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引用文献:

杨金尤 雷金波 万梦华 周星 陈科林. 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分析[J]. 建筑结构,2019,49(21):129-134,53.

Yang Jinyou Lei Jinbo Wan Menghua Zhou Xing Chen Kelin. Analysis on load-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pipe pile with cap and holes[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21):129-134,53.

作者:杨金尤 雷金波 万梦华 周星 陈科林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萍乡市碧桂园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为探索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对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和三种开孔方式的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各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桩身轴力、桩周土压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等承载性状。试验结果验证了桩身开孔能让超孔隙水主动进入管桩内腔,从而降低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抗剪强度,更有利于发挥桩土体分担荷载的作用,减小复合地基总沉降,以及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成果能为有孔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基础,并对其应用推广和优化设计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带帽有孔管桩 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作者简介:雷金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18979103608@189.cn。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8048,5176804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1BAB206059);江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GJJ14527)。

0 引言

   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管桩适用于处理路堤荷载作用的深厚软土地基[1,2,3],但在其静压沉桩过程中,桩周软黏土体将产生很高的超孔隙水压力,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4,5]。为减少这种沉桩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对现有常规混凝土管桩结构进行改造,提出有孔管桩技术[6,7,8,9],并将其代替无孔管桩,应用于高速公路深厚软基处理工程中,形成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介于目前有孔管桩还没有工程应用实践,为探讨这种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特性,本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手段,对其荷载沉降、桩身轴力、桩周土压力以及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等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并与带帽无孔管桩作对比分析。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装置和试验材料

(1)软土地基模型

   在尺寸2.0m×2.0m×0.01m钢板上焊制尺寸1.5m×1.5m×1.5m角钢架,钢架每侧围挡由2块尺寸1.5m×0.5m×0.01m钢化玻璃构成,见图1(a)。试验土体取自南昌周边软土地区,运至室内后,经风干、捣碎等系列处理,将粒径小于10mm的土体放入搅拌机并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土体含水率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0]划分软土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35%的标准。按照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和预压固结的方法,制备软土地基,同时在填土过程中埋设好土体内部土压力盒,见图1(b)。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试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表1 试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图1 模型箱与软土地基

   图1 模型箱与软土地基

    

(2)垫层

   垫层材料选用中砂,厚度取100mm。

(3)载荷板

   荷载板是尺寸为400mm×400mm×10mm的钢板,并钻有3个直径为10mm小孔,以便沉降标穿过。

(4)模型桩

   模型桩采用PVC管,桩长为800mm,外径63mm,壁厚3mm。桩身间隔200mm进行钻孔,孔径20mm。模型桩类型如下:带帽无孔管桩、星状孔、单向对穿孔和双向对穿孔三种开孔方式的带帽有孔管桩,如图2所示。桩帽采用尺寸200mm×200mm×15mm有机玻璃,通过强力胶与管桩粘结形成带桩帽管桩,如图3所示。

图2 桩身布孔方式

   图2 桩身布孔方式

1.2 量测设备和测点布置

(1)土压力盒

   选用LY-350型应变式微型土压力盒,量程范围为0~0.2MPa。共布置土压力盒m1~m12共12个,其平面布置如图4所示。

(2)应变片

图3 带帽管桩模型

   图3 带帽管桩模型

    

   应变片规格参数为:栅长×栅宽为3mm×2mm;电阻为120.0Ω;灵敏系数为2.06;精度等级为A级。对应变片做好防潮防护处理,沿桩身两侧对称粘贴应变片,如图5所示。

(3)沉降标与百分表

   设置3个沉降标,与百分表配合来分别测量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在桩顶设置1套,在桩间土设置2套,百分表量程为20mm。沉降标与百分表如图6所示。

(4)数据采集系统

   采用2台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与电脑连接,自动采集土压力盒和桩身应变片的数据。应变测试仪如图7所示。

1.3 试验方法

(1)静压沉桩

   沉桩前,在桩身每隔10cm作一颜色标记,并用透明胶带密封桩底部,以防土塞。采用静压沉桩方法,控制速度5cm/min左右缓慢下沉。当桩帽距离土体10cm时暂停沉桩,埋设好桩帽下和桩帽间的土体表面土压力盒,之后继续沉桩,直至桩帽与土体表面接触。在土体和桩帽表面铺设垫层,垫层上放置加载板。沉桩过程中注意保持桩身竖直,防止桩体偏斜。


    

图4 土压力盒布置图

   图4 土压力盒布置图

    

图5 电阻应变片布置及粘贴实物图

   图5 电阻应变片布置及粘贴实物图

    

图6 沉降标与百分表

   图6 沉降标与百分表

    

图7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图7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2)静载荷试验

   按照《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 50783—2012)[11]进行静载荷试验,采用静压堆载方案加载。加载等级8级,分别为:300,600,900,1 200,1 500,1 800,2 100,2 400N。堆载重物选用标准砝码块(每块质量为5.1kg,重量约50N),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如图8所示。

2 数值分析

2.1 数值模型

   以室内模型试验为依据,利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无孔管桩、三种开孔方式的有孔管桩数值计算模型。其中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型如图9所示。

2.2 材料本构关系

   带帽桩和载荷板采用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模型,土体和砂垫层采用Morh-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土体、带帽桩、砂垫层、载荷板的模型材料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材料参数   

表2 模型材料参数

2.3 接触问题

   在FLAC3D中提供了接触面单元,用来模拟一定受力条件下两个接触的表面产生的错动滑移、分开与闭合。土体与砂垫层之间的接触可以看作两个不同土层的连接,直接使用Attach命令连接,不需要建立接触面。带帽桩与砂垫层、土体以及载荷板与砂垫层的接触表面会产生错动滑移,因此采用“移来移去”法建立接触面。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三维数值模型如图10所示。

2.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为:垫层上表面为自由边界,土体底面固定约束3个方向的位移,土体4个侧面约束法向位移。

图8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图8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图9 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型

   图9 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型

    

图1 0 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三维数值模型

   图1 0 带帽双向对穿有孔管桩三维数值模型

    

   初始条件:本文采用改变参数的弹塑性求解法来生成初始地应力场。

   图11(a)为土体在Z方向的初始地应力SZZ云图。土体中的初始地应力场呈层状,在同一深度处初始地应力的大小相同,土层表面的初始地应力为0,土层初始地应力从上到下,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同时,采用渗流模式,并设置单元为各向同性渗流模型,对超孔隙水压力进行分析。图11(b)为初始孔压场云图。土层表面的初始孔压为0,初始孔压从上到下,随着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同一深度处初始孔压的大小相同。

2.5 加载条件

   加载分为自重荷载和外部加载两个部分,自重荷载通过施加一个重力加速度实现,外部荷载采用应力加载方式,按静荷载试验在载荷板上分8级逐级加载,应力加载分级如表3所示。

   在加载之前,通过“Set fluid on”命令打开渗流计算,通过“solve age 2.592e5”命令设置求解的动态计算时间为2.592×105s进行计算,模拟室内模型试验中沉桩后至加载前的3d休止期。加载前土体的应力云图和孔压场云图,如图11(c),(d)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休止期期间,土体应力相比初始状态稍有变化,但变化不大。而孔压场的变化却比较大,桩身一定范围内孔压场分界面下移,这种变化在桩身开孔附近尤为明显,这说明桩身开孔能够加快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从而加速土体固结。

   表3 应力加载分级   

表3 应力加载分级

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是否一致,现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3.1 荷载-沉降曲线分布特征

   各桩型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Q-S)曲线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如图12所示。由各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对比(图12)可知,相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的荷载-沉降曲线更为平缓。在加载前期,模型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斜率较小,随着荷载的斜率逐渐增大,而数值模拟的荷载-沉降曲线斜率的变化则不明显。由表4可知,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都显示:无孔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单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星状孔桩型复合地基>双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说明桩身开孔能够减小复合地基沉降,但数值模拟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比模型试验偏小。对比表5中有孔桩型复合地基相对无孔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减小率可以发现,双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相对无孔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减小率最大,星状孔桩型复合地基次之,单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最小。数值模拟得出的星状孔桩型复合地基和单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减小率与模型试验的结果相差不大,而数值模拟得出的双向对穿孔桩型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减小率偏小。

   表4 各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mm   

表4 各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mm

   表5有孔桩型复合地基相对无孔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减小率   

表5有孔桩型复合地基相对无孔桩型复合地基总沉降减小率

3.2 桩身轴力分布特征

   由于各桩型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加载等级较多,现仅选择第4级荷载(Q=1 200N)和第8级荷载(Q=2 400N)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的桩身轴力进行对比分析,如图13所示。

   从图13中可以看出,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所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身轴力随深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为上大下小。在第4级荷载(Q=1 200N)下,数值模拟的桩身轴力曲线与模型试验的桩身轴力曲线非常接近,而第8级荷载(Q=2 400N)下数值模拟所得到的结果比模型试验的偏大,且在深度h=0.1m处相差最大。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因为模型试验中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大,土体的状态随之变化,且这种变化较为复杂,在数值模拟中难以准确反映导致的。

图1 1 初始及加载前土体及孔压场云图

   图1 1 初始及加载前土体及孔压场云图

    

图1 2 各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Q-S)曲线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图

   图1 2 各桩型复合地基荷载-沉降(Q-S)曲线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图

    

   在各桩型复合地基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取第4级荷载(Q=1 200N)和第8级荷载(Q=2 400N)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桩帽间土体土压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如图14所示。由图14中可以发现,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所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帽间土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相比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所得到的桩帽间土体压力偏小,且在较大荷载等级下这种差异表现更明显。

3.4 桩土荷载分担比与桩土应力比对比

   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了复合地基中桩和土的应力、荷载分担情况。图15和图16分别为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的对比。

图1 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身轴力对比

   图1 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身轴力对比

    

   从图15中可以看出,数值模拟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相对模型试验偏大,而土体荷载分担比相对模型试验偏小,且这种差异在加载后期更为明显,但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相应地,数值模拟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也比模型试验结果偏大,从图16中也可以看出,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得到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图15,16中数值解与试验结果存在差异性,主要是因为数值模拟时土参数取值的选取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但两者所反映出的规律基本一致。

图1 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帽间土压力对比

   图1 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帽间土压力对比

    

图1 5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对比

   图1 5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对比

 图1 6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

   图1 6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   

4 结论

   (1)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相比于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总沉降减小,说明了桩身开孔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的程度与桩身开孔方式有关。

   (2)相同级竖向荷载作用下,各桩型复合地基桩身轴力均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各桩型复合地基桩身轴力随着荷载增大而增大,且达到一定荷载时增长速率变缓,且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桩身轴力最大值要略小于带帽无孔管桩复合地基桩身轴力。

   (3)各桩型复合地基桩帽下土体表面土压力比桩帽间土体表面土压力明显要小,表明桩帽间土体与桩体共同承担上部竖向荷载,而桩帽下土体仅承担小部分桩帽传递的荷载。

   (4)有孔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小于无孔桩型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这主要是因为桩身开孔加快了桩周土体的固结,使得桩间土体承载力提高,桩间土体分担了更多的荷载,从而减小了桩体的受力,且这种作用与桩身开孔方式有关。

   受试验条件的限制,本文只做了单桩试验,复合地基群桩的荷载传递特性较单桩要复杂很多,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1]高成雷,凌建明,杜浩,等.拓宽路堤下带帽刚性疏桩复合地基应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2):354-361.
[2]夏唐代,王梅,寿旋,等.筒桩桩承式加筋路堤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9):1929-1936.
[3]雷金波,徐泽中,姜弘道,等.PTC型控沉疏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52-656.
[4]雷瑜,张震,孔庆哲.高速铁路路基工程PHC桩沉桩挤土效应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0,27(9):9-14.
[5]李国维,边圣川,陆晓岑,等.软基路堤拓宽静压PHC管桩挤土效应现场试验[J].岩土力学,2013,34(4):1089-1096.
[6]刘智.有孔管桩静压沉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
[7]黄小波,雷金波,陈科林,等.有孔管桩极限承载力试验[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4,28(3):83-87.
[8]乐腾胜,雷金波,周星,等.有孔管桩静压沉桩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室内模型试验分析[J].工业建筑,2016,46(4):83-87.
[9]陈科林,雷金波.有孔管桩开孔应力集中系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36(4):1078-1084.
[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11]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 50783—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Analysis on load-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pipe pile with cap and holes
Yang Jinyou Lei Jinbo Wan Menghua Zhou Xing Chen Keli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Bridge & Tunnel Engineering Co.,Ltd.,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Pingxiang City Country Garden Investment Co.,Ltd.)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loa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pipe pile with cap and holes,the model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arried out on pip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cap as well as pipe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cap and holes( with three kinds of hole opening styles). The bearing behaviors such as load settlement,pile axial force,pile surrounding soil pressure,pile-soil load sharing ratio and pile-soil stress ratio we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opening of the pile body allows the super-porous water to actively enter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ipe pile,thereby reducing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oil and improving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oil,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ole of the pile-soil sharing load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total settlement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ncreas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of pipe piles with cap and holes,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its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Keywords: pipe pile with cap and hole; composite foundation; load transfer;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62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