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层居住建筑设计的趋势
0 引言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支柱,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地位。21世纪以来,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传统的住宅类型已经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居住需要, 所以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房屋楼层越来越高, 使其在有限的面积内承担更多人居住需要, 从而提高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和升级, 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希望能亲自参与到房屋设计中, 设计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屋样式, 提高房屋的舒适度 (见图1) 。在新时代背景下, 高层住宅楼应具备与时代接轨的创作理念及目标, 不仅在智能生态方面满足人们对房屋的居住要求, 还应被投入市场去接受人们的检验, 遵循居住设计的变化趋势。作为房地产开发商, 应广泛调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 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1 高层建筑的便捷、舒适、怡人
住宅作为商品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所以在设计时应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当今社会, 人们对区位的要求极高, 试图通过居住环境缩小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出行等活动的半径。因此, 在住宅设计前, 应对地块的交通资源、配套资源 (教育、医疗、体育) 、景观资源 (公园、城市绿地) 等进行综合立体考量, 最大化挖掘地块本身的价值。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楼盘时, 应重视项目的地理位置选择, 以便提高购房者出行的便捷性。
在对房屋进行设计时, 应对各项指标、各种尺寸进行反复检验, 使其满足国家的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 对建筑中各个设计单元的变量进行调整、转换, 使其能更加舒适, 如窗户、阳台的设计能反映设计对美学、文化的理解。当然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 各种设计元素应灵活运用。例如, 我国规定住宅疏散走廊的最小宽度是1.20m, 可根据高层楼层建造环境适度加大, 对这些微小细节的改造, 体现了房屋建设者对人性的关怀。
居住者既是房屋的使用者, 也是房屋质量的评测员。所以, 在建造房屋的同时, 应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把关, 避免粗制滥造的情况发生, 也避免因质量不合格返工整改而导致的不必要损失。现代社会, 人们对细节的关注也愈来愈稀缺, 通过对这些微小方面的改造, 增加人性化设计和人性关怀。
2 高层建筑的健康、绿色、环保
近年来, 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施工人员稀缺、劳动力转型等成为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面临的新考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概念被反复强调, 成为目前建筑行业的新名词。针对住宅建设的新要求, 国家及各地方均相应编制了相关规范及规定。如何在上述大环境要求下的建设中摸索人们对此类居住建筑的关注点, 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是设计所要关注的。与此同时,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房屋建筑也在追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 一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 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同时, 也应贯彻节能、节水、绿色的方针, 提高资源的节约率、利用率。
1)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生产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在装配式生产力及技术型施工人员不足的情况下, 装配式设计的安全性、施工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各功能空间的模数化设计可最大化节约产能。装配式需提前设计好预埋管道, 不仅要求设计能还原生活场景, 对各个尺寸管线的预埋应充分进行人性化考虑, 同时要求各专业用BIM技术做好合图工作。
2) 绿色建筑 绿色也是目前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降低居住使用能耗, 提高居住舒适度是设计重点。例如, 在福州地区, 人们评价住宅舒适往往使用“南北通透”“明厨明卫”等词汇, 指设计对通风、采光等的基本要求。居住建筑体型系数的优化、外窗面积的最优设计、外墙屋面保温材料的使用等都符合绿色建筑的节能要求, 同时直接影响居住感受, 是设计的重点。海绵城市最初是为缓解城市内涝而提出的概念, 在绿色建筑建设基础上, 对水文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雨水的蓄、渗、滞、净、用、排是设计的重点。
3) 建筑环保 目前, 在越来越多精装修交付的住宅中, 使用者最在意、关注建筑环保。装修材料的环保性作为使用者最贴身利益的直接影响因素, 同样需要被层层把关。健康住宅的概念这几年被广泛提起, 也逐步成为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随着对产品价格的接受度提高, 大多数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质量, 追求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样, 对房屋环保性的追求, 也成为近年来消费者需求的新导向。
3 高层建筑的市场、信息、需求
近年来, 房屋市场呈畸形发展, 不断上涨的房价使许多具有买房欲望的人望而却步。当然, 许多开发商也从中谋取了巨额利益。房地产行业的投入少、回报率较高。对于开发商来说, 对于房价信息的捕捉应及时、迅速、灵敏, 且应及时关注房地产市场信息变化, 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的方向,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住宅的要求。正如居住者对房屋地理位置的需求, 开发商也要及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综合效果, 力图寻找一个良好的地理位置、市场环境等, 从多角度了解住户对住宅的要求。
近年来, 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高层居住建筑备受市场推崇。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 建设的房屋楼层越来越高, 不仅满足了居住者对房屋数量的需要, 房地产开发商也由此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 更偏向于房屋的面积而不是高度。因此, 开发商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敏锐性, 及时捕捉到市场变化的需要, 并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实时调整与修正, 使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接轨。同时, 企业的战略也不应过于单一, 应综合考虑大部分人对住宅的要求。
4 高层建筑的安全、高效、智能
近些年, 智能化逐渐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房地产行业也及时捕捉到这方面的信息, 并将智能化与住宅相结合, 提高了住宅的智能程度。同时, 高层建筑居住环境的智能化需有高度的适应性。在智能化的前提下, 将住宅的舒适性、环保性、安全性相结合, 更好地满足智能时代的要求。因此, 从地理位置的选择到各种建筑材料的购买, 需层层把关, 以提高房屋的安全性。近年来, 在房屋质量安全方面, 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相较之下, 日本的建筑质量较为安全,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但每次地震后, 房屋的损伤率却较低, 因为使用了建筑质量较好的材料, 且相关人员对房屋质量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把关, 从而减轻了地震带来的建筑方面的损失。
高层建筑建设还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防止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用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提高房屋的建造效率, 以提升房屋的经济开发性。统一设计、资源共享、集中管理, 从而达到智能化系统的最高性价比。在高层房屋建造过程中, 还应深入分析未来房屋发展的需要, 提高智能设备的使用率, 加强建筑自动化, 给住户带来最大程度的方便。同时, 也应加强对暖通系统、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的协调统一。
住宅是人类生活的归宿, 是开启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 每个人都有回归自己家庭的愿望, 故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居住环境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 能使人身心愉悦, 这要求开发商在住宅方面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增强房屋居住的生态性、环保性, 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5 结语
高层居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开发商应深入分析市场变化的需要, 及时捕捉各方面信息, 最大程度地对有效信息进行利用。在房屋建造过程中, 应充分满足人们的舒适要求, 增强房屋的安全性。开发商也应加大对智能化的投入, 进行科学化管理, 从而满足人们对住宅的多方面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明磊.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住宅, 2019, 26 (1) :131-132, 135.
[2]李效军, 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 2001 (5) :47-50.
[3]杨云.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以南京栖庭项目设计为例[J].城市住宅, 2018, 25 (12) :92-94.
[4]李子超, 王昊旸, 姜中天.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路线研究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住宅, 2018, 25 (7) :62-66.
[5]于沈尉, 修泽华, 吕哲, 等.当代高层居住建筑设计的趋势[J].工程建设, 2017, 49 (6)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