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引用文献:

赵根田 杨春晓 朱宇. 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J]. 建筑结构,2018,48(21):97-102,123.

Zhao Gentian Yang Chunxiao Zhu Yu.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EC column weak axis and H-type steel beams[J]. Building Structure,2018,48(21):97-102,123.

作者:赵根田 杨春晓 朱宇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
摘要:通过对四个设置不同构造的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试验, 观察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域设置竖向加劲肋后抗震性能的改变和节点域不设加劲肋单纯增加盖板厚度或端板厚度的抗震效果。结果表明, 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域设置竖向加劲肋后, 其破坏形式和节点域关键部位应变分析结果理想, 节点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明显提高, 更好地满足了“强节点”的抗震设计要求。在不设加劲肋的情况下, 单纯增加盖板厚度节点的破坏形式和节点域关键部位应变分析结果理想, 节点的承载力提高, 但延性和耗能能力会降低;单纯增加端板厚度节点的破坏形式没有发生改变, 节点域关键部位应变分析不理想, 节点承载力没有明显改变, 延性和耗能能力会降低。
关键词:PEC柱 弱轴节点 端板连接 抗震性能
作者简介:赵根田, 博士, 教授, Email:zhaogentian93110@sina.com。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42)。

0 前言

   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柱 (Partially Encased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简称PEC 柱) 是在焊接H型钢腹板两侧、翼缘之间填充混凝土, 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系杆而形成的新型组合构件。这种结构构件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性优越、抗震性能好、承载力高等优点, 所以被用于旧建筑的加固改造和新建建筑物的多高层结构中。

   在地震灾害中, 由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合理, 框架节点常易出现先于结构构件的破坏, 致使结构抗震性能无法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 因此对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非常必要。一般情况下, PEC柱的强轴和弱轴均存在与型钢梁的连接。但是, 由于型钢梁与PEC柱弱轴连接存在分析、设计和安装困难, 目前针对型钢梁PEC柱弱轴节点的研究较少, 可投入实际使用的节点更是数量有限。因此, 对一种既能满足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 施工安装又简单可行的新型型钢梁PEC柱弱轴连接节点的研究非常必要[1]

   本文PEC柱弱轴与型钢梁连接节点采用外伸端板半刚性连接形式, 将梁与端板焊接, PEC柱弱轴节点域翼缘间焊接一块盖板, 端板与盖板用高强螺栓连接, 形成一种新形式节点以传递剪力和弯矩等。本文以盖板厚度、端板厚度和节点域是否设置加劲肋为参数, 制作四个不同的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试验, 来研究此种节点的破坏形式和抗震性能。

1 试验概况

1.1 试件设计

   本试件缩尺比例为1∶2, 试件柱高1.8m, 梁长1.2m。柱采用Q345B级焊接钢板组合截面, 在柱节点域翼缘上焊接一块Q345B级钢板, 本文称之为节点盖板, 盖板外表面与柱子两个翼缘外缘平齐, 盖板长度为500mm, 宽度为184mm, 试验中盖板厚度有10mm和16mm两种。端板长度为500mm, 宽度为184mm, 试验中端板厚度取12mm和18mm两种。端板上焊接有型钢梁, 钢梁采用Q345B级热轧H型钢。端板与盖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所用螺栓为10.9级M20大六角头摩擦型高强螺栓。高强螺栓扭矩系数为0.125, 初拧扭矩为210N·m, 终拧扭矩为420N·m。

   节点域的梁端翼缘与端板、柱中翼缘与拼接盖板焊接处采用全熔透焊接。在钢柱上焊接梯形加劲肋时, 梯形加劲肋短底边设置于盖板竖向中线处, 长底边设置于PEC柱腹板竖向中线处。此外, 柱翼缘之间的系杆采用直径为10mm的HRB335钢筋, 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试件其他设计参数见表1和图1。

   试件尺寸/mm 表1

试件
编号
柱截面 梁截面 盖板
厚度
/mm
端板
厚度
/mm
是否设
置加肋
JD1 H200×200×6×8 H200×100×5.5×8 10 12
JD2 H200×200×6×8 H200×100×5.5×8 16 12
JD3 H200×200×6×8 H200×100×5.5×8 10 18
JD4 H200×200×6×8 H200×100×5.5×8 10 12

    

图1 试件设计图

   图1 试件设计图

    

1.2 材性试验

   钢板的材性试验为单向拉伸试验, 按《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2975—1998[2]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8.1—2010) [3]的有关规定, 主要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 钢材的材性试验结果见表2。试件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8.8MPa。

   钢板材性表2

钢材厚度
/mm
屈服强度
/ (N/mm2)
抗拉强度
/ (N/mm2)
屈服应变
ε
弹性模量
/ (×105MPa)
6 354 479 1 688 2.10
8 357 489 1 768 1.99
10 352 475 1 601 2.20
12 386 494 1 833 2.11
16 326 456 1 670 2.08
18 417 473 1 794 2.32

    

1.3 加载制度

图2 试验加载装置

   图2 试验加载装置

    

   根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BJ 101—96) [4]规定, 本试验采用荷载-位移混合加载方式, 试验加载装置见图2。试验开始用水平推拉千斤顶给梁端施加水平力, 以10kN为一级逐级增加, 每级一个循环, 对梁施加反复作用的水平力。待到试件发生屈服后改为由位移控制, 每级增加0.25Δy (Δy为屈服位移) , 每级进行3次循环, 直至试件承载力下降到极限承载力85%或发生脆性破坏, 停止加载。

1.4 测点布置

   试验通过在距梁端100mm处布置位移计D1测出端水平位移, 在节点域附近布置了28个应变片测量节点域各试件关键部位的应变情况, 应变值由数据采集仪TDS-530记录输出。位移计和应变片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位移计和应变片布置

   图3 位移计和应变片布置

    

2 试验现象

   四个试件在屈服前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特性, 最终破坏模式和现象分别见表3和图4, 具体如下:

   试件JD1的破坏过程:当荷载增至-30.8kN时 (推为正荷载、拉为负荷载) 盖板连接处混凝土裂缝开展伴随有碎块脱落, 随后试件屈服后改由位移控制。当加载至3.75Δy第一次循环时, 盖板与柱翼缘焊缝的端部出现了微小裂缝, 随后继续扩展至第一排和第二排螺孔之间;到5.0Δy试件退出工作, 加载结束, 整个加载过程中梁翼缘略有屈曲。破坏现象如图4 (a) 所示。试件JD3破坏现象与试件JD1相似, 如图 4 (c) 所示。

   试件JD2的破坏过程:当加载至35kN时, 端板边缘处的混凝土产生明显裂缝, 此时荷载-位移曲线显示出现拐点, 表明试件屈服, 改由位移控制。-2.25Δy第一次循环时, 梁翼缘根部5cm范围内产生了屈曲现象;3.25Δy第一次循环时, 受拉端翼缘与端板间焊缝出现了微小裂缝, 此时开始出现了卸荷现象;至-4.0Δy第一次循环时, 另一端梁翼缘与端板焊缝突然崩开, 且卸荷现象更为明显;至4.0Δy第三次循环时, 两端荷载大致相等, 荷载也达到了峰值荷载的85%;加载结束, 破坏虽为脆性, 但峰值荷载已达到梁翼缘屈服大小, 发挥了材料性能。破坏状态见图4 (b) 。

图4 试件破坏现象

   图4 试件破坏现象

    

   试件最终破坏模式表3

试件编号 最终破坏模式
JD1 柱翼缘盖板处焊缝撕裂
JD2 梁翼缘屈曲并伴随梁与端板间焊缝开裂
JD3 柱翼缘盖板处焊缝撕裂
JD4 梁翼缘和腹板屈曲并出现塑性铰

    

   试件JD4的破坏过程:当加载至50.1kN, 盖板边缘混凝土剥落严重, 露出盖板的横截面。试件屈服后改由位移控制。当加载至4.0Δy时, 整个梁根部翼缘连同腹板都产生了鼓曲, 翼缘两端同时出现了较大的屈曲且不可恢复;到加载至4.25Δy时, 受拉一侧的梁翼缘被撕裂, 加载结束。破坏状态见图4 (d) 。

   试件JD1, JD3破坏原因主要是盖板厚度太薄, 盖板与柱翼缘焊缝厚度较小, 盖板刚度不足, 使弱轴方向最先在盖板出现破坏。随着盖板厚度增加, 焊缝厚度也随之增加;试件JD2的破坏模式发生改变, 破坏始于梁翼缘屈曲, 从而避免了焊缝破坏;试件JD4的破坏模式最理想, 梁端形成塑性铰, 最终梁翼缘撕裂, 加载结束。说明设置加劲肋弥补了盖板厚度薄, 节点刚度弱的缺点, 增强了节点的刚度, 保证了“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要求。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滞回性能

   图5为各试件荷载-位移 (P-Δ) 滞回曲线。由图可知, 试件JD1~JD3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 但有捏缩现象, 说明试件的耗能能力一般;节点域设置加劲肋的试件JD4的滞回曲线呈纺锤形, 非常饱满, 相同位移时其承载力更高, 说明节点设置加劲肋使得节点域承载能力提高, 耗能能力增加。

图5 试件滞回曲线

   图5 试件滞回曲线

    

3.2 骨架曲线

   图6为各试件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由表4和图6可得出以下结论:1) 与试件JD1相比较, 试件JD2的最大承载力提高了38.7%, 说明增加盖板厚度, 节点的承载力得到提高。与试件JD1比较, 试件JD3的最大承载力没有明显改变。与试件JD1相比, 试件JD4的最大承载力提高了65.7%, 说明增加加劲肋对提高节点承载力有显著效果。2) 试件加载初期, 各试件的初始刚度相差不多, 说明在加载初始阶段节点间力的传导主要通过高强螺栓的摩擦性。随着进入屈服阶段, 高强螺栓的摩擦力无法抵抗节点间的滑移, 节点的刚度发生改变, 试件JD4的刚度明显提高, 说明设置加劲肋会明显提高节点的刚度。

图6 试件骨架曲线

   图6 试件骨架曲线

    

3.3 延性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BJ 101—96) [4]规定, 用位移延性系数μ来评价试件延性, μ=Δu/Δy, 其中Δu为试件的极限荷载对应的变形, Δy为试件到达屈服荷载时对应的变形。各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见表4。由表4可知, 所有节点延性系数大于3, 体现出较好的延性。与试件JD1相比, 试件JD2, JD3的延性系数分别降低了11.6%和16%, 说明在不设加劲肋情况下, 单纯增加盖板厚度或端板厚度会降低节点的延性;试件JD4的最大延性系数比试件JD1的提高13.7%, 说明设置加劲肋后节点的延性提高明显。

   试件延性系数表4

试件延性系数 表4

3.4 耗能性能

   节点的耗能能力的好坏一般采用等效黏滞阻尼系数he[5]来评判。本试验将节点屈服后, 由位移控制的每级三次循环所得黏滞阻尼系数求平均值, 得到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 结果见表5, 变化规律见图7。

   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表5

Δ/Δy JD1 JD2 JD3 JD4
1.00 0.07 0.06 0.07 0.06
1.25 0.08 0.08 0.08 0.09
1.50 0.09 0.09 0.09 0.12
1.75 0.10 0.09 0.10 0.15
2.00 0.12 0.10 0.12 0.18
2.25 0.13 0.11 0.13 0.2
2.50 0.14 0.12 0.15 0.23
2.75 0.18 0.13 0.16 0.24
3.00 0.18 0.15 0.18 0.26
3.25 0.18 0.18 0.19 0.27
3.50 0.19 0.18 0.19 0.28
3.75 0.20 0.17   0.29
4.00 0.21 0.16   0.30
4.25 0.21     0.32
4.50 0.20     0.34
平均值 0.153 0.125 0.135 0.222

    

图7 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变化规律

   图7 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变化规律

图8 承载力退化系数平均值

   图8 承载力退化系数平均值

    

图9 割线刚度平均值退化曲线

   图9 割线刚度平均值退化曲线

    

   由图7可以看出, 随着试件屈服后, 各节点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试件JD1~JD3的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06~0.21之间, 平均值为0.138, 耗能性能一般。试件JD4的平均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05~0.34, 增幅较大, 平均值为0.222, 耗能能力较好。与试件JD1相比, 试件JD2的平均黏滞阻尼系数平均值降低18.3%, 说明增加盖板厚度降低试件的耗能能力。与试件JD1相比, 试件JD3的平均黏滞阻尼系数平均值降低11.8%, 说明增加端板厚度也会降低试件的耗能能力。与试件JD1相比, 试件JD4的平均黏滞阻尼系数平均值提高了45.1%, 说明设置纵向加劲肋会明显提高试件的耗能能力。

3.5 承载力退化

   承载力退化是指在位移幅值不变时, 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随着反复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本文用承载力退化系数λ表示承载力退化[6], 各节点的承载力退化系数平均值见图8。由图8可知, 总体上平均承载力退化系数在0.95~1.0之间, 退化稳定, 体现出节点良好的延性优势。

3.6 刚度退化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 当位移幅值保持不变时, 结构或其构件的刚度会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即发生刚度退化现象。本试验采用割线刚度法来分析各节点的刚度退化规律[4]

   图9为试件割线刚度平均值退化曲线。由图9可知, 节点进入屈服后, 各试件的刚度退化曲线斜率都比较大, 加载后期, 刚度退化减慢, 并向水平位移轴偏移。各节点试件刚度退化规律基本相似, 但相同位移下刚度值存在差异, 试件JD4的初始刚度最大, 这是由于试件JD4在节点域设置了加劲肋从而提高了节点的整体刚度。试件JD1与试件JD3刚度退化曲线相近, 试件JD2较试件JD1整体刚度提高, 说明增加盖板厚度会使节点刚度增大。

4 节点域应变分析

4.1 梁翼缘应变分析

   各节点核心区域梁翼缘率先产生屈曲现象的位置大致位于距梁根部5cm范围内。本文以各试件的梁端应变片S3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各节点的荷载-应变 (P-ε) 曲线如图10所示。由钢材的材性试验结果可知梁翼缘钢材的屈服应变为1 768με。由图10可知, 试件JD1, JD3的P-ε图近似呈线性, 说明梁翼缘的应变仍处于弹性范围内, 破坏发生在盖板及其与柱翼缘间的焊缝。试件JD2, JD4的P-ε图呈非线性, 梁翼缘应变达到屈服后又有较长强化阶段, 使节点的受力及破坏位置集中于此, 说明增加节点盖板厚度以及设置纵向加劲肋, 减小了柱翼缘与盖板间焊缝应力, 使弱轴节点的破坏位置发生改变, 节点的破坏形式为梁端屈服, 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图10 梁翼缘 (S3) 水平荷载-应变滞回曲线

   图10 梁翼缘 (S3) 水平荷载-应变滞回曲线

    

图11 柱翼缘水平荷载-应变滞回曲线

   图11 柱翼缘水平荷载-应变滞回曲线

    

4.2 柱翼缘应变分析

   各节点核心区域范围内, 柱翼缘的应变较大处位于端板两端。故取各节点域内位于端板末端和第一排螺栓孔处S18和S20两处应变片输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各节点柱翼缘的荷载-应变 (P-ε) 滞回曲线如图11所示。由材性试验可知, 柱翼缘的屈服应变分别为1 768με。由图11 (a) 可知, 各节点盖板纵向端部的柱翼缘均未达钢材的屈服应变。试件JD1, JD3的盖板纵向端部的柱翼缘应变相对较大, 而试件JD2, JD4对应的应变相对较小, 因为试件JD1, JD3的破坏模式为盖板端板与柱翼缘撕裂, 故此处应变较大。由图12 (b) 可知, 试件JD1, JD3第一排螺栓孔柱翼缘达到屈服应变, 因为端板上第一排螺栓是节点域中传导力的最主要构件, 因此柱翼缘第一排螺栓孔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试件JD2, JD4的应变较大处位于梁翼缘, 吸收一部分能量, 因而柱翼缘上的应变较小。

图12 端板水平荷载-应变曲线 (S10)

   图12 端板水平荷载-应变曲线 (S10) 

    

4.3 端板应变分析

   取各试件端板上较大应变处, 第一排螺栓孔附近应变片S9和梁下翼缘附近应变片S10所输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各节点的荷载-应变 (P-ε) 曲线如图12所示。材性试验结果表明端板的屈服应变分别为1 833με (板厚12mm) 、1 794με (板厚18mm) 。由图12 (a) 可知, 试件JD2, JD4的P-ε曲线与试件的P-Δ滞回曲线形状大致相同, 此处的应变也达到了钢材的屈服应变;而试件JD1, JD3的应变较小并未达到屈服应变。因为试件JD2, JD4各试件刚度协调, 则节点通过螺栓传力, 因此螺栓孔附近的应变试件JD2, JD4大于试件JD1, JD3。由图12 (b) 可知, 试件JD1, JD3的P-ε曲线与试件的P-Δ滞回曲线形状大致相同, 均可达到端板的屈服应变;试件JD2, JD4的P-ε曲线显示应变小于试件JD1, JD3, 原因是当节点域各试件刚度不匹配时, 梁与端板不能协调工作, 节点通过螺栓传力较小, 主要梁传力给端板, 因此试件JD1, JD3端板上梁下翼缘附近应变较大。

5结论

   (1) 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域设置竖向加劲肋后, 破坏模式为梁翼缘和腹板屈服并出现塑性铰, 关键部位应变分析合理, 破化模式满足抗震要求;滞回曲线呈纺锤形, 与未设加劲肋时相比较, 最大承载力提高65.7%, 延性系数提高13.7%;整体刚度提高, 平均黏滞阻尼系数提高了45.1%, 证明了节点域设置竖向加劲肋显著改善了节点域抗震性能。

   (2) 对比节点域不设加劲肋的情况, 单纯增加盖板厚度, 节点破坏模式为梁翼缘屈曲并伴随梁与端板间焊缝开裂, 关键部位应变分析合理。节点的承载力提高了38.7%, 但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分别降低了11.6%和18.3%;单纯增加端板厚度, 节点的破坏模式是柱翼缘盖板处焊缝撕裂, 没有发生改变, 关键部位应变分析结果不理想。承载力和刚度也没有明显增加, 节点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分别降低16%和11.8%。因此在不设加劲肋情况下, 较合理的节点形式是适当增加盖板厚度, 使焊缝厚度增加, 盖板与柱翼缘连接可靠, 增强节点域刚度。

   (3) 为了保证“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防理念, PEC柱弱轴-H型钢梁节点域设置竖向加劲肋抗震效果最好, 并适当增加盖板厚度和降低端板厚度让其与梁、柱截面尺寸相互协调, 使其承载力、延性达到最优设置。

    

参考文献[1]赵根田, 高潮, 万馨, 等. 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端板节点:ZL201420523964. X[P]. 2014-09-13.
[2]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1—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JBJ 101—9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5]陈以一.薄柔高频焊接H钢柱的实验和抗震承载力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4 (11) :1421-1426.
[6]潘伶俐, 陈以一.考虑竖向加劲肋作用的H形梁柱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2, 32 (12) :1-9.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PEC column weak axis and H-type steel beams
Zhao Gentian Yang Chunxiao Zhu Yu
(Civil Engineering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Energy and Water Resources,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o obser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PEC column weak axis and H-type steel beams with vertical stiffener and simply increasing thickness of cover plate or end plate without vertical stiffener, low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four different connections specime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vertical stiffener is added to the joint, the failure mode and key parts strain analysis of joints perform ideal,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ductility, stiffnes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joints improve significantly, it is better meet the “strong connection” seismic design requirement. When the stiffener is not setted, in the case of jus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cover plat, the failure mode and key parts strain analysis of joints perform ideal,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joints improve significantly, but its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reduce. In the case of just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end plat, the failure mode and key parts strain analysis of joint perform unsatisfactory,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has no obvious changes and its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reduce in addition.
Keywords: PEC column; weak axis connection; end plate connection; seismic performance
1085 1 1
文字:     A-     A+     默认 取消