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DBJ/T 15-151—2019) 基本思路及其工程应用

引用文献:

韩小雷 黄狄昉 季静 林哲 李建乐 邱焱坤.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DBJ/T 15-151—2019) 基本思路及其工程应用[J]. 建筑结构,2019,49(17):70-76.

Han Xiaolei Huang Difang Ji Jing Lin Zhe Li Jianle Qiu Yankun. Basic idea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DBJ/T 15-151—2019)[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17):70-76.

作者:韩小雷 黄狄昉 季静 林哲 李建乐 邱焱坤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微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构件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已被世界各国规范广泛接受, 但该方法无法准确回答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是否倒塌。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DBJ/T 15-151—2019) 提出一套与我国抗震规范体系接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小震构件承载力设计, 大震构件承载力和变形复核。该方法建立了构件破坏形态划分准则和不同构件性能水准下位移角限值确定方法;建立了构件性能水准与构件破坏程度的对应关系, 使构件性能水准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根据大震作用下构件最大位移角, 判断构件损坏程度和结构是否倒塌。通过一栋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连体结构抗震设计, 计算大震作用下构件的弹塑性变形及承载力, 评估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仅通过小震作用下结构整体指标无法准确评估复杂结构在大震下的安全性, 在构件层次对变形和承载力进行复核, 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关键词:抗震性能设计 构件变形 钢筋混凝土结构 构件位移角限值
作者简介:韩小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mail:xlhan@scut.edu.cn。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A03031330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221)。

0 引言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1] (简称《抗规》) 采用“三水准, 两阶段”的承载能力设计方法, 即小震作用下进行构件承载力设计和采取构造措施;大震作用下控制结构层间位移角, 防止结构倒塌。最大层间位移角常出现在结构中上部, 主要是引起结构的P-Δ效应, 与构件受力变形关系不大, 无法直接反映构件的受力大小、损坏程度和结构是否倒塌。研究发现[2], 大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接近《抗规》要求时, 仅部分连梁或框架梁屈服, 且塑性变形较小, 大多数构件处于弹性状态, 距倒塌状态相差很远, 反映出大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控制参数。结构受力、变形最大的位置常出现在结构底部或刚度突变处, 近年有学者对比在同等条件下中国和美国规范的设计结果[3], 发现中国规范在结构刚度和主要受力构件配筋量方面均比美国规范要求严格。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4] (简称《高规》) 提出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除沿用《抗规》小震承载力设计和构造措施的方法外, 提出中震、大震弹性或不屈服的承载力复核, 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BJ 15-92—2013) [5] (简称《广东省高规》) 也提出类似的中震、大震承载力设计方法, 目的是对中震、大震作用下构件进行承载力加强。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 中震、大震承载力复核与小震设计进行包络后, 可能导致不满足“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墙弱连梁”等抗震设计原则, 即结构在大震下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屈服机制; 2) 无法真实反映大震作用下结构的损坏程度和是否会发生倒塌。

   广东省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 (DBJ/T 15-151—2019) [6] (简称《广东省抗规》) 以控制构件在强震作用下的最大弹塑性变形为核心, 提出一套与我国抗震规范体系接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即沿用《抗规》小震承载力设计的方法, 不控制中震下的结构性能, 增加大震作用下延性构件变形复核和脆性构件承载力复核, 称为“小震设计、大震复核”, 可以在小震弹性设计的基础上, 通过大震弹塑性复核, 发现结构薄弱部位并进行加强, 消除工程师对某些重要构件安全性的疑虑。主要取得了以下4个关键技术突破:

   (1) 通过试验回归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 得到梁、柱、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准则和对应不同性能水准的构件位移角限值[7,8,9]

   (2) 建立了构件位移角限值与构件损坏程度的对应关系, 使构件位移角限值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10]

   (3) 基于23万多条世界各国的强震记录, 通过分类、统计得到分别适用于Ⅰ, Ⅱ, Ⅲ, Ⅳ类场地的地震波库[11,12]

   (4) 提出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的宏观模型和计算参数[10]。基于宏观纤维模型, 对85个梁、柱、剪力墙构件试验结果进行计算模拟,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20%;对足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进行计算模拟,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5%~35%, 提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合理可靠。

1 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广东省抗规》在《抗规》与《高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中、大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方法, 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构件变形-构件损坏程度的对应关系, 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多目标的、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 以下进行详细介绍。

1.1 抗震性能设计框架

   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其特点是:1) 可以根据建筑的重要性、抗震设防烈度、震后允许损失程度等因素综合选择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2) 通过小震承载力设计和构造措施, 确保结构正常使用;通过基于构件的大震承载力 (脆性构件) 和变形 (延性构件) 复核, 确保结构大震下损失可控、结构安全。3) 取消中震承载力设计, 可以避免小震、中震包络设计后, 出现不合理的结构屈服机制。

图1 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设计流程

   图1 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设计流程

    

1.2 抗震性能水准与性能目标

   抗震性能目标是指在不同地震水准下结构需要达到的抗震性能水准, 《广东省抗规》中规定的与抗震性能目标对应的最低抗震性能水准如表1所示。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表1


地震水准

性能目标

A
B C D

小震
1 1 1 1

大震
2 3 4 5
 

   

1.3 构件破坏形态及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构件的性能状态与构件变形密切相关。《广东省抗规》基于大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低周往复试验结果[7,8,9,10], 根据中国现行规范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状态划分为“无损坏”、“轻微损坏”、“轻度损坏”、“中度损坏”、“比较严重损坏”、“严重损坏”及“倒塌”7个抗震性能水准, 并提出对应的6个构件变形限值θ1θ6。如图2所示, 通过构件的力-位移角 (V-θ) 骨架曲线的3个关键性能点 (屈服点、极限承载力退化20%点与丧失承载能力点) 提出各性能状态变形限值的确定方法, 其中3个关键性能点分别对应“无损坏”、“比较严重损坏”、“严重损坏”三个关键性能状态, 而“轻微损坏”、“轻度损坏”和“中度损坏”的塑性位移角限值分别取“比较严重损坏”塑性位移角限值 (θ5-θ1) 的0.25, 0.50, 0.75倍, 即 θ2=0.25 (θ5-θ1) , θ3=0.5 (θ5-θ1) , θ4=0.75 (θ5-θ1)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的剪跨比λ和弯剪比m, 将构件破坏形态划分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和剪切破坏, 如表2~4所示。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的轴压比、弯剪比和配筋率等的不同, 对应于6个构件性能状态的位移角限值如表5~7所示, 其中B1~B6, C1~C6, SW1~SW6分别表示梁、柱和剪力墙在对应构件性能水准下的最大位移角限值。

  

图2 构件抗震性能水准及变形限值

   图2 构件抗震性能水准及变形限值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形态划分准则 表2


破坏形态
剪跨比 弯剪比

弯控
λ≥2.0 m≤1.0

弯剪控

1.0≤λ<2.0
m≤0.5λ

λ≥2.0
1.0<m≤0.5λ

剪控
其他

   注:弯控表示弯曲破坏控制, 弯剪控表示弯剪破坏控制, 剪控表示剪切破坏控制。

 

   钢筋混凝土柱破坏形态划分准则 表3


破坏形态
剪跨比 弯剪比

弯控
λ≥2.0 m≤0.6

弯剪控

λ≥2.0
0.6<m≤1.0

2>λ≥1.4
m≤1.0

剪控
其他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划分准则 表4


破坏形态
剪跨比 弯剪比

弯控
λ≥1.5 m≤1.0

弯剪控

1.2≤λ<1.5
m≤3.3λ-3

λ≥1.5
1.0<m≤2.0

剪控
其他
 

    

   钢筋混凝土梁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表5


构件参数

性能水准

无损坏
轻微
损坏
轻度
损坏
中度
损坏
比较严
重损坏
严重
损坏



m
ρv B1 B2 B3 B4 B5 B6

≤0.2
≥0.012 0.004 0.016 0.024 0.031 0.039 0.044

≥0.8
≥0.012 0.004 0.018 0.029 0.039 0.049 0.054

≤0.2
≤0.001 0.004 0.010 0.011 0.013 0.014 0.017

≥0.8
≤0.001 0.004 0.012 0.016 0.020 0.024 0.029




m
ρsv B1 B2 B3 B4 B5 B6

≤0.5
≥0.008 0.004 0.009 0.014 0.019 0.024 0.026

≥2.5
≥0.008 0.004 0.007 0.009 0.012 0.014 0.016

≤0.5
≤0.000 5 0.004 0.007 0.009 0.012 0.014 0.016

≥2.5
≤0.000 5 0.004 0.005 0.007 0.008 0.009 0.012
 

   注:1) 对于表中未列出的构件参数, 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方法得到相应的位移角限值; 2 ) 当构件具有多种可能的破坏形态时, 则采用表中所列的较小值; 3 ) ρv为梁、柱或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体积配箍率, ρsv为梁箍筋面积配箍率。

   钢筋混凝土柱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表6


构件参数

性能水准

无损坏
轻微
损坏
轻度
损坏
中度
损坏
比较严
重损坏
严重
损坏



n
ρv C1 C2 C3 C4 C5 C6

≤0.1
≥0.021 0.004 0.018 0.027 0.037 0.046 0.056

=0.6
≥0.021 0.004 0.013 0.018 0.022 0.027 0.030

≤0.1
≤0.001 0.004 0.015 0.022 0.029 0.036 0.042

=0.6
≤0.001 0.004 0.009 0.011 0.012 0.013 0.014




n
m C1 C2 C3 C4 C5 C6

≤0.1
≤0.6 0.003 0.013 0.020 0.026 0.033 0.040

=0.6
≤0.6 0.003 0.009 0.011 0.014 0.016 0.018

≤0.1
≥1.0 0.003 0.011 0.016 0.021 0.026 0.028

=0.6
≥1.0 0.003 0.008 0.009 0.011 0.012 0.014
 

   注:1) 对于表中未列出的构件参数, 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方法得到相应的位移角限值; 2 ) 当构件具有多种可能的破坏形态时, 则采用表中所列的较小值; 3 ) n为轴压力系数, n大于0.6时, 钢筋混凝土柱位移角限值为表中n等于0.6的数值乘以2.5 (1-n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表7


构件参数

性能水准

无损坏
轻微
损坏
轻度
损坏
中度
损坏
比较严
重损坏
严重
损坏



n
ρv SW1 SW2 SW3 SW4 SW5 SW6

≤0.1
≥0.025 0.003 0.011 0.016 0.022 0.025 0.028

=0.4
≥0.025 0.003 0.010 0.013 0.017 0.020 0.022

≤0.1
≤0.004 0.003 0.008 0.010 0.011 0.013 0.015

=0.4
≤0.004 0.003 0.007 0.008 0.009 0.010 0.011




n
m SW1 SW2 SW3 SW4 SW5 SW6

≤0.1
≤0.5 0.003 0.010 0.013 0.017 0.020 0.021

=0.3
≤0.5 0.003 0.008 0.011 0.013 0.015 0.016

≤0.1
=2.0 0.003 0.008 0.010 0.011 0.013 0.015

=0.3
=2.0 0.003 0.007 0.008 0.010 0.011 0.013
 

   注:1) 对于表中未列出的构件参数, 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方法得到相应的位移角限值。2) 当构件具有多种可能的破坏形态时, 则采用表中所列的较小值。3) 弯控轴压力系数n大于0.4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位移角限值为表中n等于0.4的数值乘以1.7 (1-n;弯剪控轴压力系数n大于0.3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位移角限值为表中n等于0.3的数值乘以1.4 (1-n

 

1.4 不同结构性能水准下的构件设计方法

   结构承载力与结构延性是可以互补的, 重要性较高或震后易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建筑, 可以选择较高的性能目标, 保证其承载力, 适当降低延性要求;一般建筑可选择较低的性能目标, 放宽对承载力的要求, 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延性, 并控制变形量。结构抗震性能水准1, 2可采用弹性计算,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4, 5应采用弹塑性计算,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3可采用弹性计算或弹塑性计算。

   根据重要性可将构件分为三类:1) 关键构件; 2) 普通竖向构件及重要框架梁; 3) 一般框架梁、连梁等耗能构件。脆性破坏的构件应采用承载力设计, 延性破坏的构件可采用承载力设计或变形设计。承载力设计可分为弹性设计、不屈服设计、极限设计、最小截面设计等4种方法, 变形设计通过控制构件位移角来控制构件损坏程度, 详见表8。承载力设计公式见式 (1) ~ (7) , 变形设计公式见式 (8) 。

   构件设计方法 表8


结构抗震
性能水准
截面
类型
关键构件 普通竖向构件和
重要水平构件
耗能构件

1

正截面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斜截面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2

正截面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不屈服设计

斜截面
弹性设计 弹性设计 不屈服设计

3

正截面
不屈服设计或变形复核 (B2, C2, SW2) 不屈服设计或变形复核 (B3, C3, SW3) 极限设计或变形复核 (B5)

斜截面
弹性设计 不屈服设计 极限设计

4

正截面
变形复核
(B3, C3, SW3)
变形复核
(B4, C4, SW4)
变形复核 (B6)

斜截面
不屈服设计 极限设计 最小截面设计

5

正截面
变形复核
(B3, C3, SW3)
变形复核
(B5, C5, SW5)
变形复核 (B6)

斜截面
不屈服设计 最小截面设计 最小截面设计

    

1.4.1 弹性设计

   小震弹性设计表达式为:

   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SwkRd/γRE (1)

   式中:γG, γEh, γEv, γw分别为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分项系数;SGE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Ehk, SEvk分别为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Swk为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为风荷载组合值系数;Rd为构件承载力设计值;γRE为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大震弹性设计表达式为:

   γGSGE+γEhSEhk*+γEvSEvk*Rd/γRE (2)

   式中S*Ehk, S*Evk分别为不考虑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1.4.2 不屈服设计

   大震不屈服设计表达式见式 (3) 。水平长悬臂结构和大跨度结构中的关键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 (4) 的规定, 斜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 (2) 的规定。

   SGE+SEhk*+0.4SEvk*Rk (3) SGE+0.4SEhk*+SEvk*Rk (4)

   式中Rk为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构件承载力标准值。

1.4.3 极限设计

   大震极限设计表达式见式 (5) 。大震水平长悬臂结构及大跨度结构中的关键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 (6) 规定, 斜截面承载力应符合式 (3) 的规定。

   SGE+SEhk*+0.4SEvk*Ru (5) SGE+0.4SEhk*+SEvk*Ru (6)

   式中Ru为按材料强度平均值计算的构件承载力极限值, 对应于试验中得到的承载力最大值。

1.4.4 最小截面设计

   大震最小截面设计表达式见式 (7) :

   VGE+VEk*0.15fckbh0 (7)

   式中:VGE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构件剪力;V*Ek为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构件剪力, 不考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fck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为构件截面宽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VGE, V*Ek可按弹塑性计算结果取值, 也可偏于安全地按等效弹性方法计算结果取值。

1.4.5 变形校核

   构件变形设计表达式为:

   δ[δ] (8)

   式中:δ为构件在指定地震水准下的变形需求;[δ]为与构件允许破坏程度对应的构件位移角限值。

2 工程应用

   以一栋双塔连体超限高层建筑为例, 论述《广东省抗规》的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如图3所示, 某钢筋混凝土双塔连体结构位于广州南沙自贸区, 地下3层, 北塔地上34层, 结构高度为149.5m, 南塔地上25层, 结构高度为104.5m,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0.1g) , 场地类别为Ⅲ类, 总建筑面积为116 172m2

   北塔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转换层位于3层, 转换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南塔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位于3层及18~26层, 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结构平面在22层 (79.7m) 收进约30%, 在26层 (104.5m) 收进约42%。结构模型及各平面示意图见图4, 20层连体部分结构平面图见图5。

 

图3 建筑外观图

   图3 建筑外观图

    

图4 结构模型及各平面示意图

   图4 结构模型及各平面示意图

 

图5 20层连体部分结构平面图及关键构件编号

   图5 20层连体部分结构平面图及关键构件编号

       

2.2 超限情况和受力特点

   工程存在复杂连接、尺寸突变、构件间断和扭转严重等不规则项, 属于特别不规则超限高层建筑。由于两塔楼结构形式不同且高度相差很大, 结构沿高度向北侧收进, 导致结构扭转严重, 经反复调整结构布置, Y向扭转位移比仍然达到1.88。

2.3 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取为C级, 对应于小震和大震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分别为1和4, 构件设计方法如表9所示。

   结构与构件的性能水准 表9


地震作用
小震 大震

结构性能水准
1 4

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
1/800 1/120

关键构件

底部加强区剪力墙
弹性设计 抗剪不屈服设计, 压弯位移角不超过SW3

底部加强区框架柱
弹性设计 抗剪不屈服设计, 压弯位移角不超过C3

框支框架
弹性设计 抗剪不屈服设计, 位移角不超过B3, C3

连体底层和顶层及其相邻层的剪力墙、框架柱和框架梁
弹性设计 抗剪不屈服设计, 位移角不超过B3, C3, SW3

普通竖向
构件和重
要水平
构件

非底部加强区
剪力墙
弹性设计 抗剪最小截面设计, 压弯位移角不超过SW4

非底部加强区
框架柱
弹性设计 抗剪最小截面设计, 受弯位移角不超过C4

耗能构件

框架梁
弹性设计 抗剪最小截面设计, 受弯位移角不超过B5

连梁
弹性设计 抗剪最小截面设计, 受弯位移角不超过B6

体型收进层 (21, 26层) 、连体层 (3, 18~26层) 楼板
弹性设计 抗剪不屈服设计, 抗弯不屈服设计

    

2.4 结构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

   小震弹性分析采用ETABS和YJK程序;大震弹塑性计算采用PERFORM-3D程序, 钢筋按结构初步设计的配筋进行输入。梁、柱采用纤维模型, 沿长度方向划分3个单元, 两端单元为假定的塑性铰区, 长度取0.5倍截面高度, 中部单元为非塑性区, 采用弹性梁单元进行模拟。剪力墙采用多垂直杆元模型 (MVLEM) , 对重要楼层, 如底部加强区、截面变化、承载力突变及连体部分附近楼层的剪力墙, 沿高度划分2~3个单元, 一般楼层的剪力墙沿高度划分1个单元。为了模拟连体部分框架梁轴向力及楼板应力, 采用分块刚性楼板模型, 对南塔与北塔分别设置刚性楼板, 连体部分楼板采用弹性壳单元模拟。按规范选取7条地震波进行输入, 包括5条天然波 (GM1~GM5) 和2条人工波 (GM6~GM7) , 分别按X向、Y向为主方向 (主次方向地震波峰值比例为1∶0.85) 进行双向地震输入弹塑性时程分析。  

   计算结果显示, 小震作用下各项控制性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构件没有超筋现象, 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大震作用下, 构件抗剪满足表9设定的承载力要求。竖向构件基本处于“无损坏”或“轻微损坏”状态, 框架梁大部分处于“轻微损坏”状态, 少部分进入“轻度损坏”状态;破坏较严重的连梁集中在连体两侧。图6为位移角最大的剪力墙、柱和梁在最不利地震输入主方向下的位移角时程图, 如图所示, 位移角最大的剪力墙为首层剪力墙SSW1, 处于“无损坏”状态;位移角最大的框架柱为20层框架柱SKZ3, 位于“轻度损坏”状态;位移角最大的框架梁为18层框架梁SKL4, 其变形超过B4, 达到“比较严重损坏”状态; 21层连梁NLL1位移角接近B5, 位于“比较严重损坏”状态。

 

图6 变形最大构件位移角时程

   图6 变形最大构件位移角时程

  

2.5 关键构件性能水准的复核

   计算结果表明, 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 在Y向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 位于连体部分的20层扭转位移比达到1.88, 远超出规范限值, 结构整体扭转将导致北塔、南塔远离刚心的角部框架柱NKZ1, NKZ4, SKZ3, SKZ4及SKZ5 (图5) 受到很大剪力, 可能产生较大变形而导致严重破坏。

   根据设定的性能目标, 大震作用下上述框架柱应满足抗剪不屈服, 压弯位移角应小于C3。由表10可见, 柱抗剪承载力均满足不屈服要求;由图7可见, 在Y向为主方向的大震作用下, NKZ1, NKZ4和SKZ5均处于“无损坏”状态, SKZ3, SKZ4分别处于“轻度损坏”和“轻微损坏”状态, 说明虽然结构整体扭转位移比较大, 但构件的受力和变形均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从构件层次论证了结构的安全性。

   大震下关键构件抗剪承载力校核/kN 表10


构件
编号
地震
方向

大震作用下剪力
不屈服
承载力

GM1
GM2 GM3 GM4 GM5 GM6 GM7 平均值

NKZ1

X
361 381 336 330 342 356 337 349 6 122

Y
300 340 279 233 255 273 288 281 6 207

NKZ4

X
280 301 254 245 267 293 245 269 5 967

Y
267 260 247 293 274 301 317 280 6 017

SKZ3

X
464 409 371 517 362 426 421 424 1 927

Y
703 718 690 729 704 721 722 712 1 879

SKZ4

X
249 228 259 270 243 263 259 253 1 123

Y
322 349 309 346 315 342 364 335 1 120

SKZ5

X
269 249 257 283 242 271 282 265 1 122

Y
248 285 244 231 237 229 219 242 1 117

   注:不屈服承载力为根据不屈服设计计算得到的抗剪承载力。

图7 在Y向为主方向的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位移角时程

   图7 在Y向为主方向的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位移角时程

    

3 结论

   (1) 通过一栋复杂超限高层连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展示了《广东省抗规》提出的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 根据小震作用下的宏观指标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不合理, 应根据大震作用下构件受力和变形, 判断结构损伤部位与构件损伤程度, 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

    

参考文献[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 季静, 肖新瑜, 崔济东, 等.基于变形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安全性评估[J].建筑结构学报, 2015, 36 (2) :62-69.
[3] 李梦珂, 卢啸, 陆新征, 等.中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对比[J].工程力学, 2015, 32 (6) :52-61.
[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 15-92—2013[S].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
[6]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规程:DBJ/T 15-151—2019[S].广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
[7] 韩小雷, 陈彬彬, 崔济东, 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变形性能指标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8, 39 (6) :1-9.
[8] 崔济东, 韩小雷, 龚涣钧, 等.钢筋混凝土柱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及其试验验证[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8, 46 (5) :593-603.
[9] 崔济东, 韩小雷, 季静, 等.RC梁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研究与试验验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8, 50 (6) :169-176.
[10] 韩小雷, 季静.基于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60.
[11] 韩小雷, 谢灿东, 季静, 等.长周期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选取[J].土木工程学报, 2016, 49 (6) :46-50.
[12] 韩小雷, 尤涛, 季静.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下降规律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8, 37 (9) :86-105.
Basic idea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DBJ/T 15-151—2019)
Han Xiaolei Huang Difang Ji Jing Lin Zhe Li Jianle Qiu Yank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Weiwa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bstract: Seismic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onent bearing capacity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building code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damage and collapse state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can not be reflected accurately by this method. A new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n line with Chinese seismic code system was proposed in Guangdong provincial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structure (DBJ/T 15-151—2019) : component bearing capacity design under frequently earthquake,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check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failure mode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deformation limit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performance levels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metho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 performance level and damage degree wa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component performance levels with specific physical meanings. By checking the max drift angles of components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damage degree of components and collapse state of structure can be evaluated.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of an extremely irregular twin-tower high-rise building was carried out by calculating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components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and then the damage of component and collapse resistance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 evidences that the seismic safety of complex structures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can not be evaluated correctly only through the structural indexes under frequent earthquake. Checking the deformation and bearing capacity in component level can provide more specific evaluation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s.
Keywords: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component deforma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rift angle limit of component
1365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