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铁与地铁安检互认的交通适应性评价——以兰州西站仿真分析为例

作者:贾涛 王显璞
单位:上海璞辉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国内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城市交通空间与人的行为适应性评价。归纳行人仿真分析模型,选取以社会力微观模型为基础的MassMotion分析软件,对兰州西站交通枢纽中高铁与地铁换乘在重复安检和安检互认两种状态下的通行效率进行仿真计算和评价。通过模拟分析换乘旅客的速度比、换乘时间和平均密度指标,提高旅客的出行换乘效率及服务水平。
关键词:安检互认换乘仿真适应性
尊敬的用户,本篇文章需要20元,点击支付交费后阅读
参考文献[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铁路2020年统计公报[J].中国铁路,2021.

[2] 陈阅增.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陈秉钊.试谈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J].城市规划汇刊,1992(3):17-23.

[4] 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王建国.城市设计(第3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 林雁宇.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适应性评价及优化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5.

[7] 胡明伟,史其信.行人交通仿真模型与相关软对比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4):122-127.

[8] Arup. Mass Motion疏散软件的验证和有效性说明[R]. 2018.

[9] Helbing D, Buzna L, Johansson A, et al.Self-Organized pedestrian crowd dynamics:Experiments, simulations, and design solutions[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005,39(1):1-24.

[10] Fruin J J. Pedestrain planning and design[M]. New York:Metropolitan Association of Urban Designers and Environmental Planners,1971.
1548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