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引用文献:

车文鹏 陈建伟 田稳苓 王占文. 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J]. 建筑结构,2021,48(09):84-91.

CHE Wenpeng CHEN Jianwei TIAN Wenling WANG Zhanwe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with shear studs[J]. Building Structure,2021,48(09):84-91.

作者:车文鹏 陈建伟 田稳苓 王占文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配置抗剪锚栓是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与变形性能的有效手段,为研究抗剪锚栓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建立了带抗剪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的1/4结构模型,考虑不同锚栓高度、锚栓半径、锚栓布置方式、锚栓间距、锚栓强度等参数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与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锚栓高度、锚栓半径、锚栓强度、增加斜向锚栓(非正交方向)、减小锚栓间距均能提高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反之则降低,其中斜向锚栓(非正交方向)数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出了板柱结构中抗剪锚栓布置的优化设计建议,并给出合理的参数取值范围。
关键词:板柱节点;抗剪锚栓;抗冲切性能;变形性能;锚栓高度;锚栓半径;锚栓布置方式;锚栓间距;锚栓强度
作者简介:车文鹏,硕士,讲师,Email:chewenpengcwp@163.com;陈建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wchen@ncst.edu.cn。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236)。

0 概述

   板柱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相对灵活、施工简便、受力合理等优点 [1],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要受到以下限制:一是板的跨中挠度可能超过其允许限值;二是在仅重力荷载或者重力荷载和节点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板柱节点容易发生脆性冲切破坏。

   板柱节点发生脆性破坏将会导致人民生命以及财产受到严重危害,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三丰百货购物商场由于板柱节点发生冲切破坏导致其余各节点相继破坏而发生结构连续倒塌,造成上千人伤亡 [2],所以提高节点抗冲切性能以及延性是研究的重点,其中板内布置抗剪锚栓是有效提高节点抗冲切性能和变形性能方法之一。

   国内外学者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对带锚栓板柱结构进行大量研究 [3]。文献[4]对带有不同锚栓数量的板进行抗剪试验,分析不同锚栓数量对板抗剪承载力以及变形能力的影响。张扬等 [5]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板锚栓群外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金玉等 [6]在试验中改变锚栓参数,研究各参数对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然而,限于试验和变量参数选择局限性,对带锚栓的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及锚栓的优化布置仍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因此,文中通过规范对比、数值计算和参数分析对带锚栓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抗剪锚栓布置的优化设计建议。

1 国外规范对板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说明

1.1 美国规范

   根据美国规范 [7],当板中抗剪键是由带墩头锚栓组成时,其抗冲切承载力表达式为:

   VuϕVn=ϕ(Vc+Vs)(1)Vc=0.25λb0dfc(2)Vs=AvsfytdS(3)Vu≤ϕVn=ϕ(Vc+Vs)         (1)Vc=0.25λb0df ′c         (2)Vs=Avs fytdS         (3)

   式中:Vu为板抗冲切承载力;Vn为板临界截面上的名义剪力;Vc为由混凝土提供的名义剪力;Vs为抗剪钢筋所提供的剪力;ϕ为强度折减系数,剪切情况下取ϕ=0.75;λ为修正系数,主要与混凝土容重有关,普通混凝土取λ=1;b0为临界控制截面周长,具体取距离柱边或加载面d/2处的周长;d为板的有效厚度;fc为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强度;Avs为与柱截面周长轮廓线平行的临界截面一圈内锚栓的截面面积之和;fyt为锚栓强度;S为抗剪锚栓径向间距。

   美国规范中临界控制截面及相关参数标注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临界控制截面,b0为控制截面周长。

1.2 欧洲规范

   根据欧洲规范 [8],配置抗剪锚栓的钢筋混凝土板抗冲切承载力表达式为:

   VRd=0.75VRd,c+1.5(dS)Avsfywd,efsinα(4)VRd=0.75VRd,c+1.5(dS)Avsfywd,efsinα         (4)

   式中:VRd为板抗冲切承载力;VRd, c为无抗剪钢筋的板在控制截面处的抗冲切承载力;d为正交方向上板有效厚度的平均值;S为抗剪钢筋周界的径向间距;Avs为围绕柱体一周锚栓截面面积之和;fywd, ef为有效设计强度,fywd, ef=250+0.25dfywd,其中fywd为抗剪钢筋的屈服强度;α为抗剪钢筋和板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图1 美国规范临界控制
截面示意图

   图1 美国规范临界控制 截面示意图  

    

图2 欧洲规范临界控制
截面示意图

   图2 欧洲规范临界控制 截面示意图   

    

   欧洲规范中临界控制截面及相关参数标注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临界控制截面,b0为控制截面周长。

1.3 利用规范计算试件抗冲切承载力

   根据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对配置锚栓的钢筋混凝土板的抗冲切承载力进行计算。选取文献[6]中试件SDB1;文献[9]中试件PC24,PC26,PL6,PL7;文献[10]中试件D10-6,所选试件具体尺寸及材料强度等参数见表1。

   试件基本参数 表1

试件 柱边长
/mm
垫块至板
中心距离
/mm
钢筋屈服
强度
/MPa
混凝土
抗压强度
/MPa
锚栓
直径
/mm
锚栓
间距
/mm
锚栓
排数
每排
锚栓
个数

SDB1
250 2 350 513 52.27 10 75 8 5

PC24
260 1 110 570 37 16 105 12 6

PC26
260 765 586 31.9 16 105 12 5

PL6
130 1 505 583 36.6 14 160 12 6

PL7
260 1 505 519 35.9 14 160 16 7

D10-6
250 1 200 433 42.4 10 60 12 3

 

    

   图3(a)为文献[6]试件的平面布置图,板四边简支于条形垫块上,带栓底板的锚栓作为抗剪键,锚栓在板中为正交布置;图3(b)为文献[9]试件的平面布置图,试件利用板受拉一侧8个垫块提供竖向支撑;图3(c)为文献[10]试件的平面布置图,支撑方式与图3(a)一致,锚栓在板中为正交布置。

图3 试件平面布置图

   图3 试件平面布置图   

    

   图4为板立面布置示意图,h为锚栓高度,S为锚栓间距,S0为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的距离,d为板的有效厚度。文献[6]和文献[10]中板简支于条形垫块上,在柱端形心处施加轴向荷载;文献[9]中板简支于8个方形垫块上并施加竖向荷载。

图4 板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4 板立面布置示意图  

    

   根据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计算表1中板试件的抗冲切承载力,并与试验值比较,如表2所示,其中V为试验值,VuVRd分别为根据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的计算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美国规范计算值均低于试验值,平均降低约26.0%;欧洲规范计算值均高于试验值,平均高出约19.7%,两种规范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控制裂缝宽度,均对抗剪钢筋强度设计值进行限制,同时在板的抗冲切性能中,美国规范忽略了受拉钢筋的作用,而欧洲规范考虑了受拉钢筋的作用。表中计算值的离散性与欧美规范的具体考虑因素有关,同时两种规范均没有考虑单排锚栓总数对板抗冲切性能的影响。

   试件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 表2


试件
Vu/kN VRd/kN V/kN Vu/V VRd/V

SDB1
598.0 979.0 891 0.67 1.10

PC24
1 934.0 2 945.8 2 170 0.89 1.36

PC26
1 852.2 2 820.0 2 440 0.76 1.16

PL6
1 002.4 1 603.2 1 393 0.72 1.15

PL7
1 343.4 2 056.1 1 770 0.76 1.16

D10-6
479.4 938.0 750 0.64 1.25

 

    

2 数值计算与参数分析

2.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及钢材本构确定

   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对单轴受拉和受压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11],单轴压缩塑性应变与非弹性应变的比值在0.35~0.7范围内,文中取0.6;开裂应变与非弹性应变的比值在0.5~0.95范围内,文中取0.9 [1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3]中附录C确定混凝土本构。钢材本构采用双折线理想弹塑性模型。

2.2 模型建立

   建立试件SDB1,PL6,PL7,PC24,PC26,D10-6的四分之一结构模型。混凝土和锚栓均采用三维实体积分缩减单元C3D8R,钢筋采用桁架单元T3D2。

   试件边界条件均采用四边简支,为了保持与实际板边条件一致,使板四角能够在变形的情况下自由翘起,钢筋与锚栓嵌入在混凝土中。钢筋混凝土板和抗剪锚栓是主要研究对象,为了增加计算精度,将板的网格尺寸定为40mm, 锚栓的网格尺寸定为9mm [14]

   抗冲切承载力对应力-位移关系曲线的峰值荷载,各个试件冲切承载力的模拟值、规范计算值及试验值均列于表3,其中VFEM为板抗冲切承载力的模拟值。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平均比值为1.04,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可以通过该模型对锚栓高度、锚栓直径、锚栓间距、锚栓强度以及锚栓布置方式等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各参数对板抗冲切性能和延性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锚栓设计。

   抗冲切承载力模拟值、计算值及试验值比较 表3


试件
VFEM/kN VFEM/VRd VFEM/Vu VFEM/V

SDB1
869.3 0.89 1.45 0.98

PC24
2 320.5 0.79 1.20 1.07

PC26
2 214.4 0.79 1.20 0.91

PL6
1 626.5 1.01 1.62 1.17

PL7
1 949.4 0.95 1.45 1.10

D10-6
739.9 0.79 1.54 0.99

平均比值
0.87 1.41 1.04

 

    

2.3 参数分析

   试件SDB1,D10-6的力-位移曲线中,位移为图5(a)中板中心竖向位移f;试件PC24,PC26,PL6,PL7的力与转角曲线中,转角为图5(b)中板受拉表面的倾斜角度φ,取板中心竖向位移与垫块形心至板中心距离之比。

图5 试件挠度与转角示意图

   图5 试件挠度与转角示意图 

    

图6 试件SDB1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图6 试件SDB1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在表1中试件SDB1的基础上建立其四分之一结构模型进行参数扩展分析,按照设计规范和工程经验,抗剪锚栓的高度h由140mm分别改为110mm和80mm; 锚栓半径r由5mm分别改为7mm和9mm; 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由50mm分别改为80mm和110mm; 锚栓间距S在栓底板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75mm分别改变为100mm和150mm, 这样使单排锚栓数量由5个分别变为4个和3个;在图6(a)基础上,按图6(b)与图6(c)在板内分别增加1排和2排斜向锚栓(非正交方向),其中增加的1排斜向锚栓沿板对角线布置,增加的2排斜向锚栓与原有垂直板边的锚栓均呈30°布置;将锚栓强度分别增大17%和减小17%。对根据以上改变参数后的锚栓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图7中的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根据该曲线得到板内设置不同参数锚栓时的抗冲切承载力,列于表4。

图7 试件SDB1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图7 试件SDB1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试件SDB1参数变化前后对比 表4


变化参数
冲切
承载力
/kN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冲切
承载力)
板中心
位移
f/mm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板中心
位移)

未更改参数模型
869.3 35.6

h=110mm
804.4 减小7.5% 32.5 减小8.7%

h=80mm
790.0 减小10.7% 25.9 减小27.0%

r=7mm
884.6 增大1.8% 39.0 增大9.6%

r=9mm
893.2 增大2.7% 39.9 增大12.1%

S0=80mm
817.1 减小6.0% 32.2 减小9.6%

S0=110mm
771.1 减小11.3% 26.2 减小26.4%

S=100mm
713.7 减小17.9% 14.2 减小60.1%

S=150mm
635.1 减小26.9% 11.3 减小68.3%

增加1排斜向锚栓
870.5 增大0.1% 37.8 增大6.2%

增加2排斜向锚栓
874.5 增大0.6% 39.2 增大10.1%

锚栓强度增大17%
885.4 增大1.9% 36.0 增大1.1%

锚栓强度减小17%
848.9 减小2.3% 35.3 减小0.8%

 

    

   根据表4数值计算结果与图7,以未更改参数模型为参照,基于表中参数设置,降低锚栓高度h,增大锚栓间距S和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板抗冲切承载力和与其对应的板中心位移f均逐渐减小;增大锚栓半径和增加1排与2排斜向锚栓均提高了板抗冲切承载力与板中心位移。锚栓强度增大17%与减小17%对板整体性能影响很小。所有锚栓变化参数中,锚栓间距S对板的冲切承载力与延性性能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锚栓高度与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其余锚栓参数影响较小可不予考虑。为了保证板的抗冲切性能,根据表4中数值计算结果建议控制锚栓高度h≥0.55d,锚栓间距S≤0.5d,其中d为板的有效厚度。

   在表1中试件D10-6的基础上建立其四分之一结构模型进行参数扩展分析。与表4中锚栓参数变化类似,改变锚栓高度h、锚栓半径r、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锚栓间距、锚栓强度,增加1排与2排斜向锚栓,其中,增加的1排和2排斜向锚栓布置方式如图8所示,具体锚栓参数设置均列于表5中。根据设置不同锚栓参数板的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图9中的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并将各曲线对应的板抗冲切承载力与板中心位移列于表5中,便于对比分析不同锚栓参数对板冲切性能的影响。

图8 试件D10-6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图8 试件D10-6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根据表5数值计算结果与图9,以未更改参数模型为参照,基于表中参数设置,降低锚栓高度h、增大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板抗冲切承载力和与其对应的板中心位移f均逐渐减小;增大锚栓半径和增加1排与2排斜向锚栓均提高了板抗冲切承载力和与其对应的板中心位移f

   锚栓强度增大17%与减小17%对板整体性能影响很小。与表4数值分析结果不同,锚栓半径r、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增加1排与2排斜向锚栓对试件D10-6的抗冲切性能与延性性能影响显著,其中增加的锚栓如何布置,从经济性考虑,增加1排斜向锚栓是合理的布置方案。锚栓高度h的选用范围,对板的冲切性能和延性性能影响较小。

   在表1中试件PC26的基础上建立其四分之一结构模型进行参数扩展分析。与表4和表5中锚栓参数变化类似,改变锚栓高度h、锚栓半径r、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锚栓间距、锚栓强度,增加1排斜向锚栓与减少1排斜向锚栓。其中,增加1排斜向锚栓和减少1排斜向锚栓的布置方式如图10所示,减少斜向锚栓即去掉对角线方向锚栓,如图10(b)所示,增加斜向锚栓即分别在30°和60°方向各增加1排锚栓,如图10(c)所示。具体锚栓参数设置均列于表6中,根据设置不同锚栓参数板的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图11中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并将各曲线对应的板抗冲切承载力和与其对应的板中心位移f列于表6中,便于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对板冲切性能的影响。

图9 试件D10-6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图9 试件D10-6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试件D10-6参数变化前后对比 表5


参数变化
冲切
承载力
/kN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冲切
承载力)
板中心
位移
f/mm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板中心
位移)

未更改参数模型
740.4 11.4

h=100mm
707.4 减小4.5% 11.2 减小1.8%

h=80mm
688.5 减小7.0% 10.9 减小4.4%

r=7mm
827.5 增大11.8% 13.2 增大15.8%

r=9mm
854.9 增大15.5% 13.6 增大19.3%

S0=90mm
662.6 减小10.5% 7.0 减小38.6%

S0=120mm
610.7 减小17.5% 6.0 减小47.4%

S=30mm
792.4 增大7.0% 13.9 增大21.9%

S=120mm
708.8 减小4.3% 11.3 减小0.9%

增加1排斜向锚栓
805.6 增大8.8% 15.4 增大35.1%

增加2排斜向锚栓
865.9 增大17.0% 15.5 增大36.0%

锚栓强度增大17%
750.2 增大1.3% 11.4 减小0.0%

锚栓强度减小17%
727.7 减小1.7% 11.3 减小0.9%

 

    

图10 试件PC26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图10 试件PC26锚栓布置改变示意

    

   根据表6数值计算结果与图11,以未更改参数模型为参照,基于表中参数设置,锚栓强度增大17%或减小17%以及更改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对试件PC26的冲切性能和延性性能影响较小,可不予考虑,其余各锚栓参数设置对板的抗冲切性能和延性性能影响显著,其中,锚栓高度分别降为180mm和150mm, 抗冲切承载力分别减小17.8%和20.2%,板中心位移分别减小50.0%和60.0%,延性性能下降尤为明显;锚栓半径r由8mm分别变为6mm和10mm, 抗冲切承载力分别减小7.8%和增大7.5%,挠度分别减小45.0%和增加10.0%,说明增大锚栓半径能提高试件性能;锚栓间距S由105mm分别变为70mm和210mm, 抗冲切承载力分别增大14.4%和减小37.0%,板中心位移分别增加0.0%和减小70.0%,可见将锚栓间距控制在S≤0.5d范围内都有较好的表现;斜向锚栓抗冲切承载力分别减小32.5%和增大26.2%,板中心位移分别减小65.0%和增大25.0%,说明增加1排斜向锚栓就能显著提升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

   试件PC26参数变化前后对比 表6


参数变化
冲切
承载力
/kN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冲切
承载力)
板中心
转角
φ/rad
与未更改
参数模型
对比(板中心
转角)

未更改参数模型
2 214.4 0.020

h=180mm
1 820.9 减小17.8% 0.010 减小50.0%

h=150mm
1 767.9 减小20.2% 0.008 减小60.0%

r=6mm
2 042.4 减小7.8% 0.011 减小45.0%

r=10mm
2 379.6 增大7.5% 0.022 增大10.0%

S0=110mm
2 240.8 增大1.2% 0.027 增大35.0%

S0=140mm
2 133.6 减小3.6% 0.026 增大30.0%

S=70mm
2 532.5 增大14.4% 0.020 增大0.0%

S=210mm
1 395.5 减小37.0% 0.006 减小70.0%

减少1排斜向锚栓
1 495.3 减小32.5% 0.007 减小65.0%

增加1排斜向锚栓
2 793.5 增大26.2% 0.025 增大25.0%

锚栓强度增大17%
2 214.4 增大0.0% 0.020 减小0.0%

锚栓强度减小17%
2 174.2 减小1.8% 0.020 减小0.0%

 

    

   文献[9]中试件PC24,PL6,PL7参数扩展数值计算结果列于表7。表7对比结果表明,试件中锚栓高度降低的情况下,试件性能均下降,其中试件PL6在锚栓高度由210mm降低到180mm时承载力下降21.6%,挠度下降达50.0%;锚栓半径的增大能使试件性能提升,反之下降,试件PL6在锚栓半径由7mm减小至5mm时,板的抗冲切承载力下降33.0%,挠度下降达44.4%,降幅明显;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的距离S0在一定范围内对板承载力影响并不大,当S0=140mm时延性下降较多,即S0在小于0.67d时试件具有可靠的性能;锚栓间距S在100~175mm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性能,在S≤75mm并不会有明显的性能提升,在S≥240mm时会出现性能明显下降;增加斜向锚栓和增大锚栓强度能提高试件性能,反之则降低,但改变幅度并不明显。

图11 试件PC26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图11 试件PC26参数变化前后力与板中心位移曲线的对比 

    

   试件PL6,PL7,PC24参数变化前后对比 表7


参数变化 冲切
承载力
/kN
与原模型
对比(冲切
承载力)
板中心
转角
φ/rad
与原模型
对比(板中心
转角)

PL6
未更改参数 1 626.5 0.018

h=180mm
1 275.3 减小21.6% 0.009 减小50.0%

h=150mm
1 213.4 减小25.4% 0.008 减小55.6%

r=5mm
1 088.9 减小33.0% 0.01 减小44.4%

r=9mm
1 863.2 增大14.6% 0.02 增大11.1%

S0=110mm
1 546.5 减小4.9% 0.018 增大0.0%

S0=140mm
1 588.7 减小2.3% 0.024 增大33.3%

S=400mm
900.0 减小44.7% 0.005 减小72.2%

S=100mm
2 054.6 增大26.3% 0.024 增大33.3%

减少1排斜向锚栓
1 135.8 减小30.2% 0.008 减小55.6%

增加1排斜向锚栓
2 015.3 增大23.9% 0.023 增大27.8%

锚栓强度增大17%
1 671.1 增大2.7% 0.020 增大11.1%

锚栓强度减小17%
1 530.1 减小1.9% 0.017 减小5.6%

PL7
未更改参数 1 949.4 0.031

h=180mm
1 585.2 减小18.7% 0.012 减小61.3%

h=150mm
1 575.1 减小19.2% 0.012 减小61.3%

r=5mm
1 615.5 减小17.1% 0.015 减小51.6%

r=9mm
2 034.4 增大4.4% 0.031 增大0.0%

S0=110mm
1 922.6 减小1.4% 0.031 增大0.0%

S0=140mm
1 928.3 减小1.1% 0.038 增大22.6%

S=240mm
1 460.7 减小25.1% 0.009 减小71.0%

S=120mm
2 060.3 增大5.7% 0.031 增大0%

减少1排斜向锚栓
1 586.0 减小18.6% 0.016 减小48.4%

减少2排斜向锚栓
1 186.3 减小39.1% 0.009 减小71.0%

锚栓强度增大17%
1 953.8 增大0.2% 0.031 减小0.0%

锚栓强度减小17%
1 883.4 减小3.4% 0.031 减小0.0%

PC24
未更改参数 2 320.5 0.020

h=180mm
2 289.7 减小1.3% 0.017 减小15%

h=150mm
2 028.4 减小12.6% 0.012 减小40%

r=6mm
1 990.2 减小14.2% 0.017 减小15%

r=10mm
2 426.1 增大4.6% 0.022 增大10%

S0=110mm
2 304.3 减小0.7% 0.021 增大5.0%

S0=140mm
2 153.0 减小7.2% 0.026 增大30.0%

S=175mm
1 965.1 减小15.3% 0.019 减小5%

S=75mm
2 538.0 增大9.4% 0.021 增大5.0%

减少1排斜向锚栓
1 768.0 减小23.8% 0.016 减小20%

增加1排斜向锚栓
2 546.6 增大9.7% 0.023 增大15.0%

锚栓强度增大17%
2 349.5 增大1.2% 0.022 增大10.0%

锚栓强度减小17%
2 278.0 减小1.8% 0.020 增大0.0%

 

    

图12 改变参数对板冲切承载力的影响程度

   图12 改变参数对板冲切承载力的影响程度  

    

图13 改变参数对板挠度的影响程度

   图13 改变参数对板挠度的影响程度  

    

   图12、图13根据每一个参数改变对比6个试件的抗冲切承载力和板中心挠度,纵坐标中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承载力或挠度增大和减小的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最内排锚栓与柱表面距离S0的折线外,其余折线基本都在零水平线的一侧,只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3 优化设计

   当锚栓高度由d降低至(0.7~0.85)d时板抗冲切承载力平均下降11.9%,挠度平均下降31.1%;当锚栓高度由d降低至(0.5~0.7)d时板抗冲切承载力平均下降15.9%,挠度平均下降41.3%。保证锚栓的高度与板有效厚度一致,能使板具有较高的抗冲切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性能,降低锚栓高度会导致板性能下降,其中延性性能下降尤为明显。

   减小锚栓直径会导致板抗冲切承载力以及延性性能均有所下降,试件PL6将锚栓半径由7mm减小至5mm时性能下降最为明显,反之将锚栓半径由7mm增加至9mm时,板抗冲切承载力提高了14.6%,板转角变形提高了11.1%,其增大幅度均不大,其他5个试件也表现出类似的性质,并且试件PC26在锚栓半径降为6mm时也出现了挠度大幅下降的现象,说明板在不同支撑情况以及不同锚栓布置情况下,锚栓半径在7~8mm较为经济。

   在锚栓群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锚栓间距,板抗冲切承载力以及延性性能均有所下降,除了文献[9]中的试件PC24,当锚栓间距S=0.8dS=0.5d时试件性能相差不大以外,其余试件均在S≥0.5d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性能下降;在锚栓间距低于100mm的情况下板性能提升并不明显,例如试件PC26在锚栓间距S=0.3d时抗冲切承载力相比于锚栓间距S=0.5d时提升并不明显,板转角变形并没有增大;试件PC24,D10-6锚栓间距S=0.35dS=0.25d时相比于锚栓间距S=0.5d时提升也不明显。根据上述模拟结果分析可以确认,锚栓间距S在0.4d~0.8d之间较为合理。

   最内排锚栓与柱面的距离S0=(0.5~0.6)d时,试件性能与S0≤0.5d相差无几,当试件PC24,PC26,PL6,PL7中S0=0.66d时承载力变化不大,延性有所提升,也在合理范围内,而当S0≥0.75d时试件SDB1,D10-6中性能出现较大下降,根据分析确定最内排锚栓与柱面距离S0应控制在S0≤0.7d范围内。

   文中6个试件在只有正交锚栓的基础上在45°方向增加1排斜向锚栓时,板抗冲切承载力比只有正交锚栓的试件平均增大了27.5%,试件挠度平均增大了75.8%;分别在30°和60°方向各增加斜向锚栓,板抗冲切承载力比只有正交锚栓的试件平均增大了48.4%,试件挠度平均增大了129.8%,说明在45°方向增加1排斜向锚栓就能有效提高板的性能;增加两排斜向锚栓,板冲切承载力与延性会进一步提高。

   将文中6个试件的锚栓强度增大17%,其抗冲切承载力及板挠度平均分别增大1.2%和3.7%;将锚栓强度减小17%,板抗冲切承载力及挠度平均分别减小2.8%和1.2%,说明改变锚栓强度并不能显著降低板的性能。

图14 锚栓优化布置示意图

   图14 锚栓优化布置示意图  

    

   根据以上分析以板的1/4区域为例,按图14方式进行锚栓优化布置。

4 结论

   (1)根据美国规范和欧洲规范,通过对典型布置抗剪锚栓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对比分析基础上,基于数值计算与参数分析,改变锚栓半径、间距、高度、强度以及增减斜向锚栓等参数,得出锚栓高度、半径、强度的减小、锚栓间距的增大以及斜向锚栓的削减均能导致板抗冲切承载力的降低,同时板的延性性能下降。

   (2)锚栓高度、半径、强度的增大、锚栓间距的减小以及斜向锚栓的增加均能提高板抗冲切承载力,同时板的延性性能也会提高。最内排锚栓与柱面的距离应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如果距离超出该范围会导致板性能有明显的下降。

   (3)参数优化设计方面,保证锚栓高度与板有效厚度接近,锚栓半径控制在7~8mm为宜,合理的锚栓间距应在(0.4~0.8)d(d为板的有效厚度)之间;当最内排锚栓与柱面的距离S0≤0.7d时,锚栓强度的增减对板的抗冲切承载力以及延性性能影响不大,应同时考虑合理的锚栓强度和工程的经济性,一般情况下在板45°方向增加1排斜向锚栓就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该参数设定方式既能保证板具有良好的抗冲切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又能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1] 陈庆军,蔡健,王英涛,等.某平板结构现场加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3,43(12):33-38.
[2] PARK T W.Inspection of collapse cause of sampoong department store[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2012,217(1-3):119-121.
[3] 刘文珽,黄承逵.钢筋混凝土板配置抗冲切锚栓的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2006,36(1):67-71.
[4] CHO Y S,SEO C J.Punching shear resistance of flat plate connection under monotonic load[J].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2010,62(7):453-463.
[5] 张扬,代伟明,钱嫁茹,等.板柱节点拟静力试验及板栓钉群外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2013,43(12):39-42.
[6] 金玉,易伟建,胡岚,等.配栓钉的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19,41(3):77-84.
[7]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ACI 318-14[S].Farmington Hills: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2014.
[8]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part 1-1:general rules and rules for buildings:Euro-Code 2[S].Brussels:Standards Policy and Strategy Committee,2004.
[9] RAFFAELE CANTONE,MIGUEL FERNÁNDEZ RUIZ,JAN BUJNAK,et al.Enhancing punching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flat slabs[J].ACI Structural Journal,2019,116(5):261-274.
[10] 舒兆发.配置受冲切锚栓的混凝土板柱连接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20(1):50-58.
[11] ABAQUS analysis user’s guide[M].Providence,RI:Dassault Systèmes,2012.
[12] 刘巍,徐明,陈忠范.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标定及验证[J].工业建筑,2014,44(S1):167-171.
[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4] 陈建伟,苏幼坡,杨梅.板柱节点抗冲切性能分析的力学转化模型[J].力学与实践,2012,34(5):57-60.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with shear studs
CHE Wenpeng CHEN Jianwei TIAN Wenling WANG Zhanwen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and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by setting shear studs.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law of shear studs on 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punching shear capacity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with shear studs were compared, a 1/4 structur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with shear stud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including studs height, studs radius, studs arrangement, studs spacing and studs strength on the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and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slab-column connections were consider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studs height, studs radius, studs strength, the number of oblique studs(non-orthogonal direction) and decreasing studs spacing can all improve the punching shear capacity and ductility of the slab-column connections, and vice versa. Among them,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oblique studs(non-orthogonal direction) is the most obvious. The optimal design of shear studs arrangement in slab-column structure was proposed, and the reasonable parameter range was given.
Keywords: slab-column connection; shear stud; punching shear performance; deformation performance; studs height; studs radius; studs arrangement; studs spacing; studs strength
749 0 0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