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度区某高层酒店结构方案比选

引用文献:

杜振宇 刘祖强 薛建阳 罗峥. 8度区某高层酒店结构方案比选[J]. 建筑结构,2019,49(12):68-72.

Du Zhenyu Liu Zuqiang Xue Jianyang Luo Zheng. Structure scheme comparison of a high-rise hotel in eight seismic degree area[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12):68-72.

作者:杜振宇 刘祖强 薛建阳 罗峥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8度区某高层酒店, 地下1层, 地上13层, 结构高度58.9m。因工程原有结构方案超出规范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 需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针对该高层较为复杂的建筑特性, 从抗震性能与经济性角度出发, 在框架-剪力墙、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及钢支撑-框剪结构方案中进行对比分析, 最终选择钢支撑-框剪结构作为结构设计方案, 从而使得该工程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 同时有效解决了结构的超限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 框架剪力墙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 钢支撑框剪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方案比选
作者简介:刘祖强, 博士, 副教授, Email:liuzuqiang0081@126.com。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44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2018JM512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6JK146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创新团队资助计划。

1 工程概况

   甘肃省武威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该地区拟建一座五星级高层酒店, 地下1层, 地上13层, 结构高度58.9m, 裙房主要屋面标高17.1m, 主楼建筑总长117m, 宽度22.2m。长宽比5.27 (>5.0) , 不满足高规[1]第3.4.3条规定;高宽比2.65 (<6.0) , 满足高规[1]第3.3.2条规定。根据建筑要求不设永久结构缝。塔楼框架柱自8层东侧开始逐层逐跨向上收进直至顶层。地下室层高6m, 1层层高6.2m, 2层层高5.4m, 3~4层商业部分层高5.2m, 设备层层高3.3m, 5层以上层高均为4.2m, 塔冠高度为10m。建筑效果图见图1。

图1 建筑效果图

   图1 建筑效果图

    

2 结构方案对比

2.1 结构方案

   因本工程主体结构高度超出8度区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 (58.9m>40m) , 为减少结构超限项并满足其抗震需求, 需要增设竖向抗侧构件。根据本工程抗震设防、建筑形体及平面布置情况, 针对上部主体结构提出以下3种方案:框架-剪力墙、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支撑-框剪结构。为便于观察, 将结构框架与剪力墙、钢支撑拆分展示, 如图2所示。

图2 各方案的上部结构构成

   图2 各方案的上部结构构成

    

   各方案主体结构平面主要柱距均为6, 8.4, 9m。框架梁截面宽度在1层为500mm, 在其他楼层为400mm;1~4层与裙楼连接处梁截面高度为1 100 mm, 且所有边框梁及1层其余梁的截面高度为800mm, 剩余梁截面高度均为700mm。主要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1) 框架-剪力墙方案

   框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塔楼部分矩形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 圆柱直径为1 000mm;裙房部分矩形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 圆柱直径为800mm。1~5层外围剪力墙墙厚为500mm, 其他楼层为400mm, 主楼投影范围内两端和转角处均布置剪力墙, 其厚度为300mm或400mm。1~3层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其他楼层为C40。

(2)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方案

   塔楼左端和门厅入口 (图3 (a) ) 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 其余为钢筋混凝土柱。塔楼底层矩形柱截面尺寸为1 000mm×1 000mm, 在2层、5层柱截面分别收进至900mm×900mm和800mm×800mm, 圆柱直径为1 000mm。裙房部分矩形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或850mm×850mm, 圆柱直径为1 000mm或800mm。1~6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其他楼层为C40, 型钢采用Q235级钢材。钢支撑为矩形截面BRB, 芯板材料采用Q235级钢材。按计算布置5种支撑, 屈服承载力分别为1 200, 2 200, 3 300, 4 200, 4 900kN。

(3) 钢支撑-框剪结构方案

   框架部分构件类型及其截面尺寸, 以及钢支撑类型均与钢支撑-混凝土框架方案相同, 所有楼层在主体结构投影范围内梁端及转角处布置400mm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1~4层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其他楼层为C40, 型钢采用Q235级钢材。

   剪力墙和BRB平面布置时, 除了要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外, 还要在以加强结构侧向刚度为目的的前提下尽量保证结构在X, Y向的动力特性相似, 使结构质心、刚心重合, 以降低扭转效应;立面布置时, 应避免刚度突变而形成薄弱层。为了在罕遇地震下具有更好的耗能性能并减小受力构件内力, 本工程BRB采用倒V形式进行布置。

2.2 结构超限判别

   为减少结构不规则项, 参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对本工程进行超限判别。针对本工程提出的三种结构方案, 平面凸出均超出30%且为细腰形, 存在平面凹凸不规则。框架-剪力墙方案地上5层侧向刚度小于上一层侧向刚度的70%, 且在Y向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在地上2层为1.30, 存在刚度突变及扭转不规则等超限问题。其他方面, 三种方案均满足规范要求。

2.3 整体计算结果对比

   本工程结构设计及小震弹性计算采用YJK软件完成。根据抗震规范[3]和荷载规范[4]对三种结构方案进行整体计算, 并分别统计了各方案的材料用量, 其结果见表1~3, 层间位移角曲线见图4。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扭转与平动周期比最大, 说明此结构方案的扭转效应大于其他方案;对于抗震规范[3]中最小剪重比不能低于3.2%的要求, 三种方案均满足;剪力墙可以很好地分担结构层间剪力, 但钢支撑-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几乎都布置在Y向, 导致框架柱在X向承受了较大的剪力;在进行小震偏拉验算时,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较其他方案受拉构件最少, 且拉力较小, 有利于结构受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根据规范插值计算为1/614, 框架-剪力墙和钢支撑-框剪结构的限值按规范取1/800, 各方案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要求。

    

   三种方案的整体计算结果对比 表1

    


计算结果
框架-
剪力墙
钢支撑-
混凝土框架
钢支撑-
框剪结构

周期/s

第一阶周期
1.45 1.50 1.46

第二阶周期
1.14 1.42 1.31

第三阶周期
0.95 1.24 1.06

结构周期比
0.65 0.83 0.72

最小剪重比

X
4.6% 5.0% 4.3%

Y
5.2% 4.8% 4.5%

框架柱剪力比

X
33% 43% 59%

Y
15% 47% 35%

框架柱倾覆
力矩比

X
43% 49% 69%

Y
26% 49% 56%

竖向构件
受拉情况

受拉构件数
22 1 8

最大拉力/kN
3 021 1 624.7 2 754.8

混凝土受
拉应力比
2.558 0.724 1.477

    

   三种方案混凝土用量对比/m3表2

    


方案
楼板 合计

框架-剪力墙
3 928 3 187 6 032 5 825 18 972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
1 204 4 063 6 582 6 098 17 947

钢支撑-框剪结构
2 343 4 290 6 789 6 566 19 988

    

   三种方案钢材用量对比/t 表3

    


方案

钢筋用量
型钢
用量

楼板 合计

框架-剪力墙
327 433 932 469 2 161 18.4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
70 741 1 231 559 2 601 209

钢支撑-框剪结构
118 625 1 115 464 2 322 63.6

    

图4 各方案X, Y向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

   图4 各方案X, Y向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曲线

    

   因BRB截面尺寸的选取是按照支撑在弹性时程分析下的应力比控制的, 在多遇地震下所有钢支撑应力比均控制在0.7以下, 故各方案所用BRB在进行小震弹性分析时没有进入工作状态。

3 结构弹塑性分析

3.1 模型介绍

   为进一步研究三种结构方案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采用计算软件SAUSAGE (V3.1) 进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5,6], 采用显式算法, 计算时积分步长为7.6×10-5s。

   剪力墙、楼板采用弹塑性分层壳单元及弹塑性损伤模型本构关系, 并叠加rebar-layer (采用钢材本构的分层壳单元) 考虑多层分布钢筋的作用。梁、柱采用纤维束模型, 考虑弯曲和轴力的耦合效应, 基于平截面假定, 杆件刚度根据截面几何尺寸、弹性模量和惯性矩, 沿杆件长度方向动态积分得到。混凝土本构采用弹塑性损伤模型, 所有钢材和BRB计算采用双线性随动硬化模型[7,8], 在循环过程中, 无刚度退化, 考虑包辛格效应。钢材强屈比设定为1.2, 极限应力所对应的极限塑性应变为0.025。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 阻尼取值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幅值有较大影响, 本计算采用振型阻尼, 阻尼比为5%[9,10]

3.2 分析工况信息

   按照规范要求, 本次计算选取一条人工波和两条天然波, 地震波持时为15s, 主方向峰值加速度为400cm/s2, 次方向为340cm/s2, 各地震波波形见图5。

3.3 计算结果对比

3.3.1 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角结果

   经动力时程分析, 各方案在三条地震波作用下X, Y向的楼层剪力包络曲线和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

   由图6可知, 框架-剪力墙结构4层以下因布置较多剪力墙, 导致其底部剪力大于其他方案,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底部剪力最小, 钢支撑-框剪结构介于两者之间;在裙房以上楼层, 三种方案X向的楼层剪力基本相同,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Y向楼层剪力明显大于其他方案。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按规范插值所得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60,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支撑-框剪结构为1/100。由图7可以看出, 三种结构都满足规范规定,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小于其他方案, 表明其具有更加良好的抗侧移能力,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因3层钢支撑布置偏弱导致位移角发生突变。

图5 地震波波形图

   图5 地震波波形图

    

图6 各方案在X, Y向的楼层剪力包络曲线

   图6 各方案在X, Y向的楼层剪力包络曲线

    

图7 各方案在X, Y向的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

   图7 各方案在X, Y向的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

    

3.3.2 结构耗能

   图8为不同方案结构各部分在大震作用下的耗能比例。由图可知,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支撑-框剪结构在结构总体耗能方面强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但从BRB利用情况来看,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优于钢支撑-框剪结构。图9给出了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钢支撑-框剪结构地上5层某相同位置BRB在时程分析中的滞回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BRB的滞回曲线较钢支撑-框剪结构更为饱满, 表明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位移型阻尼器更加有效地发挥了耗能作用。

图8 大震作用下结构耗能比例示意图

   图8 大震作用下结构耗能比例示意图

    

图9 BRB滞回曲线

   图9 BRB滞回曲线

    

3.3.3 性能水准

   SAUSAGE按高规[1]第3.11.3条将性能水准划分为6个等级, 各方案性能水准如图10所示。

图10 各方案性能水准示意图

   图10 各方案性能水准示意图

    

   由图10可知,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剪力墙损坏严重, 但其框架部分损伤较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轻得多, 说明剪力墙有效分担了地震所产生的水平剪力。钢支撑-框剪结构剪力墙损坏较轻, 框架部分性能水准介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与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之间。

4 结构方案对比

4.1 抗震性能对比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移能力, 扭转效应较小, 并且剪力墙可以很好地分担地震水平作用。但由于剪力墙不能灵活布置, 导致结构存在薄弱层且扭转位移比大于规范要求, 使得结构超限, 并且底部受拉情况比较严重。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最小, 3层较为薄弱, 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位移较大, 结构扭转效应也较为明显, 但均满足规范要求。由于BRB的灵活布置, 使得结构不存在刚度突变, 并且各层扭转位移比均小于1.2, 减少了结构不规则项。BRB屈服情况良好, 能够有效耗散大量地震能量, 与剪力墙相比震后损坏的钢支撑构件也便于更换。

   为符合建筑要求, 钢支撑-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均布置在Y向, 故X向侧向刚度较小, 虽然BRB耗能效果一般, 钢支撑不能被充分利用, 但其他受力性能均强于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 也不存在结构超限问题。底层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50%, 抗震设计时需对其框架部分受力性能进行适当加强。

4.2 经济性对比

   根据表2和表3所提供的材料用量可知, 三种方案所需混凝土用量无明显差距, 但由于缺少剪力墙所提供的抗侧能力,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及型钢用量最大, 总体钢材用量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出29%。在BRB用量方面,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使用了258根, 钢支撑-框剪结构使用了78根。

   根据结构计算模型所统计的材料用量估算各方案结构材料成本, 混凝土单价取550元/m3, 钢筋单价取4 900元/t, 型钢单价取9 000元/t, BRB考虑材料、预埋件及安装费用, 平均单价约2.5万元/根。计算结果见表4, 由于配筋较多和采用大量BRB的原因,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造价最高且比框架-剪力墙结构高975.7万元, 比钢支撑-框剪结构高605.4万元。

    

   三种结构方案的结构造价对比/万元 表4

    


方案
混凝土 钢筋 型钢 BRB 合计

框架-剪力墙
1 043.5 1 058.9 16.6 2 119

钢支撑-混凝土框架
987.1 1 274.5 188.1 645 3 094.7

钢支撑-框剪结构
1 099.3 1 137.8 57.2 195 2 489.3

    

5 结语

   本工程结构高度大于8度区框架结构最大适用高度, 故从抗震性能、减少结构超限项以及结构经济性角度出发,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支撑-框剪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钢支撑-框剪结构造价适中且侧向位移较小, 底部受拉不明显,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并能很好地减少结构不规则项, 因此本工程选择钢支撑-框剪结构方案。

      

参考文献[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A].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 杨先桥, 傅学怡, 黄用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 2011, 32 (7) :40-49.
[6] 傅学怡, 周坚荣, 高颖, 等.中钢天津响螺湾国际广场T2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J].建筑结构, 2011, 41 (S1) :9-11.
[7] 张腾龙.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设计及消能减震效果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9.
[8] 冯曼.防屈曲耗能支撑在框架结构中的耗能减震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9] 张文华, 黄忠海, 李盛勇.南宁某超高层综合楼的结构方案选择[J].建筑结构, 2016, 46 (3) :50-53.
[10] 黄忠海, 廖耘.某复杂超高层结构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设计[J].建筑结构, 2010, 40 (3) :33-35.
Structure scheme comparison of a high-rise hotel in eight seismic degree area
Du Zhenyu Liu Zuqiang Xue Jianyang Luo Zhe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A high-rise hotel in eight seismic degree area has structural height of 58.9 m, and it has 13 floors over ground and 1 floor underground. Because the height of original structure is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suitable height specified by code,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e the scheme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feature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structure, three schem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steel bra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and steel braced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The steel braced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was chosen as the final scheme, which made the project had bette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ly solved the out-of-code problem of the structure.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steel bra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steel braced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scheme comparison
1668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