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性能研究

引用文献:

郝欣 朱爱萍 翟文 姜波. 配置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2019,49(9):99-106.

Hao Xin Zhu Aiping Zhai Wen Jiang Bo. Research on seismic shear behavior of concrete columns with CRB600H stirrups[J]. Building Structure,2019,49(9):99-106.

作者:郝欣 朱爱萍 翟文 姜波
单位: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阳合力创科冶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为研究配置CRB600H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抗剪性能, 进行了6根配置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位移延性以及纵筋和箍筋的应变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强箍筋混凝土柱均呈剪切破坏形态, 失效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达到3.0以上, 极限位移角达到或接近1/50;各试件中的箍筋在峰值荷载状态下均能达到屈服。将试验结果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以及美国规范ACI 318-14中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采用上述规范公式计算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抗剪承载力时, 如果高强箍筋的强度取实际屈服强度, 与试验结果相比计算结果偏高。根据试验与收集的39个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抗剪试验结果, 提出了适用于屈服强度为500~600MPa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并建议了高强箍筋强度上限值的取值。
关键词:高强箍筋 混凝土柱 剪切强度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作者简介:朱爱萍, 博士, 研究员, Email:zap1366@126.com。
基金:

0 引言

   在混凝土柱中应用高强箍筋, 可以有效提高柱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高强箍筋的研制以及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研究, 有关高强钢筋的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以及工程中高强箍筋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2]。日本、美国等对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较早[3,4,5,6,7], 且较早投入到工程应用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史庆轩[8,9,10]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强箍筋对于承载力的提高不是很明显, 但是却可以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约束高强混凝土不致过早脆裂而发生破坏, 大幅度提高了构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孙治国[11]和司炳君[12]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发生弯剪破坏的试件, 用美国规范ACI 318M-05[13]、我国规范GB 50010—2002[14]提供的抗剪公式计算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时偏于不安全。赵少伟[15]和刘彬[16]等对配置600MPa级钢筋短柱的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短柱的破坏形态皆为弯剪型破坏, 轴压比是影响抗震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短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目前, 国内对于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箍筋对柱混凝土的约束效果以及柱正截面破坏时的抗震性能上, 而对于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塑性铰区的抗震抗剪承载能力的研究较少;高强箍筋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应力发挥水平以及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17] (简称规范GB 50010—2010) 提供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适应性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6根配置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以及收集到的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在反复受力下发生剪切破坏的试验结果, 分析其抗震抗剪能力以及柱达到极限承载力时箍筋的应力发挥水平;将试验数据与中国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 318-14[18]中抗震抗剪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提出建议公式以及高强箍筋强度的上限值, 为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 配置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

1.1 试件设计

   试验中设计了6根配置CRB600H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柱, 试件设计参数见表1, 试件尺寸和构造配筋见图1。所有试件的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试件纵筋采用HRB500级钢筋, 箍筋采用CRB600H钢筋, 钢筋的力学性能实测值见表2。试验轴压比为0.23和0.3, 箍筋形式采用如图1所示的三种常见形式。

   试件主要参数 表1   

试件主要参数 表1

   注:fcu为与试件同条件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3块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0.76fcuRH表示CRB600H钢筋。

1.2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本试验采用将试件水平放置在水平加载平衡框内进行低周反复加载, 加载装置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对试件施加较高轴力, 试件Z-14和Z-15采用2个竖向作动器施加轴力, 其余试件采用1个竖向作动器施加轴力。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

    

图2 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2 试验装置示意图

    

   钢筋的力学性能参数 表2

 


钢筋
屈服强度
fy /MPa
抗拉强度
fu/MPa
弹性模量
Es/MPa
屈服应变
εy/με

ϕRH10
586 627 193 626 3 026

ϕRH 8
591 636 189 096 3 124

■25
531 694 200 000 2 657

    

   竖向作动器与试件对中后, 首先分三级将竖向荷载施加到预定轴力,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预定轴力保持恒定。水平加载全程采用位移控制加载, 以1/600作为加载初始位移值, 每次施加位移值为上次位移值的1.2~1.5倍[19], 初始加载阶段取倍数的较小值, 后期取倍数的较大值, 推向加载位移为正, 拉向加载位移为负。每级位移下循环加载两次, 直至试件承载力下降到最大承载力的85%或试件突然失去承载力时认为试件破坏, 实际加载至承载力下降到峰值承载力的50%时, 停止试验。

1.3 测点布置及测量

   柱顶轴力与柱悬臂端水平荷载分别通过两个力传感器测得, 柱悬臂端水平位移采用拉线式位移计测量。图3为试件中钢筋应变片测点布置, 即在试件四个角部距柱底第一排和第二排箍筋上方纵筋上分别布置应变片;试件Z-2, Z-3分别在距柱底700mm范围内的6排、7排箍筋上布置应变片;试件Z-6, Z-14, Z-15在距柱底800mm范围内的6排箍筋上布置应变片, 试件Z-5在距柱底800mm范围内的9排箍筋上布置应变片, 第一层箍筋距柱底均为50mm。

图3 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图3 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本文中试件均发生剪切形破坏, 典型的裂缝发展及破坏过程如下。加载初期, 试件受拉区距基座300mm范围内, 首先出现较短的水平裂缝, 随后水平裂缝向斜向发展。随着位移的增大, 试件由基座往上出现大量斜向裂缝, 受压区距基座200mm范围内出现数量较多的竖向裂缝, 将受压区混凝土撕裂。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 受压区混凝土有压碎、向外挤出的现象, 试件的中部形成2~3条宽度较宽的主斜裂缝, 沿纵筋位置的竖向裂缝由下向上延伸。加载后期, 试件受压区混凝土剥落, 试件中部混凝土被斜裂缝剪碎, 纵筋屈曲。另外, 试件Z-6, Z-14和Z-15距基座的第三排或第四排箍筋有拉断现象出现。各试件最终破坏形态见图4。

图4 各试件的破坏形态

   图4 各试件的破坏形态

    

2.2 柱顶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曲线

   各试件柱顶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曲线如图5所示。各试件的滞回曲线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加载前期 (位移角不大于1/100时) , 滞回环狭窄而细长, 且残余变形较小, 滞回环包围的面积较小, 耗能少, 曲线的斜率变化不大, 同一加载位移下两次循环加载的滞回环基本重叠;后续加载中, 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 残余变形增大;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大, 滞回环面积增大, 耗能增加, 相同加载位移下两次循环的滞回环偏差加大;峰值荷载过后, 滞回环的各峰值点下降较快, 滞回环面积较大, 存在明显的捏缩现象。由于试件Z-6, Z-14, Z-15箍筋有拉断或末端弯勾张开的现象出现, 破坏时滞回环峰值点下降较突然。

   根据图5中的滞回曲线, 通过能量等值法确定试件的屈服点, 以各试件水平荷载下降至峰值荷载的85%时对应位移为极限位移, 各试件各特征点的荷载和位移及极限位移角和位移延性系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本文中6个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均满足大于3.0的要求, 除试件Z-6可能由于箍筋被拉断且末端弯勾张开, 导致试件较早破坏, 极限位移角未达到1/50以外, 其余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均大于1/50。

2.3 钢筋应变

2.3.1 纵筋应变

   试验中各试件的纵筋应变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以试件Z-3为例说明纵筋应变的变化规律。图6为试件Z-3底部塑性铰区拉、压两侧纵筋应变-位移角关系曲线, 图中εy为纵筋的屈服应变, θp为试件达到峰值荷载状态时对应的位移角 (13.1/820=0.001 6, 其中820mm为加载中心到基座顶部的距离) ;A表示图3中应变片Z1和Z2中应变的大值, B表示应变片Z3和Z4中应变的大值, C表示应变片Z5和Z6中应变的大值, D表示应变片Z7和Z8中应变的大值。

图5 各试件的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曲线

   图5 各试件的水平荷载-水平位移滞回曲线

    

   试件的主要试验结果 表3

 


试件
编号

屈服点
峰值荷载点 极限荷载点 θu μΔ

Py/kN
Δy/mm Pm/kN Δm/mm Pu/kN Δu/mm
Z-2 407.1 5.2 495.4 13.7 421.1 17.5 1/47 3.4

Z-3
396.8 5.6 476.8 13.1 405.3 19.2 1/43 3.4

Z-5
297.4 5.9 353.5 13.3 300.5 26.7 1/40 4.6

Z-6
291.5 5.3 350.0 10.6 297.0 16.1 1/67 3.0

Z-14
396.2 6.4 466.3 15.2 396.4 24.5 1/44 3.84

Z-15
498.5 8.8 577.0 21.2 490.4 36.0 1/30 4.10

   注:Py, Δy分别为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Pm, Δm分别为峰值荷载和峰值位移;Pu, Δu分别为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θu为极限位移角, θu=Δu/l, 其中l为加载中心到基座顶部的距离;μΔ为位移延性系数, μΔ=Δu/Δy

图6 试件Z-3纵筋应变-位移角 (ε-θ) 关系曲线

   图6 试件Z-3纵筋应变-位移角 (ε-θ) 关系曲线

    

   由图6可以看出, 在试件达到峰值荷载时, 受拉或受压纵筋 (HRB500级) 均能达到其屈服应变 (2.657×10-3) , 因此, 对于承受轴压力的竖向构件, 高强钢筋作为纵筋通常能够发挥其抗拉和抗压强度。

2.3.2 箍筋应变

   各试件各排箍筋的应变-位移角曲线见图7。图中G1~G9表示各试件沿柱身由下至上各排箍筋应变的最大值 (以受拉为正) , εyv为箍筋屈服应变。

   由图7可知, 各试件箍筋应变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随着位移角的增大, 箍筋应变逐渐增大, 在加载初期, 箍筋应变增长平缓, 接近峰值荷载时, 箍筋应变增长较快;在峰值荷载状态下, 各试件均有箍筋屈服, 且屈服的箍筋主要集中在G2, G3, G4这三排, 这与试验现象中各试件的主剪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距柱底200~400mm范围内相吻合;同时, 也说明采用CRB600H高强箍筋作为柱的抗震抗剪箍筋时, 箍筋强度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图7 各试件箍筋应变-位移角 (ε-θ) 曲线

   图7 各试件箍筋应变-位移角 (ε-θ) 曲线

    

3 CRB600H箍筋混凝土柱应力发挥水平及抗震抗剪承载力分析

3.1 CRB600H箍筋应力发挥水平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600MPa级高强箍筋作为试件的抗震抗剪箍筋时的应力发挥水平以及试件的抗震抗剪承载力的大小, 共收集整理了39个配置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试验数据 (在本文中给出了试验过程中箍筋应变实测值) , 如表4所示。箍筋屈服强度在511~789.3MPa之间, 试件剪跨比在1.73~3.58之间, 试验轴压比在0~0.4之间;全部试件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或弯剪破坏。

   表4中箍筋实测强度以峰值荷载时刻试件中箍筋的应力状态确定, 若箍筋屈服, 则取其屈服强度, 若没有屈服, 则取该时刻的应力值。由表4统计得到高强箍筋实测强度平均值为575MPa。考虑材料强度的变异性, 取具有95%保证率时的应力和材料分项系数, 按式 (1) 计算出高强箍筋强度上限值为420MPa。

   fyv=fm (1-1.645δs) γs (1)

   式中:fyv为钢筋强度设计值;fm为钢筋强度平均值;δs为变异系数, δs近似按照规范GB 50010—2010中HRB335级钢筋取为7.43%;γs为分项系数, 考虑到高强钢筋的延性较差, 取γs=1.2。

   由本文收集的试验数据得出的高强箍筋应力上限值 (575MPa) 可以看出, 我国规范GB 50010—2010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本文中式 (2) ) 中箍筋强度设计值上限取360MPa的规定, 未能反映高强箍筋实际应力水平, 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

3.2 中美规范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对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适应性分析

   我国规范GB 50010—2010中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得出的半经验半理论计算公式。由于我国早期使用的箍筋强度普遍偏低, 屈服强度设计值通常不高于360MPa, 计算公式中箍筋强度上限取360MPa的矛盾不突出。当采用高强钢筋后, 箍筋是否可以取更高的强度设计值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3.1节可知, 箍筋强度设计值上限取360MPa未能反映柱达到峰值抗剪承载力时高强箍筋的实际应力水平。下面将比较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承载力试验值与我国规范GB 50010—2010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和美国规范ACI 318-14 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的适应性。

(1) 我国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V=1.05λ+1ftbh0+fyvAsvsh0+0.056Ν (2)

   式中: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λ为剪跨比, 且1≤λ≤3;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有效高度; fyv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且fyv≤360N/mm2;Asv为箍筋的截面面积;s为箍筋间距;N为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且N≤0.3fcA, 其中A为矩形截面的面积。

   将式 (2) 两边除以fcbh0, 得到式 (3) :

   Vfcbh0=1.05λ+1 (ftfc) +fyvρsvfc+0.056n (hh0) (3)

   式中:ρsv为箍筋配筋率;n为轴压比。

 

   各试件箍筋实际发挥强度统计 表4

 


数据
来源
试件
编号
剪跨比 试验
轴压比
屈服强
度/MPa
实测强
度/MPa
抗剪承载
力/MPa






Bb-1[20]
2.5 0 590.7 590.7 487.0

Bb-2[20]
2 0 585.8 585.8 628.6

Bb-3[20]
2.5 0 585.8 585.8 767.8

Bb-4[20]
3 0 590.7 590.7 433.0

Bb-5[20]
2.5 0 585.8 585.8 487.4

Bb-6[20]
3 0 590.7 590.7 540.9

Bb-7[20]
3 0 584.7 584.7 578.6

Bb-8[20]
2 0 590.7 590.7 337.5

Z-1
2.85 0.17 590.7 590.7 363.6

Z-2
2.3 0.23 585.8 585.8 495.4

Z-3
2.3 0.23 585.8 585.8 476.8

Z-4[21]
3 0.3 590.7 590.7 461.7

Z-5
3 0.3 590.7 590.7 353.5

Z-6
3 0.3 590.7 590.7 349.6

Z-7[21]
3 0.3 585.8 585.8 390.2

Z-8[21]
3 0.1 585.8 585.8 361.4

Z-10
2.5 0.4 585.8 585.8 567.7

Z-11
2.5 0.4 590.7 590.7 565.5

Z-12
2.5 0.4 590.7 590.7 564.0

Z-13
2.85 0.17 590.7 590.7 447.8

Z-14
3 0.3 590.7 590.7 466.3

Z-15
3 0.3 590.7 590.7 577.0

文献[11]

G1
2.3 0.05 511 320 156.0

G2
2.3 0.15 511 500 244.9

G4
2.88 0.15 511 500 210.0

G5
2.3 0.05 511 511 208.7

G6
2.3 0.15 511 500 293.7

R3
2.88 0.09 511 511 152.2

R10
2.3 0.05 511 500 147.5

R18
2.3 0.23 511 511 314.9

文献[12]

R2
2.88 0.05 511 511 128.2

R7
1.73 0.05 511 511 217.1

R15
1.73 0.09 511 511 269.9

文献[22]

B-1-2
3.58 0 522.8 522.8 152.3

B-7-2
2.74 0 522.8 522.8 224.1

文献[7]

No. 4
1.91 0 789.3 789.3 312.5

No. 5
1.91 0 789.3 789.3 316.5

No. 6
1.91 0 789.3 694.9 331.5

No. 7
1.91 0 789.3 789.3 331.5

   注:本课题试件Z-1, Z-10~Z-13目前还没有其他文献发表。

(2) 美国规范ACI 318-14规定, 柱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Vn=0.17 (1+Νn14Ag) fcbh0+Avfytsh0 (4) VuϕVn (5)

   式中:Vn为名义抗剪强度;Vu为抗剪承载力;Nn为轴力;Ag为柱全截面面积;s为箍筋间距;fc′为混凝土圆柱体强度标准值;fyt为箍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fyt≤420N/mm2;b为矩形截面宽度;h0为柱截面有效高度;Av为间距s内抗剪箍筋的截面面积;ϕ为强度折减系数, 本文取ϕ=0.75。

   将式 (5) 两边除以fcbh0得到式 (6) :

   Vufcbh00.128 (1+Νn14Ag) fcfc+0.75fytρsvfc (6)

   将我国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 318-14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绘于横坐标为含箍特征值 (ρsvfyv/fc) 、纵坐标为剪压比 (Vu/fcbh0) 的坐标系中, 如图8所示。其中式 (3) 和式 (6) 中材料强度采用平均值, 轴压比采用试验轴压比;我国混凝土抗拉和抗压强度设计值与平均值之间的换算以及我国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规范ACI 318-14混凝土强度之间的换算详见文献[23,24]。同时将表4中试件的抗震抗剪试验结果也绘于图8, 其中将试验数据带入计算时, 混凝土强度采用平均值, 抗剪承载力采用表4中的数值。

   由图8可知:1) 美国规范ACI 318-14截面限控条件 (剪压比限值) 较中国规范GB 50010—2010低;2) 美国规范的含箍特征值项系数比中国规范GB 50010—2010要低, 即直线斜率较小;3) 在相同含箍特征值条件下, 中国规范GB 50010—2010计算的抗震抗剪承载力大于美国规范ACI 318-14;4) 对于美国规范ACI 318-14, 在含箍特征值较小时, 计算公式存在不安全因素, 含箍特征值较大时, 则偏于安全;对于中国规范GB 50010—2010, 则较多的数据点位于计算结果的下方, 表明如果使用高强箍筋的实际屈服强度代入计算, 用我国规范GB 50010—2010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出的承载力大多数高于试验承载力。

图8 中美规范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图8 中美规范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3.3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 箍筋屈服强度在511~789.3MPa之间的高强箍筋混凝土柱在按照我国规范GB 50010—2010中规定箍筋强度设计值不大于360MPa的条件进行设计时, 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若不考虑不大于360MPa的限值, 使用高强箍筋的屈服强度进行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 则有必要对规范计算公式做相应调整。为了方便工程应用, 在遵循规范公式形式的条件下, 本文提出如下形式的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VVu=Vc+Vs+VΝ=αcvftbh0+αsvfyvAsvsh0+0.056Ν (7)

   式中αcvαsv为经验系数, 均需依据试验结果确定其值。

   Vcs=Vu-0.056Ν (8)

   式中Vcs为不考虑轴力项的抗剪承载力。

   利用表4中的试验数据进行如图9所示的回归分析, 可以得到αsv=0.8;对于系数αcv, 考虑剪跨比的影响, 取αcv=a/ (λ+1) 的形式, 为了使式 (7) 具有足够的保证率, 将图9中的直线向下偏移, 使有85%的试验点落在直线的上方。表4中39个试件剪跨比的平均值λ=2.655, 将其带入式 (9) 可得a=0.75, 故αcv=0.75/ (λ+1) 。将αsv=0.8和αcv=0.75/ (λ+1) 带入式 (7) , 从而得到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 如式 (10) 所示。

   0.205=a/ (λ+1) (9)

   VVu=0.75λ+1ftbh0+0.8fyvAsvsh0+0.056Ν (10)

图9 αsv的回归曲线

   图9 αsv的回归曲线

    

   应用建议公式 (10) 并以420MPa为箍筋强度上限值计算的抗震抗剪承载力与试验值比较如图10所示。

图10 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图10 建议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由图10可知, 所有试验值都大于建议公式 (10) 计算值。表明建议公式 (10) 计算的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承载力是合理且偏于安全的, 箍筋强度上限值也更能反映高强箍筋实际发挥的应力水平。

4 结论及建议

   (1) 配置高强箍筋的混凝土柱发生剪切破坏时, 滞回曲线存在明显捏缩, 承载力下降较突然, 呈脆性破坏形式;但其位移延性系数均达到3.0以上, 极限位移角达到或接近1/50。

   (2) 当设计合理时, 采用CRB600H钢筋作为混凝土柱的抗剪箍筋, 在峰值抗剪承载力状态下, 箍筋能够屈服, 箍筋强度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3) 我国规范GB 50010—2010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中横向箍筋在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强度设计值上限为360MPa的规定, 未能反映高强箍筋的实际应力发挥水平。

   (4) 对于美国规范ACI 318-14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在含箍特征值较小时, 存在不安全因素, 含箍特征值较大时, 则偏于安全;采用我国规范GB 50010—2010抗震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高强箍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时, 如果箍筋的强度取高强箍筋的实际屈服强度, 与试验结果相比, 计算结果偏高。

   (5) 对配置屈服强度为500~600MPa箍筋的高强箍筋混凝土柱, 本文建议的抗震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偏于安全, 建议箍筋的设计强度上限值为420MPa。

      

参考文献[1]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356∶201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2] 约束混凝土柱组合结构梁框架结构技术规程:CECS 347∶2013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3] 桑田裕次, 南宏一.600kgf/cm2 級高強度コンクリートを用いたRC柱の実用せん断設計式[J].福山大学工学部紀要, 1995, 19 (1) :117-128.
[4] 藤井稔己, 林雅人, 小丸達也他.高強度せん断補強筋を用いたRC 部材のせん断ひび割れ性状に関する実験的研究[J].福山大学工学部纪要, 2011, 34 (2) :95-102.
[5] RAZVI S R, SAATCIOGLU M.Strength and deformability of confin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J].ACI Structural Journal, 1994, 91 (6) :1-10.
[6] HWANG S K, YUN H D, PARK W S, et al.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05, 57 (5) :247-260.
[7] 菅野俊介, 长嶋俊雄, 木村秀樹等.高強度横補強筋を用いた高強度コンクリート柱および梁の実験的研究[J].コンクリート工学年次論文報告集, 1988, 10 (3) :227-232.
[8] 韦雷, 史庆轩.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9] 史庆轩, 杨坤, 田园, 等.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1, 44 (12) :9-17.
[10] 史庆轩, 王朋, 田园, 等.高强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4, 47 (8) :1-8.
[11] 孙治国, 司炳君, 王东升, 等.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 2010, 27 (5) :128-136.
[12] 司炳君.普通及高强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抗剪强度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8.
[13]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ACI 318M-05[S].Farmington Hills: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2005.
[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5] 赵少伟, 韩松, 朱凯.600MPa级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 2017, 47 (6) :1-12.
[16] 刘彬, 韩松, 王学峰.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与结构设计, 2017, 37 (4) :37-40.
[1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ACI 318-14[S] Farmington Hills: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2014.
[19]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moment frams based on structural testing:ACI T1.1-01 [S] Farmington Hills: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2001.
[20] 蒋鑫.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抗剪承载力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8.
[21] 胡伟强.高强箍筋混凝土柱抗震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8.
[22] 杨程.CRB550级箍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3] 叶列平, 王宇航.中、美规范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对比[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5 (1) :88-95.
[24] 宋世研, 叶列平.中、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分析比较[J].建筑科学, 2007, 23 (7) :28-33.
Research on seismic shear behavior of concrete columns with CRB600H stirrups
Hao Xin Zhu Aiping Zhai Wen Jiang Bo
(Key Laboratory of New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Cities in Mountain Area, Chongq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nyang Heli Techtronic Co., Ltd.)
Abstract: Low frequency cyclic loading tests for 6 concrete columns with CRB600 H stirrup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hear behavior of the concrete columns with CRB600 H stirrups. The failure patterns, hysteretic curves, displacement ductility,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strain and stirrups strain of the specimens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cimens of columns with high-strength stirrups (HSS) are in shear failure modes. 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factor is above 3.0 when the column fails, and the ultimate displacement angle reaches or is close to 1/50. The HSS in each specimen can yield under the peak load cond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formulas for the seismic shear strength in Chinese code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GB 50010—2010) and American ACI 318-14 code. It shows that when calculating the seismic shear capacity of columns with HSS using the above formula, if the actual yield strength of HSS is take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high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39 seismic and shear tests of columns with HSS which are from experiment and collection,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seismic and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columns with HSS of 500~600 MPa and the upper limit value of HSS were proposed.
Keywords: high-strength stirrup; concrete column; shear strength; low frequency cyclic loading test
684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