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滑雪大跳台结构设计及要点分析

引用文献:

杨文涛 王向荣 王超 郭法成. 首钢滑雪大跳台结构设计及要点分析[J]. 建筑结构,2021,48(06):74-78,58.

YANG Wentao WANG Xiangrong WANG Chao GUO Facheng. Structural design and key points analysis of Big Air Shougang[J]. Building Structure,2021,48(06):74-78,58.

作者:杨文涛 王向荣 王超 郭法成
单位: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首钢滑雪大跳台外形特异,结构复杂,荷载较大,主体采用钢桁架结构。跳台中部8根V型柱为重要构件,采用屈曲分析计算其临界力并反算柱的计算长度,从而较精确地对其强度进行验算;跳台属于大跨空间结构,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掌握其强度、稳定及刚度等性能的整个变化过程,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对于重要的节点,在满足与构件等强度连接的基础上,采用ABAQUS及MIDAS Gen软件对节点进行有限元计算,以验算节点强度;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将固雪网与结构本体有效地连接,既达到固雪作用,又没有改变赛道表面平整,以便于大跳台在冬奥会之后的利用。
关键词:首钢滑雪大跳台,V型柱设计,屈曲分析,极限承载力,复杂节点分析,固雪设计
作者简介:杨文涛,学士,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wentao_yang2@acctn.com;王向荣,学士,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Email:xiangrong_wang@acctn.com。
基金:

1 项目概况

   首钢滑雪大跳台(Big Air Shougang)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内、群明湖西岸,实景图见图1。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将承担2022年冬季奥运会单板(双板)滑雪大跳台的赛事,共产生4枚奥运金牌。目前项目已竣工,并成功举办测试赛,各项指标均符合赛事要求。

   往届大跳台赛事场地为临时脚手架搭建而成,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单板大跳台运动在全球的第一座永久跳台。

图1 首钢滑雪大跳台实景

   图1 首钢滑雪大跳台实景 

    

   目前钢结构滑雪道已有应用案例:国内方面,哈尔滨万达室内滑雪场 [1]为超长大跨高层钢结构,目前已投入运营;国际方面,挪威科伦滑雪跳台 [2]为大悬挑全钢结构,已于2010年开放。这些成功经验为大跳台的设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结构方案

2.1 主体结构

   大跳台主体采用钢桁架结构。整体模型如图2所示,结构由电梯格构柱、两组V型柱、赛道结构、顶部丝带、底部丝带以及防风网、防护网组成。结构全长约158m, 赛道结构为变宽度,从高处的9.2m变化到落地处的34.1m。结构立面从±0.000计算,整体结构最高处60m, 电梯格构柱高度约58m, 与水平面夹角75°,电梯格构柱到V型柱A的跨度约79.5m, V型柱A到V型柱B的跨度约34.3m, V型柱B到落地点的跨度约39m。雪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图2 大跳台整体结构模型

   图2 大跳台整体结构模型 

    

   结构计算分析主要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 采用SAP2000进行复核,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及节点分析。

2.2 电梯格构柱

   电梯格构柱利用电梯筒布置,柱肢采用箱形截面,截面为□650×650×40。电梯格构柱横向柱肢间距9.2m, 采用连续的十字交叉支撑提供水平抗侧刚度,支撑截面为箱形□600×300×30,为便于底层电梯间的使用,调整了最底层支撑的布置,将十字交叉支撑改为V字斜撑。V字斜撑底部和基础相连,顶部分别与两个柱肢连接,从而保证了格构柱支撑系统在竖向的连续性。电梯格构柱纵向柱肢间距3.8m, 每层都布置了单向斜撑,截面为箱形□400×300×20,斜撑与柱肢角度适宜,受力合理且便于施工。

2.3 V型柱

   V型柱有两组,共8根,柱采用箱形变截面,截面为□(1 500×1 500~1 000×1 000)×80,材质为Q345GJD。其中最高的钢柱约19.6m, 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75°,最低的钢柱约11m,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4°,钢柱嵌固于基础顶面,两个钢柱在沿赛道方向落地点中心间距2.5m, 另外垂直赛道方向落地点中心间距4.5m。V型柱主要支承了滑雪场的纵向桁架,并利用两道横向桁架使其形成整体结构,见图3。

2.4 赛道结构

   赛道结构主要由赛道主桁架、次桁架、横向桁架、水平支承及面板组成。赛道主桁架连接了电梯格构柱、V型柱,并在落地区支承于基础,主要承担竖向荷载。主桁架构件采用箱形截面,上、下弦杆截面高度均为500mm, 根据受力大小调整截面宽度及厚度。赛道次桁架主要传递竖向荷载,左侧支承于电梯格构柱的转换桁架上,中部依靠V型柱的分叉柱来支承,在落地区支承于基础。次桁架构件采用工字形截面,上、下弦杆截面高度均为500mm, 根据受力大小调整截面宽度及厚度。横向桁架主要将荷载传递至主、次桁架,并对主、次桁架提供面外支撑。横向桁架截面主要采用工字形截面,受力较大部位采用箱形截面,为了便于与主、次桁架焊接,所以上、下弦杆截面高度同样采用500mm。赛道桁架局部模型如图4所示。水平支撑采用圆钢管,用来保证桁架上、下弦平面外稳定,同时保证平面整体刚度及结构的侧向刚度协调。赛道顶面满铺8mm厚耐候钢板作为面板。雪道层桁架中心线高度2.5m, 横向桁架间距约3m。

图3 V型柱模型

   图3 V型柱模型   

    

图4 赛道桁架局部模型

   图4 赛道桁架局部模型  

    

2.5 丝带结构

   顶部、底部丝带体现“飞天”的设计寓意 [3]。丝带采用空间管桁架结构,因建筑要求,竖向不设斜腹杆,采用空腹桁架,水平向设置交叉拉杆支撑,以控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顶部丝带主圆管截面为ϕ325×16,底部丝带主圆管截面为ϕ600×16。由于箱形截面与圆管截面较难连接,所以较多采用销轴的连接形式。计算过程中,采用弹性连接模拟销轴连接进行计算。

2.6 荷载简介

   本项目主要竖向荷载为结构自重和赛道上压实雪荷载。雪的厚度不等,根据比赛要求,厚度在0.5~5m之间,压实雪密度根据国际雪联提供的数据,按8.0kN/m3考虑。

   风荷载按风洞试验结果取值,并按每45°为一个荷载工况分别输入计算,以考虑最不利风荷载方向。

   由于结构合拢时间是在夏季,合拢温度按15℃及30℃两种情况考虑。因钢结构直接外露,对温度比较敏感,最高温度取70℃,最低温度取-20℃,分为最大升温工况和最大降温工况:1)最大升温工况:由15℃升至70℃;2)最大降温工况:由30℃降至-20℃。

   考虑到夏季无法进行滑雪运动,因此,压实雪荷载不与升温工况同时组合。

2.7 主体结构的边界条件

   电梯格构柱柱肢采用埋入式柱脚,为刚接柱脚,中间的V字支撑落地处采用销轴,计算时采用弹性连接模拟;V型柱柱底采用埋入式柱脚,为刚接柱脚;赛道主桁架及次桁架落地处采用球形固定铰支座与基础连接,计算时采用弹性连接模拟。

3 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3.1 V型柱设计

图5 V型柱屈曲分析模型

   图5 V型柱屈曲分析模型  

    

   V型柱为变截面箱形柱,而且顶部约束条件复杂,如何确定柱计算长度系数,是设计的关键。本工程通过弹性屈曲分析得到的屈曲系数,结合欧拉公式反算得到柱计算长度系数 [4],计算过程如下:1)在柱和相邻杆件上增加节点,把构件分割为多段,并将V型柱编号1,2,3,4,如图5所示;2)将各V型柱在荷载标准组合下的轴力以轴向压力的形式施加在柱顶;3)使用MIDAS Gen软件进行屈曲分析,求得各屈曲模态的特征值(屈曲系数),如表1所示;4)根据各V型柱的屈曲模态(图6)确定柱的屈曲系数,并计算出各柱的临界荷载;5)根据临界荷载,结合欧拉公式,反算出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表2),计算时取V型柱的均值截面□1 250×80的惯性矩。

图6 V型柱低阶屈曲模态

   图6 V型柱低阶屈曲模态 

    

   由表2可知,1号柱计算长度系数μ为0.71,构件验算时取计算长度系数为1.0;2号柱计算长度系数为1.37,构件验算时取1.40;3号柱计算长度系数为1.47,构件验算时取计算长度系数为1.50;4号柱计算长度系数为0.84,为保证安全,构件验算时取计算长度系数为1.50,与3号柱相同。

   V型柱各屈曲模态特征值 表1


特征值 容许误差
特征值 容许误差
特征值 容许误差

1
77.25 0.00 6 143.69 2.35×10-80 11 167.08 2.10×10-62

2
113.99 0.00 7 144.69 1.36×10-79 12 169.77 2.69×10-60

3
116.83 0.00 8 162.56 5.57×10-63 13 172.70 8.85×10-58

4
137.68 3.04×10-85 9 162.60 1.64×10-62 14 173.95 1.32×10-56

5
138.42 3.76×10-84 10 162.88 8.10×10-63 15 191.90 2.67×10-45

 

    

   V型柱计算长度系数μ表2


模态 屈曲
系数
组合荷载
下轴力/N
临界力
Pcr /N
弹性模量
E/(N/mm2)
截面惯性矩
I/mm4
柱长度
l/mm
μ

1
1 77.25 11 222 004 8.67×108 206 000 8.58×1010 19 944 0.71

2
1 77.25 5 596 660 4.32×108 206 000 8.58×1010 14 620 1.37

3
8 162.56 4 078 426 6.63×108 206 000 8.58×1010 13 200 1.23

3
2 113.99 4 078 426 6.63×108 206 000 8.58×1010 13 200 1.47

4
8 162.56 12 408 242 2.02×108 206 000 8.58×1010 13 200 0.70

4
2 113.99 12 408 242 1.41×108 206 000 8.58×1010 13 200 0.84

 

    

   由于MIDAS Gen软件无法对变截面构件进行验算。此部分构件验算时,将构件分割为若干段,每段设置为等截面,逐步渐变。每段构件的计算长度通过计算长度系数调整为整个杆件的计算长度。通过验算,V型柱最大应力比为0.85,小于钢标 [5]限值1.0。

3.2 极限承载力计算

   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结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 [6]可以把结构强度、稳定乃至刚度等性能的整个变化过程表示得十分清楚。本结构在几何非线性的基础上,考虑双重非线性进行全过程分析(弹塑性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

   由于荷载组合工况较多,逐一进行全过程分析会占用大量计算时间。事实上只需选取特征值屈曲中,屈曲系数较低的几种荷载组合进行分析就可以完全满足要求,本工程选取1.0恒载+1.0活载作为分析工况。极限承载力的限值与荷载标准值的比值不小于2。

   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本结构中的构件类别主要有梁、柱和斜撑等,分析中这些杆件均采用纤维梁单元模拟,该单元可以考虑剪切变形刚度,而且计算过程中单元刚度在截面内和长度方向由两次动态积分得到。分析过程中,设定钢材的强屈比为1.2 [5]

   计算模型如图7所示。选取两个典型节点,分别为结构失效时最终位移最大的点P1、最大跨度桁架跨中点P2。给出了两个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见图8。

图7 赛道加载范围及位移参考点

   图7 赛道加载范围及位移参考点   

    

图8 典型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8 典型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  

    

   由图8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的极限荷载是荷载标准值的2.9倍,满足规程 [7]极限承载力系数K>2的要求;2)在荷载加至荷载标准值的2.4倍后,结构刚度出现较为明显的退化;3)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结构的刚度逐渐变小。

   造成结构刚度退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结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但更多的原因是结构构件进入塑性的数量逐渐增多、塑性发展逐渐加深。根据计算结果,当荷载达到荷载标准值的2.9倍(临界状态)时,赛道结构的落地桁架与钢柱相接负弯矩区域(P1附近)出现屈曲和大变形。

3.3 复杂节点设计

   本项目结构部分连接复杂,节点种类很多。由于绝大多数节点外露,为了保证美观,刚接节点采用全焊接方式,铰接连接采用球形支座或销轴方式连接。一般性桁架节点按等强设计,个别节点属于非常规形式,这些节点在采用常规概念计算后,有必要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核算验证。

   现以V型柱与桁架连接节点为例,介绍上部结构典型节点的分析过程。复杂节点采用多尺度分析 [8],节点模型采用三维实体模型四面体单元网格,节点与MIDAS Gen计算模型耦合连接后进行整体计算分析。

   有限元划分模型见图9。节点相连杆件控制工况为:1)工况1∶1.1(1.2恒载+1.4活载+0.84负X向风荷载+0.84降温荷载);2)工况2∶1.1(1.2恒载+1.4活载+0.84正Y向风荷载+0.84降温荷载);3)工况3∶1.1(1.2恒载+0.98活载+1.4负X向风荷载+0.84降温荷载);4)工况4:1.1(1.2恒载+0.98活载+1.4负Y向风荷载+0.84降温荷载)。

   通过对以上4种工况下节点最大应力的对比,工况1为节点应力的控制工况。工况1下节点应力如图10所示。最大应力点出现在杆件边界应力集中部位,为333.7N/mm2,杆件相交区的应力为92.3N/mm2,V型柱截面非边界区应力水平为182.8N/mm2,其他杆件非边界区应力小于182.8N/mm2,节点应力水平适中,满足安全要求。

   V型柱柱脚节点首先按相关规程 [9]进行极限承载力计算,在满足计算与构造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复核。V型柱柱脚节点体量较大,有限元单元太多,进行多尺度分析需要的时间过长,资源过于庞大,故在ABAQUS模型中对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

   根据与柱脚相连构件的控制工况分别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最不利为工况2∶1.1(1.2恒载+1.4活载+0.84正Y向风荷载+0.84降温荷载)。

   节点应力如图11所示,最大应力点位置在V型柱与柱脚交接处,应力为341.1N/mm2,由于V型柱在基础内由连接板连成整体,截面面积从上到下是增大的,应力水平也随着截面的增大而下降。因节点最大应力小于材料容许应力,所以节点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证结构安全。

图9 V型柱与桁架连接节点
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图9 V型柱与桁架连接节点 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图10 V型柱与桁架连接节点
应力计算结果/(N/mm2)

   图10 V型柱与桁架连接节点 应力计算结果/(N/mm2

    

图11 V型柱柱脚应力计算
结果/(N/mm2)

   图11 V型柱柱脚应力计算 结果/(N/mm2)  

    

3.4 固雪设计

   大跳台助滑区和结束区赛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雪必须借助固雪设施才能停留在赛道表面而不至于下滑。往届赛事大跳台均为临时结构,赛道面板为木板结构,固定较为容易。然而首钢滑雪大跳台赛道面板为钢板,而且为了方便大跳台的赛后利用,不能在面板上焊接构件用来固雪,以保证面板的光滑。如何在钢板赛道上固雪,国际上也并没有先例。

图12 固雪点示意图

   图12 固雪点示意图  

    

   要做固雪设计,首先需要求出雪在赛道上的下滑力,根据下滑力来设计固雪设施。这里假定雪与赛道的摩擦系数为零,雪的重力沿赛道曲面的切向分量即是下滑力。经过计算整条赛道雪的下滑力累积总和为7 961kN。

   在沿赛道方向每隔3m的横向钢梁上设置一排固定点,固定点在赛道的横向间距不大于1.2m, 固定点共817个。固定点较均匀地分布于赛道表面,也使得下滑力均匀地传递给主体结构。单个固定点分担的下滑力最大为25kN。固雪点作法详见图12。

   图12中,不锈钢套筒选用S22053双向不锈钢,此型号不锈钢可焊性良好,能保证与面板的焊接质量;屈服强度大于295MPa [10],使套筒在螺栓压力作用下不破坏;具有优秀的耐氯化物腐蚀性能,可使套筒在长期人造雪水浸泡下不被腐蚀。高强螺栓为10.9级M16高强螺栓,表面镀镉使螺栓不受融雪盐水的腐蚀。疏水垫压板尺寸105×500,利用螺栓拉力压紧疏水垫,使其在下滑力作用下不移动,压板设置加劲肋以保证压板在疏水垫反力作用下不变形。在非赛时情况下,将高强螺栓、压板及疏水垫全部取走,用不锈钢螺栓封闭套筒,从而保证了非赛时赛道表面的光滑。

   在雪与疏水垫之间设置一层固雪网,如图13所示。固雪网的材料为聚丙烯纱,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的特点。固雪网的作用是将雪固定在赛道上。固雪网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固雪点的压板上,将雪的下滑力通过高强螺栓传递给主结构。

图13 固雪点与固雪网

   图13 固雪点与固雪网  

    

4 结论

   (1)首钢滑雪大跳台为异型结构,荷载较大,跨度大,竖向构件倾斜,桁架有曲度,设计难度较大。

   (2)采用MIDAS Gen软件对V型柱进行屈曲分析,反算出柱准确的计算长度。

   (3)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得到极限荷载是荷载标准值的2.9倍,满足规范K>2的要求。

   (4)根据节点的特点,选用不同软件对节点进行有限元及多尺度分析。

   (5)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出:大跳台结构无论强度还是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6)在保证赛道光滑的前提下,开创性地将雪固定在钢板赛道上。

   (7)在此大跳台已成功举办测试赛,结构体系与固雪系统经受住了雪及压雪车的考验,可为将来其他跳台的建设提供设计及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1] 张琳,朱忠义,王哲,等.哈尔滨万达滑雪场钢结构方案优化设计[J].建筑结构,2017,47(18):32-36.
[2] JACOB.科伦滑雪跳台[J].设计,2013(6):238-239.
[3]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钢滑雪大跳台:台前与幕后的故事[J].世界建筑,2020(1):115-120.
[4] 汪明,崔芳,伍敏.计算长度系数反推法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14):59-61.
[5]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6] 张丽,徐国彬.国家大剧院超级椭球穹顶的稳定性分析[J].钢结构,2003,18(2):5-6,15.
[7]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 陈斌,刘朝,李文川.T形节点多尺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6,31(8):54-57.
[9]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10] 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CECS 410—201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Structural design and key points analysis of Big Air Shougang
YANG Wentao WANG Xiangrong WANG Chao GUO Facheng
(CCT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Abstract: Big Air Shougang has a special shape, complex structure and large load, and the main structure is steel truss structure. The eight V-shaped columns in the middle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buckl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ritical force and back calculate the calculated length of the columns, so as to accurately check the strength of the columns. Big Air Shougang belongs to a long-sp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ABAQUS software was used to carry out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so as to master the whole change process of its strength, stability, stiffness and other properties, and make the structure have enough safety. For important nodes, ABAQUS and MIDAS Gen software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rength of nodes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the same strength connection with members; through detachable connection, the snow fixing net was eff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achieves the snow fixing effect, but also does not change the track surfac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use of Big Air Shougang after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Keywords: Big Air Shougang; V-shaped column design; buckling analysi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complex node analysis; snow fixation design
782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