图

 

2 6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材料细部图

2 6 南京新城科技园国际研发总部园材料细部图

 

AT:就一个建筑项目,形式、空间、建造这些是基本的问题,要做得更好,就要从前期设计、建筑多专业交叉到整体控制,将设计思想全面地表达,创造更有价值的建筑或空间。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

张冰:当我设计一个新的项目时,通常会首先考虑三个基本的控制因素:环境、用地、功能,而形式、空间、建造等基本建筑问题都是在控制因素下生成。环境,不仅是基地周边环境,而是涉及社会、文化、人文等要素的大环境,也就是项目的背景,决定着项目的环境文脉及项目的定位,从大环境角度出发的思维,会让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高度和人文关怀,也决定着建筑设计的最本质特征。用地,决定着建筑如何接入城市,用地的边界及周边建筑决定着建筑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如何协调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建筑的总图设计也是从用地规划开始,用地往往决定着外部交通流线、外部空间与建筑形象的设计,决定着参观者如何在第一时间体验和阅读(认知)建筑。功能,建筑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建筑内部空间及内部交通流线的设计,对功能的合理排布往往是对建筑师的最基本要求,功能排布与流线组织过程本身也是空间设计(空间操作)的过程,好的功能设计让使用者身心愉悦。

2 7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鸟瞰图

2 7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鸟瞰图

 

2 8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夜景图

2 8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夜景图

 

2 9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室内效果图

2 9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室内效果图

 

3 0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屋面分缝图

3 0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屋面分缝图

 

形式是空间的外在表现,空间是建造的目的,形式是建造的结果(表现)。形式通常和文化产生关联,空间决定于功能属性,同一形式及空间可以建造精美也可以建造粗糙。空间的本质是由边界确定的(起源于边界),早期的建筑空间多由结构构件(石梁、石柱等)确定,然而随着建筑的发展,结构的边界作用逐渐削弱,退后成为承载构件,而空间边界多由建筑构件(非承重墙体)来确定。现代建筑空间的理念是追求空间的流动性,促进空间叙事及行为的发生,并且希望空间体验是一种三维动态过程,建筑构件(墙体)之间的关系或构件的表面处理方式都成为空间感知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构除了承载外,得到的虚空部分就是空间的原型,结构本身就具有“空间与承载”双重属性,结构能够确立并且表达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秩序。当然,一个复杂的空间与形式背后可以是简化的结构,或者说结构隐藏在装饰构件背后,但这种方式并不是建筑师所期望的,只是在与结构师妥协而已。

现代建筑中越是追求空间或形式的丰富性,越要解决结构的合理性或结构与空间的整合性。建筑师如果希望赋予结构构件更多的空间意义,就应当主动思考并操作结构成为空间的一部分,实现结构由承载到空间的知觉转换。我认为,建筑中获取最基本的空间与形式,最重要的操作构件还是结构。需要明确的是,建筑中的结构存在着不同层级(由大到小),土建结构、幕墙结构、装饰结构等,而在不同层级的操作中,结构都决定着构件的空间与形式,甚至小到一张铝板,结构的强度与刚度也决定着铝板的使用方式。

国家极限运动溧水训练基地是我们设计完成并正在建设的一个项目,极限运动的哲学本质在于挑战自我、回归自然,具有冒险性、刺激性和自然性的特点,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极限运动的特点,围绕与环境相融合、与用地相契合、与运动相关联的理念而展开。与环境相融合,项目基地位于南京溧水无想山北麓,溧水是一座地处江南的山水之城,周围景观资源极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计以流线型、波浪起伏的轮廓造型回应了基地与山体景观及江南山水的关系,造型如同同一朵梅花或是撒落大地的水滴与环境高度关联,做到了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增强了项目与环境的融合关系。以用地的不规则边界为原型,通过室内与室外空间一体化设计,最终呈现连续曲线多边形的建筑体量及起伏屋面,符合功能使用需求的同时,传达出极限运动的活跃性、丰富性与趣味性。为了精准实现建筑的自由造型,建筑与结构专业运用了同一个犀牛曲面模型(参数化曲面),将曲面模型转化为结构向量模型,确保了结构的所有节点高度完全与曲面相吻合,极大保证了建筑的完美实现。屋面装饰铝板的设计也在曲面模型上进行细分,并结合中央采光天窗把径缝设计为窄缝,环缝设计为宽缝,亮化设置在宽缝里,创造了一种夜幕下层层涟漪、山水相依的文化意象。

 

Structural Approaches to Architecture Design
WU Chunhua
111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